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簡介
擺脫情緒勒索
突破親子溝通僵局
邏輯思維創辦人羅振宇:
快樂學習是取巧
溫美玉母女對談生個孩子來當生死至交
為什麼親子溝通總碰壁?
其實,我們往往只說出10%的內心話。
覺知自身情緒、合理表達感受,親子關係從單向聽話到雙向對話
快樂學習是取巧
溫美玉母女對談生個孩子來當生死至交
為什麼親子溝通總碰壁?
其實,我們往往只說出10%的內心話。
覺知自身情緒、合理表達感受,親子關係從單向聽話到雙向對話
- In Every Issue 專欄與短波(第16頁)
- 編者的話(第12頁)
- 新鮮事(第14頁)
- 洪蘭 教養要有「不比較」的勇氣(第16頁)
- 黃迺毓 聖誕老人,請給我付出的能力(第18頁)
- 王浩威 失戀,是一件好事(第20頁)
- 葉丙成 人生7關卡(第21頁)
- World 趨勢(第22頁)
- 羅輯思維創辦人羅振宇 我反對快樂學習,那是教育界的取巧!(第22頁)
- 《時代》雜誌:女神迷思造成育兒壓力 媽媽,你不必是神力女超人(第28頁)
- 矽谷學校基金執行長布萊恩.葛林柏 個人化學習 創造學生「啊哈!」體驗(第32頁)
- Family 家庭(第38頁)
- 我被領養也領養女兒,用愛撐起三代同堂的家(第38頁)
- 請問教養專家(第40頁)
- 中醫師陳峙嘉給青春期孩子的建議:多睡、戒糖轉骨湯助長高(第44頁)
- 兒科醫師吳淑娟:親子共讀是最好的處方箋(第46頁)
- 空汙不只過敏還會要你命!(第48頁)
- 教師圈女神溫美玉×叛逆女兒盧逸 溫美玉:生個孩子來當生死至交(第52頁)
- 小學生馮羿,直攻《亞洲達人秀》準決賽 10歲烏克麗麗神童,求柯P特赦學校音樂課(第58頁)
- 內向孩子的怒吼:為什麼要我積極一點!(第60頁)
- 親子旅行 媽媽的自虐之旅(第62頁)
- Learning 學習(第66頁)
- 立法院實驗教育修法四重點 打通升學銜接難關 實驗教育延伸到大學(第66頁)
- 特殊選才管道培養跨領域人才 交大首創「百川計劃」積極招手實驗教育學生(第70頁)
- 新課綱增加時數後,一年級國語課怎麼上?(第72頁)
- 超自然信仰的安慰劑效應(第74頁)
- 替孩子找到節奏:一起擬定生活計劃表(第76頁)
- 全台唯一視障心理諮商師朱芯儀 腦瘤失明,卻讓我「看見」父愛(第78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讀懂冰山下的真心話(第82頁)
-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第84頁)
- 將薩提爾帶入教育圈的第一人李崇建 三十歲後,我的人生因對話而自由(第90頁)
- 圖解薩提爾的冰山理論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第94頁)
- 圖解薩提爾的溝通姿態 溝通時,你是哪一型?(第96頁)
-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 擺脫勒索關係先弄清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第98頁)
- 親子教養作家李儀婷 媽媽的困境,都是自己給的(第102頁)
- 新北市鶯歌工商教師張瓊云×吳昭儒 探索內在冰山,心靈伴侶並肩同行(第104頁)
- 雲林縣鎮東國小教師蔡志豪 老師很安靜,更能點燃學生熱情(第106頁)
- 深刻對話的演練 重新練習認真對話(第108頁)
- 讀懂情緒 好書10選(第112頁)
- Life style 生活(第113頁)
- 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負責人說藝術 最好的畫紙是沒有桌椅的白淨空間(第114頁)
- 體驗1:龐畢度中心兒童藝術工作坊在台灣 動手玩藝術(第116頁)
- 體驗2:與自然靠攏,森林系的魔法教室 地衣森林自然美學(第118頁)
- 體驗3:噴啊甩啊咻咻蹦,玩色彩的野獸國 Wasabi Art Lab 兒童藝術空間(第119頁)
- 牛肉料理 飽腹暖胃的冬日家常菜(第120頁)
- 親子動手過聖誕 神奇紙膠帶變身聖誕樹(第124頁)
- 活動快報(第126頁)
紙本書 NT$ 220
單本電子書
NT$
7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