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3-12-25
內容簡介
談論飲食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麼?
飲食是生活的必須。然而,飲食不能單指食物。若然把飲食化簡為食物,強調果腹,滿足如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言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餓了吃什麼,渴了喝什麼,焦點只放於自己,而忽略了飲食、食物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這樣,我們的眼光很窄,看不見食物背後連繫的一切,但這一切卻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吃什麼,就成了什麼的人;我們如何吃,去哪裡食,其實也是一點一滴地塑造我們的想法,影響了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影響了我們的價值觀。
所以,我們在乎吃喝。吃喝不止於食物,而是期望從看似日常的一日三餐中,我們能看見了有需要的人、看見了社會的問題,也看見了靈裡的缺乏──我在乎吃喝,你呢?
- 序言:豈只吃喝(第6頁)
- 第一章:食飯前,先謝飯祈禱(第11頁)
- 一切從謝飯祈禱開始(第12頁)
- 謝飯祈禱的五個重要時刻(第14頁)
- 信徒為什麼謝飯祈禱?(第16頁)
- 第二章:圍坐一起,吃頓不一樣的飯(第35頁)
- 港嘢:慢慢咀嚼,飲食就是一面鏡子 | 龐一鳴(第36頁)
- 土家故事館:睜開雙眼,讓舌頭看見的巴基斯坦美食 | 吳慧盈(第51頁)
- 王美鳳:開一個難民廚房,讓大家都到我們這裏來 | 採訪撰文:林蕙芝(第62頁)
- 第三章:談論飲食的時候,我們不只討論食物(第79頁)
- 廚.思:煲一煲湯,我們藉飲食思考 | 余慧明(第80頁)
- 加油香港:柴米油鹽之外,我們更談尊嚴與希望 | 周佩波(第91頁)
- 區區有飯開:周圍放火,讓身邊的人吃得飽 | 採訪撰文:蔡頌然(第104頁)
- 錦田文化館:沖一杯咖啡,見社區見世界也見創造 | 採訪撰文:蔡頌然(第115頁)
- 第四章:想一想,吃飯的時候,你在吃什麼?(第131頁)
- 我們吃肉,從祭司傳統看吃肉神學 | 高銘謙(第132頁)
- 突破常規,拒絕「被操練」的靈性 | 葉漢浩(第147頁)
- 飲食的誘惑,禁食的靈性 | 趙崇明(第161頁)
- 飲食神學的反思 — 14 個從《聖經》至文化的觀點討論 | 王文基(第172頁)
- 結語:感謝上帝,賜我飲食(第210頁)
紙本書 NT$ 340
單本電子書
NT$
238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3-12-25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3-12-2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