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1
本書為學術隨筆,大部分是發表在《解放日報》《新民晚報》等媒體上的文章集結,分為現代文明、規矩規範、社會萬象、品牌文化、歲月感悟五大篇,以學者的角度,對社會、經濟、文化、道德、品牌、法律法規等,進行評論。語言通俗、流暢,很有可讀性。
- 序 文风:文明之舟的桅杆╱邓伟志(第iv頁)
- 现代文明篇(第1頁)
- 面子文化与中国式浪费(第3頁)
- 抑恶扬善(第8頁)
- 莫让公共信息成摆设(第11頁)
- 从自行车"坟场"说起(第14頁)
- 择偶观中的"游戏"与"儿戏"谈(第16頁)
- 从"文明"贴歪谈起(第18頁)
- 禁止语里的文明话(第20頁)
- 还真该把自己当外人(第22頁)
- 生活不能被"无用"所占有(第24頁)
- 老爱闯红灯、开车抢道,其实是种"病"(第27頁)
- 举手之力行文明(第30頁)
- 揭短也要讲底线(第32頁)
- 有感于带走喝剩的矿泉水(第34頁)
- 透视"尾巴"的人生观(第36頁)
- 感恩、施恩与索恩(第38頁)
- 请尊重消费者的时间(第40頁)
- 用不道德手段占规则的便宜,怎么治(第42頁)
- 不能期待孩子自然懂得感恩之心(第45頁)
- 关注"二孩"政策更要关心"悌"文化的建设(第50頁)
- 失范比失德更让人揪心(第53頁)
- "扶老"的纠结与行动自觉(第56頁)
- "大妈舞"悟出了什么(第58頁)
- 从奖励拾金不昧者说起(第60頁)
- 城市"禁鞭"关乎观念问题(第63頁)
- 规矩规范篇(第65頁)
- 诚信也需"倒逼机制"(第67頁)
- 转作风从直面群众开始(第69頁)
- 违法要拆,占道也要治(第71頁)
- 别偷换了为民服务的概念(第73頁)
- 《欢乐颂》女主角曲筱绡开车违章不当回事,令人费解(第75頁)
- 如何把好制度关(第78頁)
- 让规则成为我们文明前行的动力(第80頁)
- 走流程也要出效率(第85頁)
- 诉求也该讲底线(第87頁)
- "逼良为娼"不该成为制度之殇(第89頁)
- 人行道不该成为"唐僧肉"(第92頁)
- 守法始于遵纪依规(第94頁)
- 透视替考背后的腐败(第98頁)
- 社会万象篇(第103頁)
- 银行服务不能无为而治(第105頁)
- 跑步不应成问题(第107頁)
- 妥协是一种境界(第110頁)
- "责任教育"莫错位(第114頁)
- 还是要保基本、保基础(第118頁)
- 便宜也要讲底线(第120頁)
- 机顶盒岂能只管取薪不管创新(第122頁)
- 公共停车场不该是笔糊涂账(第124頁)
- 涨价不该是笔糊涂账(第126頁)
- 良法善治话物业(第128頁)
- 请别为"虚荣"打工(第130頁)
- 遇事何必想歪处(第132頁)
- 养生不能放弃常识(第134頁)
- 花钱当学叶澄衷(第136頁)
- 实体店不是输给马云,而是输给了当年的"马式服务"(第138頁)
- 让租房观念改变生活(第142頁)
- 共享单车还要师从徐文渊(第144頁)
- 说说沪上"中央商场"的服务精神(第146頁)
- 对回拍品的另一种认识(第148頁)
- 城市化不能丢了农村教育(第150頁)
- 孩子放假不该穷对付(第155頁)
- 化解医患矛盾应从供给侧入手(第157頁)
- 请不要与安全较劲(第160頁)
- 生两娃期待政策的配套(第163頁)
- 谁该为央企债务负责(第165頁)
- 说明书不该再说明(第168頁)
- 平淡在于莫过度"自我"(第170頁)
- 莫让证明失去价值(第172頁)
- 品牌文化篇(第175頁)
- 发展品牌经济正当其时(第177頁)
- 做强中国制造品牌,需要哪四种精神(第181頁)
- 迪士尼品牌效应的启示(第186頁)
- 面对奢侈品消费外流,不能只是望洋兴叹(第190頁)
- "网红"餐饮为啥不想被人叫"网红"(第196頁)
- 让中国品牌在"一带一路"开花结果(第201頁)
- 岁月感悟篇(第205頁)
- 月光下的规矩(第207頁)
- 居民食堂的感悟(第212頁)
- 人生抉择中的价值观(第214頁)
- 西雅图,一次遇见(第217頁)
- 厂医务室的冷暖情怀(第220頁)
- 有感于熟食店的老味道(第222頁)
- 蓝屋里的青春岁月(第225頁)
- 莫让"魏妈操守"失传(第228頁)
- 人生退场也精彩(第230頁)
- 路口有间服务站(第232頁)
- 未有校园的校庆(第235頁)
- 留住毛衣的爱(第237頁)
- 后记(第239頁)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