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1-29
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重新學習「做事的方法」
人生當中有很多事,我們覺得很重要、很急迫,但是我們不假思索、想當然耳地就去做了,未必會去學習如何做的方法。
這樣講有點抽象。先換個角度說:想開車,你會去學開車;在辦公室裡要印出文件,你得學會怎麼操作影印機。但是你從開始上班的第一天起,你有學過「怎麼做事」嗎?很多人都說做人比做事重要,你又有仔細研究過,該「怎麼做人」嗎?當上了主管,開始要帶人,你又有好好想過到底該「怎麼帶團隊」嗎?
這就好像我們大部分人都讀書讀了一、二十年,但是我們都是書拿起來就讀,比較少花時間去想,到底怎麼讀,比較適合自己、成效比較好。而且,即使當你開始「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聽到考上台大醫科的聰明腦袋、申請進哈佛研究所的資優生,分享各自的學習與準備方法,我們實在也很難說誰提出的是最好、最正確的建議,只是從結果論,我們認為這是值得仿效的做法「之一」。
這次的封面故事談的scrum工作法,就是類似這樣的概念。你可能每天都在組織裡,處在一群人當中,日復一日做著工作。事情做得順手、上手,你多半覺得是自己很靈光;做事「卡卡的」時,你八成就開始怪罪公司太爛、主管太懶、同事太慢等等。簡單說,把事情歸咎到「人」、尤其是「別人」身上,總是比較簡單、讓人比較好過,我們似乎太少花時間思考,有沒有一套什麼方法,可以讓一群人湊在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發揮出「整體大於個體總和」的成果。
這裡說的把事情做好,不只是單純地把每一個步驟都做對。我們都聽說過某些官僚系統的「跑流程」,當每個章都蓋了、每個環節都顧到了、每個長官都看過了,結果有讓人比較滿意嗎?我們似乎聽到更多的評語是:曠日廢時、徒勞無功。
在《SCRUM: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書裡,作者傑夫.薩瑟蘭(Jeff Sutherland),說了一個他朋友的故事:朋友打算用翻修整棟房子,時間預計6個禮拜,採用的方法是scrum。所有人聽完後都嗤之以鼻,但是朋友最後真的做到了,時間不多也不少,就是6周後完工。朋友的鄰居見狀,雇用了同一批建築工人,翻修近乎相同設計的房子,耗時變成了12周,費用也多出1倍,差別在於管理專案的方法不同。
參與過專案的人幾乎都有過類似經驗:預算超支、進度拖延、成果不彰,是災難一場,卻也是殘酷的現實。scrum不是唯一的解藥,卻是值得嘗試推行的解決方案之一。特別是在技術進展快速、顧客需求多樣多變的時代裡,做事「快狠準」不能再只是一種難得的美德,而是必備的基本能力。
每個人都討厭自己在工作上只是埋頭苦幹、不知為何而戰;每天做得焦頭爛額,最後白忙一場;曠日廢時、費盡心力,產品服務上市後,乏人問津、表現平平,甚至失敗收場,怎麼克服這樣的窘境?從源頭改變起,時時有進度、經常做檢查、錯了就改進,千萬不要等到半年、一年過後,看到一個失敗的專案,得到一本厚厚的、無用的結案報告。
總編輯齊立文
- Column 專欄(第12頁)
-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 重新學習「做事的方法」(第12頁)
- 小編信箱 許詮/ 什麼時候該選擇跳槽、又該如何挑選下一份工作,職涯發展才會愈來愈好?(第16頁)
-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 最是艱難惟無我(第18頁)
- 行銷學與用 謝明慧/ 以「我」生態思維串連品牌,為顧客創造存在的價值(第20頁)
-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 「供應鏈」如何數位化? 6 法則提升組織營運效率(第22頁)
- 創新商業模式 王建彬/ 成功商業模式兩大機會點:解決顧客痛點、顛覆舊思維(第24頁)
- 品牌管理現場 王馥蓓/ 遍布大街小巷的手搖店,如何說故事、打品牌?(第26頁)
- 數位金融荼蘼 劉奕成/ 歡迎各界搭乘金融科技列車,下站停靠區塊鏈、監管機制(第108頁)
- 公僕說真話 林于凱/ 軍公教集體調薪3%,政府非典型人力的權益誰來管?(第110頁)
- 職場溝通塾 黑立言/ 三明治主管的向上溝通法:先確認老闆的顧慮再提方案(第112頁)
- 腦科學時代 謝伯讓/ 商品得獎了!怎麼宣傳效果最好?(第114頁)
- 思考脈絡 蕭瑞麟/ 為什麼導入資訊系統常常失敗?經營之道比技術功能更重要!(第140頁)
-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第30頁)
- 《MIT Sloan Management》/ 數位轉型切入點:消費體驗與工作流程(第30頁)
- 《Business Today》/ 人資新工具:AI 幫你關心每一位員工《Fast Company》/ 從好萊塢女星到創業家,潔西卡.艾芭學到的3 件事(第31頁)
- 《Fortune》/ 美國就業市場呈賣方市場,雇主招聘更看重「潛力」(第32頁)
- 《Associé》》/ 2018 趨勢關鍵字:第4 次工業革命、無現金經濟學《TD Magazine》/ 想與部屬建立良好關係?先管好自己的情緒地雷(第33頁)
- 《Inc.》/ 幫中小企業做email 行銷,MailChimp 營收破5 億美元(第34頁)
- 《Workforce》/ 行政作業系統也要重視使用者體驗,才能讓管理工作化繁為簡《Stanford Business Magazine》/ 遠距工作達成「雙贏」:員工更快樂,離職率更低(第35頁)
- 《Adweek》/ 利用臉部辨識與3D 列印,認出你並做出專屬於你的產品(第36頁)
- 《Sales & Marketing Management》/ 想提高官網排名?讓公關與SEO 團隊跨部門合作《Chief Learning Officer》/ 要順利推動組織變革,先從員工抗拒變化的反應下手(第37頁)
- 《Cornell Enterprise》/ 過於在乎和諧反而影響績效,良性衝突才能生出好決策(第38頁)
- 《Entrepreneur》/ 家就是健身房!結合直播課,運動器材品牌年營收51 億元(第39頁)
- 《THE 21》/ 讓顧客沒有你做不成生意!全球第二大建設機械廠的重生(第40頁)
- 《Psychology Today》/ 想改變自己的個性?心理學研究:不管幾歲都可以(第41頁)
- Working Tips 實用祕技(第44頁)
- 管理帶人/從公司的角度思考策略,定出下屬能完成的目標和進程(第44頁)
- 訂價策略/想賣得比對手更便宜?低價策略先考慮這3 件事(第45頁)
- 目標管理/新年新計畫總是失敗? 4 建議,訂出更有動力達成的目標(第46頁)
- 產品設計/有個性和情感的產品,才能和消費者對話(第47頁)
- Diagram 管理圖解 LEAP 成長策略/ 成長、獲利企業的共同特質:穩固根基又能不斷進化(第48頁)
-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第52頁)
- 英文書介 _《文化密碼》(暫譯)/謙卑、願意示弱的領導者,最能凝聚團隊、發揮潛能(第52頁)
- 中文書介 _《超工業時代》/放下製造業思維,扮演平台、提供服務才能不被淘汰(第54頁)
- Back to Basics 主題學習 Google、Facebook、台灣LINE都在用的敏傑式專案管理 圖解SCRUM工作法(第58頁)
- 你的工作團隊夠「敏捷」嗎?集結眾人之力的工作法,不斷快速產出、檢視並改善(第60頁)
- SCRUM 的起源 拋開僵化的工作方式,專案管理要經常校準、修正(第64頁)
- 看圖學管理大海報 圖解SCRUM 循環,打造靈活、快速的團隊(第65頁)
- Part1 籌備篇(第72頁)
- Part2 實作篇(第78頁)
- Part3 企業最佳實務(第90頁)
- Focus 本期焦點(第96頁)
- CEO 管理講堂/ 友嘉實業集團總裁 朱志洋 膽做天方夜譚的夢,為企業掀起翻天覆地變化(第96頁)
- 創業人物/ 智擎生技總經理暨執行長 葉常菁 研發抗癌新藥,18 人團隊創造11 億元營收(第104頁)
- 轉型人物/ 頂呱呱國際公司總經理 史洪法 頂呱呱長銷44 年的祕訣:有利潤大家賺、看準趨勢再投資(第106頁)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影響世界的13堂諾貝爾經濟學課(第116頁)
- 認識經濟學理論,掌握人性的理性與非理性(第118頁)
- ◆行為經濟學 引入心理學分析決策模式,看見部分理性的真實世界(第120頁)
- ◆市場、契約、機制設計 將「看不見的手」,體現為「看得見的市場規則」(第124頁)
- ◆不合作賽局理論 引入影響現實局勢的因素,擴大理論的應用性(第128頁)
- ◆發展經濟學 總體經濟發展帶來了進步,卻也加深了天平另一端的貧窮(第132頁)
- ◆資產價格預測 無人能預測明日的股價,但卻可能預估3 ∼ 5 年的趨勢(第133頁)
- ◆新國際貿易理論 全球化的成因:規模經濟讓企業向海外靠攏(第134頁)
- ◆ DMP 模型 讓就業市場更自由,資訊流通有助降低摩擦性失業(第135頁)
- ◆資訊不對稱理論 發送「訊號」平衡資訊不對稱,活絡市場交易(第136頁)
- ◆微觀經濟學 擴大經濟學的應用層面,分析歧視、少子化等社會問題(第137頁)
- ◆政府干預、或市場自由運作?兩派同時獲獎 ◆不信任政府,主張貨幣政策應立法執行(第138頁)
- ◆衡量搜尋的成本與效益,開創資訊經濟學理論 ◆提出交易成本概念,解釋企業為何出現(第139頁)
- MBA@Of ce 辦公室商學院 名師一堂課Master Class___台大資管系助理教授 孔令傑/學習程式設計的邏輯腦,思考精準、又具差異化(第146頁)
- Manager's Life 下班後(第152頁)
- 職人精神_擬音師 胡定一/ 讓畫面動人、視覺效果好,這樣的聲音就很好聽!(第152頁)
- 名人的勵志課Best Quotes _愛蓮娜‧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 “No one can make you feel inferior without your consent.“(第156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