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一人生懵懵懂懂,充滿想像卻無法完全掌握;
第二人生汲汲營營,為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
到了第三人生,可不可以有一種更具智慧、更自在的生活方式呢?
54歲、正值事業頂峰,丁菱娟毅然選擇從職場畢業,回看並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以全新眼光看待身邊的人事物——當成功不再由「頭銜」或「收入」定義,步入中年的自己不再身強體壯,加上子女長大離家、父母快速衰老……年過50的我們,該如何自在描繪接續的人生風景?
永保好奇心 × 勇於探索生命的丁菱娟,首度公開親身實驗的「第三人生行旅」心得:
‧年輕時無法放膽追求的夢想,50後更適合探索
‧學習減法人生,欲望少一點,心靈多一點,只為價值而花錢
‧無論到了幾歲,都要為自己的外表負責,不放棄打扮的權利
‧面對子女的長大和離去,祝福他們,不要緊抓不放也不必追
‧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伴著他們變老;陪伴、接納是最好的禮物
‧做個有溫度的人,比做個專業的人重要
‧可以享受熱鬧的樂趣,也能品味獨處的快樂
‧只管自己的事,不介入別人的事,不擔心老天爺的事
‧每年學一樣新玩意,不僅生活充實,還能越來越多才多藝
‧與身邊的人和解,讓人生無憾
- 出版緣起 人生向晚,依然燦爛/王力行(第2頁)
- 推薦序 當油門不再踩到底之後/黃麗燕(第6頁)
- 推薦詞(第9頁)
- 迎接嶄新的第 N 個人生/施昇輝(第9頁)
- 啟動回憶與展望/夏韻芬(第11頁)
- 重新定義人生/陳來助(第12頁)
- 踏出舒適圈,體驗一切美好/童至祥(第14頁)
- 華麗轉身,開創第三人生/劉秀枝(第15頁)
- Because We Do Care! /賴佩霞(第16頁)
- 積極準備「第三人生」/顏漏有(第17頁)
- 前言 當我拋開董事長的名片(第27頁)
- 01 探索體驗篇 保持好奇心,一路玩到掛(第39頁)
- ● 用「一路玩到掛」的心態前進(第40頁)
- ● 我開了演唱會!(第45頁)
- ● 每年學一樣新玩意(第50頁)
- ● 我的練習曲 — 單車環島(第54頁)
- ● 遊學初體驗,跟年輕人共學(第58頁)
- 02 工作生產篇 重新定義工作,回饋社會(第63頁)
- ● 可以繼續工作,但應該不一樣(第64頁)
- ● 開創事業第二春(第67頁)
- ● 轉換職場,用學習與回饋心態工作(第70頁)
- ● 生命轉彎處(第72頁)
- ● 募款做公益,幫助台灣的新創團隊打世界盃(第74頁)
- ● 富有願景的工作模式(第77頁)
- 03 消費理財篇 減法人生,只為價值而花錢(第79頁)
- ● 學習減法人生(第80頁)
- ● 先為自己留夠本再去擔心子女(第84頁)
- ● 理財與資產的配置(第89頁)
- ●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新購物觀(第92頁)
- ● 「斷、捨、離」的練習(第94頁)
- ● 改變居家環境,換個心情(第96頁)
- 04 養生保健篇 活著,就要健康(第99頁)
- ● 每天走一萬步(第100頁)
- ● 飲食也是一種人生態度(第105頁)
- ● 來點靜坐冥想與瑜伽(第109頁)
- ● 閱讀是一輩子的禮物(第112頁)
- ● 遠離手機,給自己優質睡眠環境(第114頁)
- 05 容貌儀態篇 人到中年要為自己的外表負責(第117頁)
- ● 不要放棄打扮的權利(第118頁)
- ● 該不該做醫美?(第124頁)
- ● 優雅的儀態是抗老祕訣(第128頁)
- 06 婚姻家庭篇 我可以邀請你嗎?(第133頁)
- ● 重新檢視夫妻關係(第134頁)
- ● 用「邀請」的態度與另一半相處(第138頁)
- ● 一個人其實沒什麼不好(第142頁)
- ● 卒婚,從婚姻中畢業(第146頁)
- 07 親子相處篇 獨立的父母是對子女最大的祝福(第149頁)
- ● 不要養媽寶,父母請節制(第150頁)
- ● 子女長大後把他們當別人(第157頁)
- ● 不要期望子女關愛的眼神(第161頁)
- ● 讓年輕世代活化我們的心(第164頁)
- ● 保留家族傳統與默契,讓家庭更緊密(第167頁)
- ● 趁早寫遺囑(第172頁)
- 08 伴老照護篇 與父母和解,陪他們到老(第177頁)
- ● 跟身邊的人和解(第178頁)
- ● 改變觀念,面對父母的老去(第182頁)
- 09 人際互動篇 當個有溫度的人(第189頁)
- ● 不想討好所有的人(第190頁)
- ● 面對朋友關係的智慧(第193頁)
- ● 當個溫暖的人,把別人當自己(第197頁)
- ● 得理且饒人,看透不點破(第200頁)
- ● 天底下有三件事,能管的只有一件事(第203頁)
- 10 獨處自在篇 和自己對話,與往事乾杯(第207頁)
- ● 寫感恩日記(第208頁)
- ● 安排獨處的時間(第211頁)
- ● 與往事乾杯(第215頁)
- ● 為自己企劃生前告別式(第219頁)
- 11 享樂人生篇 享受人生,開拓視野(第223頁)
- ● 犒賞自己,旅行去(第224頁)
- ● 跟著台灣美食地圖走(第226頁)
- ● 主題式深度旅行(第228頁)
- ● 用遊學的方式體會 long stay 的樂趣(第231頁)
- ● 開個同學會吧!(第239頁)
- 後記(第242頁)
紙本書 NT$ 330
單本電子書
NT$
24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