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亞太防務 [第115期]:東臺灣戰隼
- 點閱:79
- 並列題名:Asia-Pacific defense magazine
- 作者: 《亞太防務》月刊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2017.11
- 格式:PDF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4-22
本期內容簡介
編輯室報告
在過去的一個月,美韓再度舉行大型軍演,雖然北韓對此維持一貫的口誅筆伐,但並未採取強有力的反制動作,使得朝鮮半島情勢沒有惡化。
在此同時,國際間觀察東亞的焦點放在中國大陸,大陸在十月十八至二十四日舉行﹁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注其重要人事調整與權力佈局,進而研判大陸未來的重要政策走向,對臺灣來說尤其關心大陸的對臺政策走向。政府國安單位對此評估認為,大陸在十九大之後,仍會堅持既定的原則及主張,對臺灣實施強硬施壓和統戰拉攏的兩手策略,基調不會有所改變。
兩岸之間的關係複雜,在經貿、文化方面密切交流,政治方面在馬政府時期有較佳的對話,兩岸建立了一定的默契,但是目前則處於僵持局面。兩岸在軍事方面則一直處於對峙狀態。解放軍和國軍互相視對方為假想敵,即使在兩岸關係最好的時期,軍事敵對關係基本沒有改變,解放軍有大量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對準臺灣,臺灣則有大量防空飛彈對大陸軍機進行警戒。
大陸對臺灣一直保持著軍事壓力,雖然目前爆發臺海戰爭的風險不高,但隨著兩岸綜合實力的消長,軍事力量已明顯朝向大陸傾斜。
面對這種不可逆轉的狀況,臺灣尋求確保自身安全已無法單靠軍事硬實力,因為即使傾全國之力用於國防,甚至師法北韓﹁先軍政治﹂政策發展軍事力量,也難以撼動大陸對臺灣的軍事不對稱優勢。對於確保臺灣安全,採取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和外交政策,改善兩岸關係營造和平雙贏的環境,深化與世界主要國家各領域關係,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軍事力量。
本期雜誌重點聚焦於兩岸,介紹大陸和臺灣最新軍武發展狀況。
此外,本期有多篇國際軍情與新型武器發展的報導,希望讀者們能滿意編輯部的安排。
兩岸之間的關係複雜,在經貿、文化方面密切交流,政治方面在馬政府時期有較佳的對話,兩岸建立了一定的默契,但是目前則處於僵持局面。兩岸在軍事方面則一直處於對峙狀態。解放軍和國軍互相視對方為假想敵,即使在兩岸關係最好的時期,軍事敵對關係基本沒有改變,解放軍有大量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對準臺灣,臺灣則有大量防空飛彈對大陸軍機進行警戒。
大陸對臺灣一直保持著軍事壓力,雖然目前爆發臺海戰爭的風險不高,但隨著兩岸綜合實力的消長,軍事力量已明顯朝向大陸傾斜。
面對這種不可逆轉的狀況,臺灣尋求確保自身安全已無法單靠軍事硬實力,因為即使傾全國之力用於國防,甚至師法北韓﹁先軍政治﹂政策發展軍事力量,也難以撼動大陸對臺灣的軍事不對稱優勢。對於確保臺灣安全,採取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和外交政策,改善兩岸關係營造和平雙贏的環境,深化與世界主要國家各領域關係,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軍事力量。
本期雜誌重點聚焦於兩岸,介紹大陸和臺灣最新軍武發展狀況。
此外,本期有多篇國際軍情與新型武器發展的報導,希望讀者們能滿意編輯部的安排。
- 焦點議題 Top Issues 情報研析看東亞(第4頁)
- 特蒐報告 Special Reports 未來海巡艦艇發展遠景(第6頁)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東臺灣戰隼 空軍花蓮基地基地開放有感(第10頁)
- 發燒話題 Hot Topics:前進印度洋 解析解放軍潛艦的海外部署(第16頁)
- 專題策劃 Monograph:英美陸戰之王(第24頁)
- 孤獨的英國陸戰王者(第24頁)
- 美國M1A2SEP v3戰車(第28頁)
- 臺海軍情 Taiwan Strait Issues(第33頁)
- 期待「海劍羚」從影片中走出來(第33頁)
- 攻擊CCK!(第38頁)
- 保衛「樂山大佛」(第44頁)
- 軍情動態 Intelligence(第50頁)
- 揮軍葉門實施境外作戰(第50頁)
- 俄軍中將戰死敘利亞(第58頁)
- 武器大觀 Armaments(第62頁)
- 從魚叉到長程反艦飛彈(上)(第62頁)
- 澳大利亞海軍「霍巴特級」驅逐艦(第70頁)
- 搜索燈現代角色與定位(第74頁)
- 防務快門 Military Shutter(第77頁)
- 華約「西方-81」大演習(第77頁)
- 美國海軍「雷根號」航空母艦訪港記(第82頁)
紙本書 NT$ 180
單本電子書
NT$
126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4-22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4-22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