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科技不斷進步,解除大自然給我們的限制;經濟不斷成長,解除物質給我們的限制;管制不斷放寬,解除制度給我們的限制。我們不思節制,為所欲為,一步一步將世界推向懸崖邊緣。
歷史的發展雖然屢次背離孔子的思想,然而終須回到孔子指引我們的道路,世界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孫震
《論語》是儒家思想的經典,是至聖先師孔子與其弟子的答問錄,記載了關於「仁」與「倫理」的各種智慧。宋朝開國宰相趙普各以半部《論語》,助宋太祖及宋太宗平定、治理天下,故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古代中國社會處於停滯經濟時代,政府依靠禮制安定社會秩序,倫理在此時發揮重要作用;現代社會的成長經濟型態帶來便利生活,卻也因個人欲望過度擴張,造成傷害他人利益的事件層出不窮。利己與利他的界線失去平衡,大同社會的理想愈來愈難實現,令現代社會發展陷入不安。
《半部論語治天下》是中國文化精髓的集結,是儒家思想在現代的重新詮釋。前台大校長孫震以經濟學者的角度,利用古人的智慧解決當前社會各種難題,找出未來世界的運行法則――在物欲與自我利益高漲的當代世界,仁慈和倫理並非陳舊的觀念,只要回歸孔子指引的方向,地球就能永續發展。
- 序 讀《 論語》,此其時矣! 張作錦
- 序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黃啟方
- 自序 大家讀《論語》
- 學習是幸福的源泉──學而 1.1
- 品德比才華更重要──學而 1.6
- 儒家人格的特質:溫、良、恭、儉、讓──學而 1.10
- 貧而樂,富而好禮──學而 15
- 禮樂教化勝過政令與刑罰──為政 2.3
- 學習與思考使人生的智慧增長──為政 2.15
- 禮在倫理之後──八佾 3.8
- 仁義必須在利益前面──里仁 4.5
- 利誠亂之始也──里仁 4.12
- 真才實學才是人生最可靠的資本──里仁 4.14
- 君子與小人之別──里仁 4.14
- 王者的氣概與智慧──公冶長 5.5,雍也 6.1
- 不要聽他怎麼說,要看他怎麼做──公冶長 5.10
- 子貢未聞孔子談性與天命──公冶長 5.13
- 四項君子的品德成就子產政治家的地位──公冶長 5.16
- 說話真誠、做人正直才能受人尊敬──公冶長 5.25
- 子路重情義,顏淵重品德,孔子心懷天下──公冶長5.26
- 子路果決、子貢通達、冉求多才,皆可以為政──雍也 6.7
- 心中懷著遠大的理想才會不在意眼前的窮困──雍也 6.11
- 博施濟眾是仁的極致──雍也 6.30
- 豐盛人生的四個條件──述而 7.6
- 財富雖好,但我心中另有嚮往──述而 7.12
- 孔子聞〈韶〉:音樂的社會功能──述而 7.13
- 求仁得仁,道德本身就是人生的目標──述而 7.14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7.16
- 忠、孝、友愛,不求人知,可謂至德矣──泰伯 8.1
- 雖有珍貴的品德,仍需以禮節制──泰伯 8.2
- 孔子少談的主題:利、命、仁──子罕 9.1
- 既竭吾才,欲罷不能:學習的路上──子罕 9.10
- 歲月如逝水,不舍晝夜──子罕 9.16
-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子罕 9.22
- 人生難料,天命難測:顏回與子貢──先進 11.18
- 萬紫千紅總是春:聽孔門弟子各抒心願──先進 11.26
- 仁就是克制自己,依禮而行──顏淵 12.1
- 君子不憂不懼──顏淵 12.4
- 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天下就大治了──顏淵 12.11
- 孔子的正名主義──子路 13.3
- 發展經濟是施政的優先目標──子路 13.9
-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正直與孝行的兩全之道──子路 13.18
- 潔身自愛,不接受無道之君的俸祿──憲問 14.1
- 造福百姓就是仁──憲問 14.16,憲問 14.17
- 正名的故事:陳恆弒其君──憲問 14.21
- 求學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憲問 14.24
- 君子的三種境界──憲問 14.42
- 君子的美德──衛靈公 15.18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15.24
- 人生應有遠大的目標,不是為謀衣食──衛靈公 15.32
- 人、臣之道與治國安邦的方略──季氏 16.1
- 紀綱敗壞,而國危矣──季氏 16.2
- 交友之道──季氏16.4,顏淵 12.23
- 君子有三畏──季氏 16.8
-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 17.4
- 君子亦有惡乎──陽貨 17.24
- 孔子在齊國的際遇—微子 18.3
- 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子張 19.2
- 附錄一 孔子年表(周遊列國時期及以後)
- 附錄二 孔子周遊列國示意圖
紙本書 NT$ 500
單本電子書
NT$
37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