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坦堡三城記
- 點閱:1674
- 譯自:Istanbul:a tale of three cities
- 作者: 貝坦妮.休斯(Bettany Hughes)著 , 林金源譯
- 出版社:究竟
- 出版年:2017[民106]
- ISBN:9789861372457
- 格式:EPUB 流式
內容簡介
★牛津、劍橋最會說故事的歷史學家,花費10年心血琢磨愛戀的絕美之城!
★《絲綢之路》作者彼得.弗蘭克潘驚嘆:極富趣味,研究更是無懈可擊!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作者羅傑.克勞利盛讚:深具開創性,是值得矚目的成就!
★《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科克斯書評》《書單》《圖書館學刊》《紐約書訊》《華爾街日報》《衛報》《英國金融時報》《週日泰晤士報》《天主教先驅報》……英美各大媒體搶先報導、好評不斷!
★作家及節目主持人謝哲青、金鐘獎節目主持人吳鳳、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 好評推薦
一個人若只能看這世界一眼,這一眼應該給伊斯坦堡。
有一座城市,站在東西方十字路口,看盡六千年歷史興衰,
從《古蘭經》到莎士比亞作品中都能看到她的蹤跡。
有人說,「世界首都」她當之無愧,她是「上帝的塵世寓所」;
她曾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拉丁帝國和鄂圖曼帝國的首都,
她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也是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的故事,該從東方說起……
長久以來,伊斯坦堡一直是各種歷史事件交錯的中心點。無論在文化思想與歷史發展,她皆舉足輕重。
她是最能讓靈魂安穩停歇的處所,不但處處充滿希臘神話符碼、讓基督宗教在她的懷抱裡壯大,也涵養了史上國祚最長的伊斯蘭哈里發國。
同時,她也極其世俗,鼓勵信仰與軍隊、諸神與商品、肉體與心靈、心智與精神的流動與易位。然而,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瓦解後,伊斯坦堡不可思議地安靜下來了,彷彿遺世獨立,直到2016年的恐怖攻擊,才再度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作者以史詩般的敘事、詳實的考察與熱情的筆調,帶領我們探索伊斯坦堡如何能在長達數千年的光陰中成為世界的中心,並探究她在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的影響下,如何展現她既善變也不變的特質。
伊斯坦堡的歷史,就是世界史的縮影;在了解這座城市的故事後,也將勢必改變你對「全球化」的理解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各界推薦
〈我們心中永恆的愛人〉 金鐘獎節目主持人 吳鳳
伊斯坦堡在歷史舞臺上,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與獨特的角色。她歷經不同的時空背景,被不同的帝國統治過,卻仍不斷展現她堅韌與豐富的生命力。歷史上,不乏許多作家寫詩或寫書獻給伊斯坦堡,更多畫家以伊斯坦堡的美為靈感來創作。每個認識伊斯坦堡的人,心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描繪與體驗。
法國將軍拿破崙曾經說過:「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的話,伊斯坦堡必定是它的首都。」歷代帝王為了搶奪她,犧牲了無數的軍人跟財富!就跟爭取自己的愛人一樣,沒有人願意放棄!
本書讓讀者看到三個不同時代的伊斯坦堡,在美麗的歷史故事襯托下,讓人更加疼惜。作家下了很多功夫,整理出這麼完整的伊斯坦堡,裡面很多細節連土耳其人都不知道,是本值得認真看每一頁的好書,更值得每一位喜愛歷史的人花時間好好研讀。身為一位土耳其人,很榮幸有外國作家這麼熱愛伊斯坦堡。我相信讀者朋友們把這本書看完後,會擺放在書架最好的位置上,就跟伊斯坦堡在我們心裡面的位置一樣。
本書極富生命力,也極為浪漫。了解伊斯坦堡,就能了解什麼叫做「世界性」。這個城市提醒我們:我們的確是世界公民。──英國《衛報》
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調度時間與空間的手法不落俗套。細述年代相隔久遠的地點和事件,藉由出乎意料的相互連結,將魔幻的漫漫年歲訴說得波瀾壯闊。──《經濟學人》
作者娓娓道來的筆調讓本書極為平易近人。她剝開層層的時間與幻想,向我們展示伊斯坦堡為何是人類故事中如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華盛頓獨立書評》
將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堡的故事封裝於一冊書中,從西元前六千年開始說起,直到二十世紀。雖然前後貫穿八千年,但本書有如一幅熠熠生輝的鑲嵌畫,分割成短小精美的插曲嵌塊,生動描繪這座城市各種面貌的歷史,並證明其影響力無遠弗屆。──《書商雜誌》
本書涵蓋從伊斯坦堡古典時期源頭至現代的歷史……極具可讀性且周詳……在當今事件下,可說來得正是時候,強而有力地證明伊斯坦堡歷來對文化、社會和宗教所發揮的影響力。無論歷史學家或一般讀者都會發現本書是有益的補充讀物。──《圖書館學刊》
《伊斯坦堡三城記》審慎地建構於正在消逝和過往的事物上……伊斯坦堡周遭也如潮汐不停變化。在「世界公民」此一概念消退的時代,她不但給予頌揚,也譴責西方加諸於東方的「異類」概念……她是世界主義者,為二○一七年創造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故事。──《金融時報》
頁面裡滿是資料,但本書絕不傲慢。讀完每章後,都讓你感覺變得更聰明,更重要的是以新的方式感到好奇。──The Awl網站
書中妥貼描繪形形色色的人物,從位高權重的皇帝與皇后到苦修者、閹人、武士、醫師和土耳其禁衛軍,作者超越了一般傳記和事實的敘述,往往道出這些人物行動和想法背後的某些重要意義……伊斯坦堡歷史大小事盡在此書中……看完本書的讀者將深入了解這個偉大的城市。──PopMatters線上雜誌
★作家及節目主持人謝哲青、金鐘獎節目主持人吳鳳、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 好評推薦
一個人若只能看這世界一眼,這一眼應該給伊斯坦堡。
有一座城市,站在東西方十字路口,看盡六千年歷史興衰,
從《古蘭經》到莎士比亞作品中都能看到她的蹤跡。
有人說,「世界首都」她當之無愧,她是「上帝的塵世寓所」;
她曾是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拉丁帝國和鄂圖曼帝國的首都,
她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也是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的故事,該從東方說起……
長久以來,伊斯坦堡一直是各種歷史事件交錯的中心點。無論在文化思想與歷史發展,她皆舉足輕重。
她是最能讓靈魂安穩停歇的處所,不但處處充滿希臘神話符碼、讓基督宗教在她的懷抱裡壯大,也涵養了史上國祚最長的伊斯蘭哈里發國。
同時,她也極其世俗,鼓勵信仰與軍隊、諸神與商品、肉體與心靈、心智與精神的流動與易位。然而,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瓦解後,伊斯坦堡不可思議地安靜下來了,彷彿遺世獨立,直到2016年的恐怖攻擊,才再度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作者以史詩般的敘事、詳實的考察與熱情的筆調,帶領我們探索伊斯坦堡如何能在長達數千年的光陰中成為世界的中心,並探究她在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的影響下,如何展現她既善變也不變的特質。
伊斯坦堡的歷史,就是世界史的縮影;在了解這座城市的故事後,也將勢必改變你對「全球化」的理解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各界推薦
〈我們心中永恆的愛人〉 金鐘獎節目主持人 吳鳳
伊斯坦堡在歷史舞臺上,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與獨特的角色。她歷經不同的時空背景,被不同的帝國統治過,卻仍不斷展現她堅韌與豐富的生命力。歷史上,不乏許多作家寫詩或寫書獻給伊斯坦堡,更多畫家以伊斯坦堡的美為靈感來創作。每個認識伊斯坦堡的人,心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描繪與體驗。
法國將軍拿破崙曾經說過:「如果世界是一個國家的話,伊斯坦堡必定是它的首都。」歷代帝王為了搶奪她,犧牲了無數的軍人跟財富!就跟爭取自己的愛人一樣,沒有人願意放棄!
本書讓讀者看到三個不同時代的伊斯坦堡,在美麗的歷史故事襯托下,讓人更加疼惜。作家下了很多功夫,整理出這麼完整的伊斯坦堡,裡面很多細節連土耳其人都不知道,是本值得認真看每一頁的好書,更值得每一位喜愛歷史的人花時間好好研讀。身為一位土耳其人,很榮幸有外國作家這麼熱愛伊斯坦堡。我相信讀者朋友們把這本書看完後,會擺放在書架最好的位置上,就跟伊斯坦堡在我們心裡面的位置一樣。
本書極富生命力,也極為浪漫。了解伊斯坦堡,就能了解什麼叫做「世界性」。這個城市提醒我們:我們的確是世界公民。──英國《衛報》
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調度時間與空間的手法不落俗套。細述年代相隔久遠的地點和事件,藉由出乎意料的相互連結,將魔幻的漫漫年歲訴說得波瀾壯闊。──《經濟學人》
作者娓娓道來的筆調讓本書極為平易近人。她剝開層層的時間與幻想,向我們展示伊斯坦堡為何是人類故事中如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華盛頓獨立書評》
將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伊斯坦堡的故事封裝於一冊書中,從西元前六千年開始說起,直到二十世紀。雖然前後貫穿八千年,但本書有如一幅熠熠生輝的鑲嵌畫,分割成短小精美的插曲嵌塊,生動描繪這座城市各種面貌的歷史,並證明其影響力無遠弗屆。──《書商雜誌》
本書涵蓋從伊斯坦堡古典時期源頭至現代的歷史……極具可讀性且周詳……在當今事件下,可說來得正是時候,強而有力地證明伊斯坦堡歷來對文化、社會和宗教所發揮的影響力。無論歷史學家或一般讀者都會發現本書是有益的補充讀物。──《圖書館學刊》
《伊斯坦堡三城記》審慎地建構於正在消逝和過往的事物上……伊斯坦堡周遭也如潮汐不停變化。在「世界公民」此一概念消退的時代,她不但給予頌揚,也譴責西方加諸於東方的「異類」概念……她是世界主義者,為二○一七年創造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故事。──《金融時報》
頁面裡滿是資料,但本書絕不傲慢。讀完每章後,都讓你感覺變得更聰明,更重要的是以新的方式感到好奇。──The Awl網站
書中妥貼描繪形形色色的人物,從位高權重的皇帝與皇后到苦修者、閹人、武士、醫師和土耳其禁衛軍,作者超越了一般傳記和事實的敘述,往往道出這些人物行動和想法背後的某些重要意義……伊斯坦堡歷史大小事盡在此書中……看完本書的讀者將深入了解這個偉大的城市。──PopMatters線上雜誌
- 書封
- 作者簡介
- 目錄
- 序言 故事從這裡開始
- 關於名稱的注釋
- 引言 航向拜占庭
- 第一部 拜占庭──
- 第1章 故事、骸骨、石與泥
- 第2章 盲人之城
- 第3章 光之城
- 第4章 波斯之火
- 第5章 圍城
- 第6章 葡萄酒與女巫
- 第7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埃格納提亞大道
- 第8章 內部敵人
- 第9章 迫害
- 第10章 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
- 第二部 君士坦丁堡──
- 第11章 米爾維安橋戰役
- 第12章 黃金城
- 第13章 以基督寶血之名
- 第14章 眾城之后
- 第15章 信仰、希望、慈悲與︽尼西亞信經︾
- 第16章 海倫娜
- 第17章 生與死
- 第18章 異教徒與覬覦王位者
- 第19章 哥德人問題
- 第20章 和平鴿或鐵拳:狄奧多西
- 第21章 天國與塵世之戰:加薩與亞力山卓
- 第22章 異教氛圍中的基督肢體:新羅馬
- 第23章 空中的塑像:苦修者
- 第24章 性與城市:閹人們
- 第25章 舊羅馬遭劫:哥德人又來找麻煩
- 第26章 汪達爾人、智慧與匈人阿提拉
- 第三部 新羅馬──
- 第27章 聖母之城
- 第28章 黃金時代
- 第29章 地震與火災
- 第30章 不死鳥之城
- 第31章 引人注目的奇觀
- 第32章 法律與秩序
- 第33章 猶太之城
- 第34章 古典城市
- 第35章 凡事都是虛空
- 第四部 舉世豔羨之城──
- 第36章 蠶的旅程
- 第37章 科斯坦丁尼耶
- 第38章 安拉的喉中刺
- 第39章 夜晚為僧,白晝為獅
- 第40章 拜占庭與不列顛尼亞
- 第41章 聖像與偶像
- 第42章 亦敵亦友的維京人,俄羅斯的誕生
- 第43章 城牆之內
- 第44章 瓦蘭金衛隊
- 第五部 戰爭的城市──
- 第45章 大分裂?
- 第46章 一○七一、一○八一年的大小事
- 第47章 十字軍之城
- 第48章 協商的僧侶和殺人的篡位者
- 第49章 威尼斯人的危害與騎士王國
- 第六部 真主之城──
- 第50章 伊爾德勒姆:雷電
- 第51章 老人不宜的國度
- 第52章 薄暮之城
- 第53章 幸福的居所
- 第54章 天國唯一的神,塵世唯一的帝國
- 第55章 文藝復興之城
- 第56章 果實混生的花園
- 第57章 兩顆藍寶石之間的鑽石
- 第58章 穆斯林千禧年
- 第七部 帝國的城市──
- 第59章 火藥帝國與火器,人物:通事與閹人
- 第60章 女蘇丹當家
- 第61章 鄂圖曼新軍
- 第62章 維也納大圍城
- 第63章 白奴買賣與肺結核
- 第64章 白高加索人
- 第65章 肥皂與天花
- 第66章 鬱金香與紡織品
- 第八部 造反與機會的城市──
- 第67章 喔!愛!稚嫩的愛!
- 第68章 大屠殺
- 第69章 革命
- 第70章 沙皇格勒
- 第71章 斯庫塔里
- 第72章 單向交流
- 第73章 玫瑰花園中的病夫
- 第74章 加里波利:帝國的終結
- 第75章 紅蘋果
- 第76章 大災難
- 第77章 最後的哈里發
- 第78章 全球未來
- 結語 我們都是世界公民
- 誌謝
- 大事紀
- 附記 其他羅馬帝國
- 版權頁
紙本書 NT$ 630
單本電子書
NT$
441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