本期內容簡介
編者的話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這句業內風行的口頭禪,說明了密碼貨幣市場的快速多變。
隨著區塊鏈技術帶動,許多新創團隊進行了首次代幣發行(ICO),不必透過金融機構或主管機關監管,就順利完成集資創業的第一桶金。
一年來,ICO募資狂潮席捲全球各處,在監管寬鬆的國家,成為以區塊鏈技術進行群眾募資的天堂。部分密碼貨幣在交易所上的流通價格大幅飆漲,更讓投資者對ICO出現追逐熱潮;然而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後來市場也出現不少ICO團隊辦完募資後,白皮書的內容沒有實踐的案例,更甚者,ICO幣價在上市後就出現了最高點,從此不回頭。 也因此,幣圈裡有「韭菜」這個稱號。韭菜是一種很好生長的作物,收成者可以割完一輪後,等待時間,再進行第二輪收割。生生不息的韭菜也像幣圈中不肖份子的覬覦對象,不斷有想靠ICO發財的新投資人進場,卻在還沒搞清楚的狀況下被收割。 ICO究竟是投資還是投機?它的本質並非要投機炒作,然而在區塊鏈應用仍在初始階段下,若被不當運用,透過層層發行機制,確實將帶來泡沫危機。
這如同歷史上的「鬱金香熱潮」或台灣曾出現的高爾夫球證炒作,這些商品原本都有正當功能,但因為有心人的哄抬與媒體炒作,竟使物件價格脫離了本質。 在幣圈中,專門報導區塊鏈的媒體紛紛冒出頭,ICO發行者、顧問、認購者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生態,《數位時代》編輯團隊試圖還原整個ICO生態系面貌,告訴新手們這個數位新世界。 透過與供應方(發幣方)和需求家(投資方)訪談,幫助對投資ICO有興趣的投資人能夠從更多方面了解這個生態,專家的指南更是簡單判斷發行團隊是否妥當的入門石,只是抱著好奇心的讀者,也可以一探熱烈參與投資的投資人們,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
台灣幣圈迄今仍十分熱鬧,週週有盛會、月月有新媒體出現,包括電信、科技與金融業者都非常積極。加上區塊鏈的商業應用也受到更多業者重視,有別於過往的物品哄抬熱潮,區塊鏈的智慧合約功能確實獲得不少業者採用,相信產業持續向前的發展過程中,將獲得更多理解,也能找到對的方向。
- ENTRANCE(第10頁)
- Editor's Note/編者的話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第10頁)
- Now & NEXT/科技大勢 災難與文化保存術(第16頁)
- ENTRANCEEXITRising Star NEXT/明日之星 Mark Groden:童年搬家13次,催生他的「飛天小黃」夢(第18頁)
- Crowdfunding NEXT/募資酷品 友善生活護地球(第24頁)
- Startup NEXT/創業QA Kika科技:主打AI、UX驅動,用手機鍵盤讓溝通變簡單(第28頁)
- Infographic NEXT/熱門圖解 今天語音助理了沒?(第34頁)
- Idea NEXT/專家觀點(第38頁)
- Cover Story/封面故事 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金融創新,還是科技騙局?ICO求生攻略(第48頁)
- ICO懶人包——新手上路常見16問(第54頁)
- ICO圖鑑——募資金額最高TOP 8(第56頁)
- 圖解生態系——一張圖,看懂如何ICO(第58頁)
- 別當韭菜!拒絕「被收割」教戰守則(第60頁)
- 【散戶心得】ICO沒有本益比,只有「本夢比」(第64頁)
- 搞懂代幣經濟,從5種發幣新模式開始(第66頁)
- 【玩家策略1】黃立成:任何資產代幣化都是對的(第70頁)
- 【玩家策略2】國際團隊來台ICO,對台灣是喜訊(第72頁)
- 監管紅線劃重點!在台灣ICO小心這些事(第74頁)
- 全球看ICO——中韓嚴禁,瑞士開放最歡迎(第78頁)
- 【專家觀點】幣圈、創投圈會診,發幣募資已漸成熟(第80頁)
- 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第84頁)
- 直擊台灣首場「創作者狂歡趴」(第84頁)
- 台人日看2.5小時,YouTube如何打造不敗新生態?(第86頁)
- 年輕人的新寵物!百萬訂閱YouTuber吸粉揭秘(第88頁)
- EXIT(第92頁)
- Feature NEXT/本月推薦必讀 可觸摸的數位質感(第92頁)
- Lifestyle NEXT/科技×生活 新手爸媽神器,餵奶、諮詢輕鬆搞定(第100頁)
- Activity NEXT/科技之月 謊言與真實——太空是最迷人的一場夢(第102頁)
- The Future/年輕人看未來 眺望未來:楊明哲(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