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都市文化的角度細讀「海派小說」,深入探討了西方唯美頹廢主義思潮和馬克思主義頹廢觀及新興的電影藝術海派小說在主題、形象、意象及小說范式上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並在都市化、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知識分子世俗化的背景下,通過文本分析,細致辨析了海派文人獨特的文學觀、人性觀,揭示出海派小說所滲透的日常生活意識和都市市民的哲學的精神傾向,具體顯現出海派小說的現代性的特徵。
本書對海派小說進行文化解讀和闡釋,從海派小說重構都市文化的景觀,從都市文化透視海派小說對人生與人性的重塑。
《海派小說論》是作者李今在北大三年攻讀博士學位的學術結晶。自80年代以來,海派小說已成為現代文學研究界的一個持續發燒的學術熱點,繼嚴家炎先生關於新感覺派小說的開創性研究之後,李歐梵先生、吳福輝先生並有不凡的建樹,在他們三位的身後更是尾隨著眾多的追隨者,每年論文都不在少數。但俗話說,能手之後難為功,何況在嚴、李、吳三位高手之後?所以到90年代中期,關於海派小說的研究事實上處於熱鬧而膠著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作者選擇此題材,在學術上顯然是不大「明智」的。
- 總序(第i頁)
- 解讀「摩登」:李今和她的海派小說研究(代序)/解志熙(第iii頁)
- 海派小說與唯美頹廢主義(第1頁)
- 一、兩種頹廢的主題(第1頁)
- 二、頹廢女人的形象和意象(第21頁)
- 三、頹廢的歷史觀和人生觀(第53頁)
- 海派與電影(第59頁)
- 一、女體和敘述者作為「看」的承擔者(第59頁)
- 二、都市風景和小說形式的空間化(第77頁)
- 三、電影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第94頁)
- 適應都市市民口味與神經的文學觀念(第103頁)
- 一、「硬性電影」和「軟性電影」之爭(第103頁)
- 二、放棄啟蒙者的身份和姿態(第112頁)
- 三、技巧‧軟性電影‧輕文學──作為生產者,也作為藝術家(第120頁)
- 四、文藝的終極使命(第129頁)
- 五、海派的「大眾」和「為人生」(第141頁)
- xviii 海派小說論(第141頁)
- 日常生活意識和都市市民的哲學(第157頁)
- 一、以人的世俗性消解歷史英雄和聖人的光環(第157頁)
- 二、以日常生活的邏輯消解價值的理想形態(第179頁)
- 三、以日常生活作為獨立的寫作領域(第202頁)
- 後記(第229頁)
- 參考書目(第231頁)
- 歷史類(第231頁)
- 理論類(第232頁)
- 文學、文學史及資料類(第234頁)
- 雜誌類(第236頁)
- 英文類(第237頁)
紙本書 NT$ 280
單本電子書
NT$
196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