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由於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歷年來地震頻仍,一旦地震發生時,耐震能力不足的結構將發生受損倒塌的危機;而存放危險物品的儲槽設備若是耐震能力不足,更是會因為儲槽本體或是附屬構造的損壞,導致危險物品洩漏,引發二次災害,肇致廠區內部及廠區外鄰近場所之重大生命威脅與財產損失。為避免因地震引發更嚴重的二次災害,本書針對國內外儲槽震害災例資料進行蒐集與分析,進而歸納出地震時對儲槽影響因子;同時經由比較分析先進國家對於危險物品儲槽耐震設計之法令與規範等相關資料,擬定一套適合國內環境的危險物品儲槽耐震設計流程,並依據國內外文獻以及儲槽震害災例經驗,提出耐震性能檢核須進行的檢查重點項目及補強修復建議,並對提升國內公共危險物品儲槽耐震性能之提出具體建議。
- 目次(第I頁)
- 表次(第III頁)
- 圖次(第V頁)
- 摘要(第VII頁)
- 第一章、前言(第1頁)
- 1.1 計畫緣起及目標(第1頁)
- 1.2 研究內容與流程(第2頁)
- 第二章、研究背景調查與分析(第5頁)
- 2.1 國內公共危險物品儲槽分佈概況(第5頁)
- 2.2 公共危險物品儲槽構造簡介(第15頁)
- 2.3 國內危險物品儲槽管理現況(第20頁)
- 2.4 國內儲槽耐震設計現況(第21頁)
- 2.5 綜合討論(第22頁)
- 第三章、儲槽震害災例分析(第25頁)
- 3.1 國內儲槽震害災例(第25頁)
- 3.2 國外儲槽震害災例(第30頁)
- 3.3 日本十勝沖儲槽震害災例(第32頁)
- 3.4 地震造成儲槽的破壞探討(第36頁)
- 3.5 地震對儲槽的破壞影響因子(第40頁)
- 第四章、危險液體儲槽規範研析(第43頁)
- 4.1 美國規範(第43頁)
- 4.2 日本規範(第49頁)
- 4.3 國內規範(第61頁)
- 4.4 綜合討論(第64頁)
- 第五章、國內危險液體儲槽耐震設計建議(第67頁)
- 5.1 耐震設計流程(第67頁)
- 5.2 設計地震力(第70頁)
- 5.3 其他耐震設計注意事項(第75頁)
- 5.4 儲槽耐震計算例(第78頁)
- 5.5 綜合討論(第83頁)
- 第六章、儲槽設計地震力差異說明(第85頁)
- 6.1 新舊版美國API 規範之設計地震力差異(第85頁)
- 6.2 儲槽設計地震力差異比較(第86頁)
- 6.3 成本影響(第98頁)
- 第七章、既有儲槽耐震性能檢核方法建議(第101頁)
- 7.1 檢核重點及流程(第101頁)
- 7.2 補強修復建議(第104頁)
- 第八章、未來政策建議事項(第111頁)
- 8.1 事業單位自主管理建議(第111頁)
- 8.2 政府單位管理作為建議(第112頁)
- 第九章、結論與建議(第119頁)
- 9.1 結論(第119頁)
- 9.2 建議(第120頁)
- 附錄一、專有名詞解釋(第123頁)
- 附錄二、美國API 650規範附錄E(第125頁)
- 附錄三、摘錄國內「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解說」(第149頁)
- 附錄四、期中報告審查意見回覆表(第225頁)
- 附錄五、期末報告審查意見回覆表(第229頁)
- 參考書目(第233頁)
紙本書 NT$ 360
單本電子書
NT$
25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