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中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兩級法院個案研究
  • 點閱:37
    4人已收藏
  • 作者: 王瑋[著]
  •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出版年:2018
  • 集叢名:中國法官法學研究文庫
  • ISBN:9789629373412
  • 格式:PDF,JPG
  • 頁數:364
  • 書籍難度(SR):881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6

中國刑事基本法限制被害人可以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範圍,而司法習慣和相關司法解釋將訴訟範圍進一步收窄,以致部分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其物質損失求償權利不僅未能獲得全面保障,甚至其訴權和訴訟權利也被限制或否定。針對司法限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範圍的問題,本書作者選取了四個基層法院和中級法院十年的兩級法院案件作為研究樣本,分析案件受理、審判、執行等方面的實際狀況,探究限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範圍制度在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考察和檢驗支持或反對限制的不同理論觀點,並就有關限制範圍制度提出完善建議,冀能推進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範圍制度在保障被害人權利等方面的功能。

王瑋,山東省蒙陰縣人,山東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法學博士;現任山東省淄博市中級法院院長和二級高級法官、山東省法學會刑法學會副會長、山東省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會副會長,山東大學刑事司法與刑事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曲阜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刑法、刑事訴訟法和刑事證據法學理論研究、實踐與教學活動,在《中國刑事法雜誌》、《犯罪研究》等法學報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擔任主編或者副主編出版了三部法學類著作,並多次主持或參加省級重點調研課題。

  • 序一(第xv頁)
  • 序二(第xvii頁)
  • 作者序(第xix頁)
  • 致謝(第xxiii頁)
  • 第一章 導論(第1頁)
    • 研究的緣由與意義(第2頁)
    • 研究的方法與材料(第11頁)
    • 本書的結構與相關說明(第18頁)
  • 第二章 附帶民事訴訟範圍和司法限制之規範與理論(第29頁)
    • 附帶民事訴訟範圍和司法限制的規範(第30頁)
    • 司法限制附帶民事訴訟範圍的理論(第35頁)
    • 附帶民事訴訟替代措施的規範(第40頁)
    • 附帶民事訴訟替代措施的理論(第49頁)
    • 需要探究的問題(第54頁)
  • 第三章 附帶民事訴訟之應然與實然(第61頁)
    • 附帶民事訴訟之應然與實然(第62頁)
    • 附帶民事訴訟之應然所涉犯罪類別(第67頁)
    • 附帶民事訴訟之實然與非實然所涉犯罪類別(第72頁)
    • 侵財類別犯罪未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因(第80頁)
    • 本章小結:司法限制的應然性與無需限制的實然性(第86頁)
  • 第四章 不同法院附帶民事訴訟之應然與實然(第97頁)
    • 不同法院附帶民事訴訟之應然與非應然(第98頁)
    • 不同法院附帶民事訴訟之實然與非實然(第101頁)
    • 不同法院附帶民事訴訟之應然所涉犯罪(第105頁)
    • 不同法院附帶民事訴訟之實然所涉犯罪(第112頁)
    • 本章小結:司法限制有悖於法院實踐差異(第117頁)
  • 第五章 不同年度附帶民事訴訟之應然與實然(第129頁)
    • 不同年度附帶民事訴訟之應然(第129頁)
    • 不同年度附帶民事訴訟之實然(第135頁)
    • 不同年度附帶民事訴訟之應然所涉犯罪(第141頁)
    • 不同年度附帶民事訴訟之實然所涉犯罪(第149頁)
    • 本章小結:司法限制非實際所需且效果微弱(第156頁)
  • 第六章 附帶民事訴訟替代措施之實施(第167頁)
    • 附帶民事訴訟與替代措施(第167頁)
    • 替代措施實施效果與所涉犯罪類別(第171頁)
    • 替代措施所涉具體罪名(第177頁)
    • 替代措施的實施階段(第181頁)
    • 本章小結:替代措施適用的實效性和局限性(第188頁)
  • 第七章 附帶民事訴訟替代措施之救濟與執行(第195頁)
    • 被害人索賠(第196頁)
    •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第200頁)
    • 追繳或責令退賠的判決(第206頁)
    • 追繳或責令退賠判決的執行(第210頁)
    • 本章小結:尋求救濟的有限與救濟、執行的錯位(第218頁)
  • 第八章 附帶民事訴訟替代措施對程序權利和賠償的影響(第227頁)
    • 告知被害人參加庭審情況(第227頁)
    • 被害人出席庭審情況(第232頁)
    • 裁判文書送達被害人情況(第236頁)
    • 替代措施鼓勵彌補損失作用的發揮(第240頁)
    • 本章小結:程序權利受損,鼓勵賠償作用有限(第245頁)
  • 第九章 結論(第255頁)
    • 附帶民事訴訟範圍制度的實際狀況:司法限制與替代措施並行(第256頁)
    • 完善附帶民事訴訟範圍制度要考慮的因素:理念的進步與司法解釋的歸位(第269頁)
    • 展望:重構附帶民事訴訟範圍理論模式之嘗試(第283頁)
  • 附錄(第303頁)
    • 附錄一:附帶民事訴訟問題的調查問卷(第303頁)
    • 附錄二:案件分析一覽表 ( 一 )(第305頁)
    • 附錄三:案件分析一覽表 ( 三 )(第312頁)
    • 附錄四:案件分析一覽表 ( 五 )(第313頁)
    • 附錄五:執行人員是否執行追繳或責令退賠判決的調查問卷(第315頁)
    • 附錄六:附帶民事訴訟範圍是否不利審判觀點交叉表(第316頁)
    • 附錄七:附帶民事訴訟範圍是否致複雜難以審判觀點交叉表(第317頁)
    • 附錄八:司法限制範圍能否滿足被害人請求的觀點交叉表(第318頁)
    • 附錄九:司法限制應否堅持的觀點交叉表(第319頁)
    • 附錄十:對最複雜案件選擇的觀點交叉表(第320頁)
    • 附錄十一: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工作量的情況表(第321頁)
  • 出版後記(第327頁)
  • 參考文獻(第329頁)
    • 一、中文著作(第329頁)
    • 二、外文及譯著(第332頁)
    • 三、期刊論文(第333頁)
    • 四、其他文獻(第336頁)
紙本書 NT$ 706
單本電子書
NT$ 494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