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8
內容簡介
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世之得失。
簡述中國由遠古時代至近代的歷史發展;
分析歷史各朝代的特色,對比將相帝皇;
以史為鑒,比較當前的國際形勢變化。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一生致力於研究和弘揚中國歷史文化,對於中國的史學、經學及文化思想等都有不可或缺的學術貢獻,其所著之《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等仍是現代學術思想的楷模。
本書為錢穆先生在新亞書院初創時期講授中國通史的課堂筆記整理紀錄,與其所著之《國史大綱》相輔相應,兩者各有互補。
葉龍先生曾師從錢賓四先生多年,於五十年代先後修讀錢穆之「中國經濟史」、「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學史」,和「中國社會經濟史」等課。雖錢師之風采我輩已無緣目睹,幸有葉龍先生一直保存當年課堂之筆記,並加以整理補遺,使我輩於六十年後仍然可以感受錢師的孜孜教誨,讀到他對中國歷史整體發展的識見。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一生致力於研究和弘揚中國歷史文化,對於中國的史學、經學及文化思想等都有不可或缺的學術貢獻,其所著之《國史大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等仍是現代學術思想的楷模。
本書為錢穆先生在新亞書院初創時期講授中國通史的課堂筆記整理紀錄,與其所著之《國史大綱》相輔相應,兩者各有互補。
葉龍先生曾師從錢賓四先生多年,於五十年代先後修讀錢穆之「中國經濟史」、「中國通史」、「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學史」,和「中國社會經濟史」等課。雖錢師之風采我輩已無緣目睹,幸有葉龍先生一直保存當年課堂之筆記,並加以整理補遺,使我輩於六十年後仍然可以感受錢師的孜孜教誨,讀到他對中國歷史整體發展的識見。
- 自序(第i頁)
- 導論(第1頁)
- 第一章 傳疑與信史(第3頁)
- 一、黃帝與殷墟文化(第3頁)
- 二、夏、商、周三代(第6頁)
- 三、古史之文字記載與器物發掘(第7頁)
- 第二章 先秦時期(第10頁)
- 一、周代歷史已非傳疑(第10頁)
- 二、東周時期(第11頁)
- 三、春秋時期(第13頁)
- 四、戰國時期(第15頁)
- 第三章 秦漢時期(第18頁)
- 一、秦代(第18頁)
- 二、西漢時期(第23頁)
- 三、秦漢對外政策(第27頁)
- 四、東漢時期(第34頁)
- 五、東漢士風(第37頁)
- 六、東漢末年亂象(第45頁)
-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第48頁)
- 一、時代價值淪喪(第48頁)
- 二、北朝(第52頁)
- 三、五胡漢化(第54頁)
- 四、南朝(第57頁)
- 五、宗教信仰(第59頁)
- 第五章 隋唐時期(第67頁)
- 一、隋代政治經濟(第67頁)
- 二、唐太宗(第69頁)
- 三、唐玄宗(第73頁)
- 四、唐代衰落(第75頁)
- 五、唐代異族作亂(第76頁)
- 六、五代十國(第79頁)
- 第六章 兩宋時期(第83頁)
- 一、宋代對外關係(第83頁)
- 二、宋代政局與人才(第84頁)
- 三、宋代之文藝復興(第89頁)
- 四、宋太祖治國與仁宗改革(第92頁)
- 五、王安石變法(第94頁)
- 六、女真族金國興起(第98頁)
- 七、金滅北宋(第100頁)
- 八、南宋與金議和(第101頁)
- 第七章 蒙元時期(第103頁)
- 一、蒙元入主中國(第103頁)
- 二、元代稅收與經濟政策(第104頁)
- 三、元代軍政及軍民爭地(第105頁)
- 四、元代賜地及設官政策(第107頁)
- 五、元代宗教信仰(第108頁)
- 六、元代科舉制度(第109頁)
- 第八章 明朝時期(第111頁)
- 一、明太祖嚴刑施政(第111頁)
- 二、明代政制(第112頁)
- 三、明代太監弄權(第114頁)
- 四、明代黨禍(第115頁)
- 五、明代教育制度(第116頁)
- 六、明代吏治(第119頁)
- 七、明代政制(第120頁)
- 第九章 宋元明經濟變化(第123頁)
- 一、自唐至明南北經濟之變動 ── 經濟上的漕運(第123頁)
- 二、元明絲織業(第125頁)
- 三、中國經濟文化南移原因(第126頁)
- 四、南方水利農業發展(第128頁)
- 五、宋元明三代學術(第130頁)
- 第十章 滿清建國(第134頁)
- 一、滿清建立(第134頁)
- 二、南明興亡(第135頁)
- 三、清代政制(第136頁)
- 四、清代軍事(第137頁)
- 五、明末遺民與清初學風(第138頁)
- 第十一章 清代中衰與晚清變法改革(第140頁)
- 一、清之政風與洪楊之亂(第140頁)
- 二、咸同中興(第142頁)
- 三、晚清政局(第143頁)
- 四、晚清政治改革(第145頁)
- 小結 辛亥革命後政局(第147頁)
紙本書 NT$ 312
單本電子書
NT$
248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8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8-2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