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8
本書對南管的研究,在觀念與方法更新下獲得重要成果:
(一)作者將南管曲牌「大韵」的研究從功能性取向轉到客觀性理論系統的尋求與建立;除了以南管正式演奏(「整絃」)為研究實體之外,更結合音樂文學的概念對應分析曲牌「大韵」是曲牌中最小的音樂單位,也是曲牌大韵分析與詮釋的方法。
「大韵」是曲牌中最小的音樂單位,也是曲牌的宮調(scale and mode)核心,由它發展而成各種「旋律型」(melody types or melodic formulae)是創作的基礎。
(二)「音樂系統,遠超過文化界限」,南管的「旋律型」創作現象,普遍見於中國的曲牌、波斯的dastgah、北非和中東的maqam、南亞印度的Raga。
- 恩 典──代序(第V頁)
- 目 次(第VII頁)
- 圖片目次(第XII頁)
- 表格目次(第XII頁)
- 譜例目次(第XII頁)
- 凡 例(第XV頁)
- 緒論(第1頁)
- 一、前言(第1頁)
- 二、南管音樂研究(第3頁)
- 三、本書的研究方法與架構(第14頁)
- 第一章 南管音樂概述(第17頁)
- 第一節 歷史(第17頁)
- 第二節 樂曲種類(第18頁)
- 第三節 樂隊樂器與合奏方式(第20頁)
- 第四節 記譜法(第20頁)
- 第五節 音樂特色(第22頁)
- 第二章 南管的基本術語與概念(第25頁)
- 一、「管門」(第25頁)
- 二、「拍」與「拍法」(第26頁)
- 三、 大韵(第26頁)
- 四、門頭(第27頁)
- 五、「滾門」(第27頁)
- 第三章 南管「整絃」大會與「排門頭」(第29頁)
- 第一節 「整絃」大會與「排門頭」的傳統(第29頁)
- 第二節 「排門頭」之概念與實際――實例舉隅(第32頁)
- 第三節 「整絃」與「排門頭」的變因(第59頁)
- 第四節 南管大師一脈相承――吳再全與吳素霞父女(第60頁)
- 第四章 「整絃」實例分析舉隅(第77頁)
- 第一節 第一部分——「指」(第77頁)
- 第二節 第二部分——「曲」(第86頁)
- 第三節 第三部分——「譜」(第175頁)
- 第四節 結語(第177頁)
- 第五章 南管曲牌「大韵」的音樂學詮釋(第183頁)
- 第一節 吳素霞「示範性整絃」曲牌「大韵」的分布與類型(第183頁)
- 第二節 文類與曲式的「互文」――從詞曲傳統看南管曲牌「大韵」(第212頁)
- 第三節 音樂系統的跨文化比較(第221頁)
- 第六章 結論(第230頁)
- 一、「韵」與「調」的關聯(第230頁)
- 二、「板」與「拍」的重要性(第231頁)
- 三、「曲牌」與「門頭」(第231頁)
- 四、「聲調」及「韵協」(第231頁)
- 五、「字數」、「句法」(第232頁)
- 六、「泛聲」(第232頁)
- 七、「大韵」的調式系統運作(第233頁)
- 八、大韵是內在俱足的音樂系統(第234頁)
- 附 錄(第237頁)
- 附錄一 各音區記譜音符與唱名、音高及拼音對照表(第237頁)
- 附錄二 南管琵琶指法記號與時值對照表(第238頁)
- 附錄三 南管琵琶指法說明表(第239頁)
- 附錄四 散曲宮調結音分析統計表(第240頁)
- 附錄五 呂錘寬蒐集、校勘、分析之南管「曲」目錄(第252頁)
- 參考資料(第269頁)
- 中文書目(第269頁)
- 敦煌考古文獻(第281頁)
- 英文參考資料(第282頁)
- 樂譜(第287頁)
- Discography(第289頁)
- 學位論文(第291頁)
- 專案計畫(第292頁)
- 索引(第293頁)
- 中文索引(第293頁)
- 英文索引(第295頁)
紙本書 NT$ 400
單本電子書
NT$
28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8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0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