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7
悉達多王子在2500年前到底說了什麼?包含佛教一切要義的「四法印」是什麼?
佛陀在2500年前到底說了什麼,能贏得世人如此的尊敬與景仰,他到底說了什麼,能感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佛教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麼不同?仁波切以四法印為經緯提供了答案的精髓,並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簡單的語言、人生的各種角度(從墜入情網乃至文明誕生等等)加以說明。同時希望可以讓大家瞭解:佛陀的教法不是讀完後放回書架上的哲學鉅著,而是每一個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正見。
- ◎中文版序 分享悉達多的智慧,是最好的服務(第8頁)
- ◎推薦序 一場沒有戲的好戲(第14頁)
- ◎譯者序 願所有近乎佛教徒,都成為完全佛教徒(第16頁)
- ◎前言 又是一本介紹佛教的書(第19頁)
- 第一章 造作與無常(第27頁)
- 波浪鼓及其他分心物(第32頁)
- 追尋真理可能像個壞事(第36頁)
- 佛陀的發現(第39頁)
- 「在目前是」(第42頁)
- 然而,我們仍然忽略它(第44頁)
- 不穩定性(第46頁)
- 因與緣:蛋已煮熟,你無法改變它(第49頁)
- 明瞭的利益(第52頁)
- 情人眼裡出西施(第55頁)
- 無常是好消息(第57頁)
- 老沙彌的故事(第60頁)
- 第二章 情緒和痛苦(第63頁)
- 個人快樂的定義(第66頁)
- 社會化的快樂定義(第70頁)
- 無法計數的各種情緒(第75頁)
-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第78頁)
- 習氣:自我的盟友(第80頁)
- 與自我作戰(第82頁)
- 那麼愛呢?(第88頁)
- 第三章 一切是空(第93頁)
- 抓住空性(第96頁)
- 我們有限的邏輯(第98頁)
-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分邏輯(第102頁)
-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第105頁)
- 相對真理:有「某種程度」的存在(第108頁)
- 「是你的執著困住了你」(第111頁)
- 實相:不是寓言,不是魔術,不會致命(第114頁)
- 領帶與情緒的圈套(第116頁)
- 佛陀的教法:佛法做為安慰劑(第119頁)
- 明瞭的利益:續集(第123頁)
- 第四章 涅槃超越概念(第129頁)
- 天堂:終極的假期?(第131頁)
- 快樂不是目標(第134頁)
- 快樂的陷阱(第137頁)
- 希望以及本初清淨(第140頁)
- 穿過黑暗風暴的一束光(第143頁)
- 什麼樣的感覺?(第145頁)
- 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好處(第148頁)
- 沒有分別,沒有概念,沒有牽絆(第152頁)
- 出離心:虛空是盡頭(第156頁)
- 第五章 結論(第159頁)
- 見地是最終的參考點(第161頁)
- 四法印的美妙邏輯(第166頁)
- 深入了解業報、清淨和非暴力(第168頁)
- 四法印:無法分割的整體(第169頁)
- 出離中的豐富(第172頁)
- 接受智慧,拋開扭曲的道德規範(第174頁)
- 茶杯與茶:在文化中的智慧(第177頁)
- 修持祥和(第182頁)
- 後記(第185頁)
- 感謝(第188頁)
- 附註(第ii頁)
紙本書 NT$ 250
單本電子書
NT$
17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7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7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