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中醫談「健康」、談「養生」,一定會要求病患身心內外兼顧,扣除意外受傷、時疫傳染,個人的「身心健康程度」,就是西醫所謂的「免疫力強弱」,這是當事人自己所能掌控的,若不自愛,醫療團隊也幫不上什麼忙。
內源性疾病,指的是非體外病菌入侵而産生的疾病,單純靠殺菌、消炎無法治愈。這些疾病是由于自身體液偏酸,是人體內部生理功能的失調或下降所致。有些細胞爲了存活下來不惜改變,而這樣的變異細胞,是疾病的前身。
- 前言 健康的鑰匙,二八法則(第9頁)
- 第一章 二分酸八分鹼(第13頁)
- 酸鹼平衡是人體三大平衡之一(第15頁)
- pH 值與人的年齡相關(第22頁)
- 弱鹼環境是人體健康的保證(第26頁)
- 這四類人的身體冒「酸」味(第29頁)
- 發炎,酸鹼失衡的信號(第35頁)
- 「鹼」法密碼,葷素完美比例 2:8(第39頁)
- 鹼食排行榜(第46頁)
- 奇妙的綠茶(第55頁)
- 享受加「鹼」好心情(第59頁)
- 偶爾素食(第62頁)
- 維鹼排酸,擁有好體能(第65頁)
- 第二章 二分細八分粗(第71頁)
- 「食尚」界的營養「混搭」(第73頁)
- 飲食過精,富貴病不請自來(第80頁)
- 粗糧中的「十大明星」(第84頁)
- 看粗糧變「細」法(第97頁)
- 中老年女性請用粗糧照顧好自己(第108頁)
- 痛風病人要多吃細糧(第115頁)
- 第三章 二分飢八分飽(第119頁)
- 飯吃八分飽,少病沒煩惱(第121頁)
- 三十以前胃養人,四十以後人養胃(第131頁)
- 二分飢,提高免疫力(第139頁)
- 八分飽,從細嚼慢嚥開始(第143頁)
- 若要吃得少,餐前可以這樣做(第150頁)
- 腦袋要靈光,早餐別太飽(第157頁)
- 晚飯少吃一口,舒服一整宿(第165頁)
- 少食多餐,遠離老來胖(第172頁)
- 人過 50,別讓「隱性飢餓」纏上(第176頁)
- 養生,從保護脾胃開始(第183頁)
- 第四章 二分寒八分暖(第187頁)
- 春,下厚上薄是法寶(第189頁)
- 夏,巧穿「防曬裝」(第192頁)
- 秋,衣有層次最保健(第196頁)
- 冬,八分暖加二分寒(第199頁)
- 第五章 二分治八分防(第205頁)
- 水,喝得健康要有方法(第207頁)
- 定期健康檢查(第213頁)
- 容光煥發從早餐開始(第218頁)
- 用三餐規律來愛護自己的胃(第222頁)
- 護肝、護心血管(第227頁)
- 遠離骨質疏鬆(第237頁)
- 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第243頁)
- 擺脫「電腦病」(第247頁)
- 不正確的駕駛姿勢和習慣,也會影響健康(第252頁)
- 預防阿滋海默症(第256頁)
- 防範頸椎病(第260頁)
- 睡眠好品質,能延年益壽(第264頁)
- 第六章 二分外八分內(第271頁)
- 淡泊才能養生,快樂才是生活(第272頁)
- 安心邁過更年期(第278頁)
- 退休,人生的另一個開端(第283頁)
- 頤養之道:笑、俏、嘮、玩、跳(第289頁)
- 愛,是所向披靡(第294頁)
- 中老年人再婚的心理調適(第298頁)
- 女人,就該越活越快樂(第304頁)
- 男人,不止一面(第309頁)
- 健康之道:身心和諧(第314頁)
紙本書 NT$ 300
單本電子書
NT$
21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