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登山,就算冒死也要挑戰?
給自己一個愛上登山的理由
不開始不會怎麼樣,開始了你會很不一樣!
他是一名教授、一名教育者、一位單純熱衷攀登的山嶺信徒──林金龍教授,完登臺灣百岳後將長年累月攀爬大小山峰之心路歷程結集成冊。透過攀登他自我追尋與歷練;為何登山──因為山就在那裡。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攀爬、一次又一次的景仰,生態、教育、經營、美學、禪思、哲學等各種議題,都由屹立的自然獲得解答。
每一次攀登,我都更接近自然,更接近自己,這是自然、是山,教會我的所有。我不追逐,只想體悟更大的自由。
Walk away quietly in any direction and taste the freedom of the mountaineer.──John Muir
本書特色
如果我不是在登山,就是在前往登山的路上!
43年攀登歷程X完登臺灣百岳X臺灣山岳保育志工X33年深耕杏壇
★他攀登不只是山,更是自己!攀登與教育者的真摯手札!
★除了征服,更是認識自我──跟隨著教授的腳步,一起領略自然給的天地大美!
名人推薦
★陳貞蓉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黃一元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副理事長
★邵定國(山羊) 登山故事館館長
★歐陽台生 阿爾卑斯登山學校總教練
★曾挺生 資深山友、中科大教師
★余智生 資深山友、中科大教師
★涂裕民 資深山友、中科大教師
他是一名教授、一名教育者、一位單純熱衷攀登的山嶺信徒──林金龍教授,完登臺灣百岳後將長年累月攀爬大小山峰之心路歷程結集成冊。透過攀登他自我追尋與歷練;為何登山──因為山就在那裡。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攀爬、一次又一次的景仰,生態、教育、經營、美學、禪思、哲學等各種議題,都由屹立的自然獲得解答。
每一次攀登,我都更接近自然,更接近自己,這是自然、是山,教會我的所有。我不追逐,只想體悟更大的自由。
Walk away quietly in any direction and taste the freedom of the mountaineer.──John Muir
本書特色
如果我不是在登山,就是在前往登山的路上!
43年攀登歷程X完登臺灣百岳X臺灣山岳保育志工X33年深耕杏壇
★他攀登不只是山,更是自己!攀登與教育者的真摯手札!
★除了征服,更是認識自我──跟隨著教授的腳步,一起領略自然給的天地大美!
名人推薦
★陳貞蓉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黃一元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副理事長
★邵定國(山羊) 登山故事館館長
★歐陽台生 阿爾卑斯登山學校總教練
★曾挺生 資深山友、中科大教師
★余智生 資深山友、中科大教師
★涂裕民 資深山友、中科大教師
- 【推薦序一】/陳貞蓉(第3頁)
- 【推薦序二】/黃一元(第5頁)
- 【推薦序三】與山同行、共舞、對話/邵定國(第7頁)
- 【推薦序四】/歐陽台生(第9頁)
- 【推薦序五】/曾挺生(第11頁)
- 【推薦序六】雲、水、山、人 —— 攀登心中的那座高山/余智生(第12頁)
- 【推薦序七】/涂裕民(第13頁)
- Beginning 問情:因為山在那裡(第16頁)
- 自我追尋與成長之旅(第18頁)
- 登臨不涉險 —— 撤退是最高智慧(第22頁)
- 向山問情(第29頁)
- 穿越魂魄的旅程(第35頁)
- 與山相逢,生命如虹(第38頁)
- Camp1 漫走、放肆、自在:雪山東峰線值勤手記(第40頁)
- 天造地設(第42頁)
- 快樂的傻瓜(第43頁)
- 獨客飄飄何處去,孤影寂寂幾時回(第51頁)
- 只有山,不曾遠離(第56頁)
- Camp2 生命在高處 —— 珠峰的啟示(第58頁)
- 永恆的招喚(第60頁)
- 那山、那人:珠峰與栗城史多(第66頁)
- 一生山緣:高銘和(第70頁)
- 與山為一(第76頁)
- Camp3 守護山林:原住民的生態智慧(第78頁)
- 最高文明是原住民(第80頁)
- 說出「對不起」有什麼困難?(第90頁)
- 家園變公園?—— 司馬庫斯 Tnunan 制度的生態意蘊(第94頁)
- Camp4 這一秒,生態正在改變!(第100頁)
- 由破窗理論談起(第102頁)
- 登山與生態環保(第104頁)
- 幾乎無力可回天的生態危機(第110頁)
- 沉思與行動(第112頁)
- 沉思錄一:外來種日本菟絲子雜想(第116頁)
- 沉思錄二:植物生態學野外紀錄(第120頁)
- 沉思錄三:砍老樹種新樹 —— 從檜木林的命運談起(第124頁)
- 沉思錄四:埔里蓮華池動物生態觀察(第129頁)
- Camp5 留白,山野給的美與啟示(第132頁)
- 登山是多元滿足的運動(第134頁)
- 我們要如何看待山野?(第135頁)
- 荒野保護世界(第138頁)
- 像山一樣思考(第144頁)
- 保留幾座山,不許人類足跡登頂(第150頁)
- 荒野的價值(第152頁)
- Camp6 進入山林後,教育就開始了(第156頁)
- 登山即教育(第158頁)
- 年輕人的成人禮(第159頁)
- 最酷的學分:登山(第163頁)
- 理論依據:心純淨行至美(第166頁)
- 依舊青山,熱情不減(第170頁)
- 放江山入我襟懷(第172頁)
- 我們需要更多的山野教育(第174頁)
- 生命如山(第178頁)
- Camp7 道路與責任 —— 從王石談企業經營與登山(第182頁)
- 人與山,夢想的延續?(第184頁)
- 傳奇鐵漢 —— 王石(第186頁)
- 典範企業 —— 萬科(第190頁)
- 登山與企業經營(第194頁)
- 企業家登頂峰的啟發(第200頁)
- 商魂 —— 企業倫理(第203頁)
- 澡身而浴德(第210頁)
- 不求回報(第219頁)
- Camp8 精神力道:哲學走進高山(第220頁)
- 哲學定義的沉思(第222頁)
- 巔峰上,自從容(第224頁)
- 大自然就是哲學(第240頁)
- 有階可上,人比山高(第244頁)
- Camp9 禪思:山林即道場(第250頁)
- 目擊道成(第252頁)
- 案例的省思(第253頁)
- 看山是山的三種境界(第258頁)
- 登山與禪心(第260頁)
- 公案與本心(第263頁)
- 登山即參禪(第265頁)
- Camp10 美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第268頁)
- 泉林浸潤,富在山高(第270頁)
- 人化自然,自然人化(第273頁)
- 做人如山(第275頁)
- 大山即仁者(第278頁)
- 天地有大美(第281頁)
- Top 跋 —— 山山看盡又重看(第286頁)
- 【主要參考書目】(第292頁)
紙本書 NT$ 550
單本電子書
NT$
385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