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春月刊 [第416期]:防癌飲食新觀念
- 點閱:34
- 作者: 臺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 出版社:臺視文化
- 出版年:2017.11
- 格式:PDF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月專題】
防癌飲食新觀念
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15種防癌食物
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4年癌症新發人數為10萬3147人,每10萬人就有303人罹癌,平均每5分鐘6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比前一年快了12秒,10年來加速1.5倍,相當驚人。
癌症時鐘不斷撥快,要防癌、抗癌,應從平常養成飲食好習慣做起,提早做好防癌準備。而接受癌症治療的患者也可以調整飲食,適當補充營養食物,增加抗癌力。最新防癌、抗癌的食物有哪些?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15種防癌食物,究竟怎麼吃最健康?
【PART1】
如何吃出防癌食力?
「你的食物就是你的藥物!」早在西元前5世紀,被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就講過這句話。近年來,全球惡性腫瘤發病率不斷攀升,飲食和癌症的相關性,已逐步得到印證。
「癌症有可能是吃出來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把一些食物列入致癌物,並推廣健康飲食觀念。如何吃出防癌食力?正確飲食、吃對食物,即可幫助身體築起防禦線,增強防癌力,降低罹癌風險。
【PART2】
抗癌飲食調理術
「重視我們的飲食!因為食物本身就是我們每日3次的化療。」癌症研究專家李威廉博士(William Li)曾在公開演講時如此說過。「飲食占了引起癌症因子中30~35%的比重!」每天3餐好好的吃、注重飲食,就可以減少罹癌機率。
2016年,美國癌症協會推薦能夠抗癌的「彩虹食譜」,在鮮艷繽紛的蔬果之中,神奇地隱藏著各式健康密碼,能讓身體充滿力量,擊退癌細胞。
【PART3】
掌握全食物飲食3原則
「癌症並非一夜生成,而是長達8~20年形成。」研究發現,癌症與飲食的關係高達30%,若加上肥胖因素,甚至超過50%。
國外研究顯示,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如果加上飲食營養的改善,可提升12倍以上的康復機會和預後效果。不只是癌友,每個人都該好好的吃,「防癌抗癌,就從餐桌出發!」
【part4】
抗癌美食家梁瓊白
教你吃出健康新美味
抗癌已逾8年時間,預後良好,目前每年回診徹底檢查一次的美食家梁瓊白,將自己這些年來的抗癌經驗心得分享給讀者們。
【特別報導】
吃薑調體質,增強抗病力
薑作為調味品,可添香留辣、消除腥膻;在保養方面,有促進血液循環、通筋絡、抗癌、加速新陳代謝、瘦身、美容……等好處。關於薑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論語》,孔子表示「不撤薑食」,意思是說一年四季每頓飯都要有薑,可見薑真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part1】生活中的薑療法
薑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是東方料理中十分常見的佐料,但你知道嗎?薑不只是提味的辛香料而已,更是廚房裡的藥,薑的種類有哪些?功效為何?該怎麼吃效果最好?
【part2】老薑、嫩薑,功效用法大不同
薑的種類很多,有搭配小籠包一起入口的嫩薑絲,有和黑糖一起熬煮的老薑,用來去風寒,還有用在料理中爆香的粉薑,每一種薑的優點和吃法都不一樣。
【part3】薑黃和薑不一樣,抗氧化效果好
黃金色澤的薑黃,是近來熱門的明星食物,多項研究都證實,薑黃具有抗癌、預防失智及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到底薑黃有哪些營養價值?吃咖哩和吃薑黃的效用一樣嗎?該吃多少才能達到保健效果?
【part4】創意薑料理
既然薑和薑黃都對健康有好處,那麼就把薑和薑黃融入三餐料理中,每天都可以攝取到營養。
【名醫系列】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
甄瑞興 台灣失智醫療的推手
在甄瑞興的推動之下,台灣版失智症記憶整合門診於1998年在新店耕莘醫院開張,是全台第一個失智症記憶整合門診,由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等不同領域的醫護人員參與並服務病人和家屬。
癌症時鐘不斷撥快,要防癌、抗癌,應從平常養成飲食好習慣做起,提早做好防癌準備。而接受癌症治療的患者也可以調整飲食,適當補充營養食物,增加抗癌力。最新防癌、抗癌的食物有哪些?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15種防癌食物,究竟怎麼吃最健康?
【PART1】
如何吃出防癌食力?
「你的食物就是你的藥物!」早在西元前5世紀,被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就講過這句話。近年來,全球惡性腫瘤發病率不斷攀升,飲食和癌症的相關性,已逐步得到印證。
「癌症有可能是吃出來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把一些食物列入致癌物,並推廣健康飲食觀念。如何吃出防癌食力?正確飲食、吃對食物,即可幫助身體築起防禦線,增強防癌力,降低罹癌風險。
【PART2】
抗癌飲食調理術
「重視我們的飲食!因為食物本身就是我們每日3次的化療。」癌症研究專家李威廉博士(William Li)曾在公開演講時如此說過。「飲食占了引起癌症因子中30~35%的比重!」每天3餐好好的吃、注重飲食,就可以減少罹癌機率。
2016年,美國癌症協會推薦能夠抗癌的「彩虹食譜」,在鮮艷繽紛的蔬果之中,神奇地隱藏著各式健康密碼,能讓身體充滿力量,擊退癌細胞。
【PART3】
掌握全食物飲食3原則
「癌症並非一夜生成,而是長達8~20年形成。」研究發現,癌症與飲食的關係高達30%,若加上肥胖因素,甚至超過50%。
國外研究顯示,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如果加上飲食營養的改善,可提升12倍以上的康復機會和預後效果。不只是癌友,每個人都該好好的吃,「防癌抗癌,就從餐桌出發!」
【part4】
抗癌美食家梁瓊白
教你吃出健康新美味
抗癌已逾8年時間,預後良好,目前每年回診徹底檢查一次的美食家梁瓊白,將自己這些年來的抗癌經驗心得分享給讀者們。
【特別報導】
吃薑調體質,增強抗病力
薑作為調味品,可添香留辣、消除腥膻;在保養方面,有促進血液循環、通筋絡、抗癌、加速新陳代謝、瘦身、美容……等好處。關於薑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論語》,孔子表示「不撤薑食」,意思是說一年四季每頓飯都要有薑,可見薑真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part1】生活中的薑療法
薑原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是東方料理中十分常見的佐料,但你知道嗎?薑不只是提味的辛香料而已,更是廚房裡的藥,薑的種類有哪些?功效為何?該怎麼吃效果最好?
【part2】老薑、嫩薑,功效用法大不同
薑的種類很多,有搭配小籠包一起入口的嫩薑絲,有和黑糖一起熬煮的老薑,用來去風寒,還有用在料理中爆香的粉薑,每一種薑的優點和吃法都不一樣。
【part3】薑黃和薑不一樣,抗氧化效果好
黃金色澤的薑黃,是近來熱門的明星食物,多項研究都證實,薑黃具有抗癌、預防失智及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到底薑黃有哪些營養價值?吃咖哩和吃薑黃的效用一樣嗎?該吃多少才能達到保健效果?
【part4】創意薑料理
既然薑和薑黃都對健康有好處,那麼就把薑和薑黃融入三餐料理中,每天都可以攝取到營養。
【名醫系列】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
甄瑞興 台灣失智醫療的推手
在甄瑞興的推動之下,台灣版失智症記憶整合門診於1998年在新店耕莘醫院開張,是全台第一個失智症記憶整合門診,由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等不同領域的醫護人員參與並服務病人和家屬。
- 編輯筆記 吃的自我健康管理(第6頁)
- 健康新訊(第18頁)
- 男性婚姻幸福,可防心臟疾病(第18頁)
- 每天花30分鐘打掃,效果可比運動(第19頁)
- 多餵母乳預防乳癌,防失智要改變生活習慣(第20頁)
- 基因改造讓藥物降價,每個病患都用得起(第21頁)
- 養生穴位 減輕耳朵問題3大好用穴位(第22頁)
- 專題報導 防癌飲食新觀念 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15種防癌食物(第27頁)
- 如何吃出防癌食力?(第28頁)
- 抗癌飲食調理術(第34頁)
- 全食物飲食3原則(第40頁)
- 抗癌美食家梁瓊白,教你吃出健康新美味(第48頁)
- 醫療保健(第54頁)
- 高纖優質白甘藷,控制血糖好夥伴(第54頁)
- 白內障手術成熟,仍不可忽視併發症(第56頁)
- 缺牙一定得植牙嗎?(第60頁)
- 停經後還出血,不是回春,恐是癌症找上門(第66頁)
- 讓狗狗舔臉,小心毛小孩把病傳給你(第86頁)
- 使用得當,類固醇不可怕(第90頁)
- 空污誘發氣喘,掌握自救6招(第94頁)
- 乾癬症狀多,容易被誤診(第102頁)
- 慢腸炎患者常腹瀉,真的無法根治嗎?(第110頁)
- 特別報導 吃薑調體質 增強抗病力(第68頁)
- 生活中的薑療法(第69頁)
- 老薑、嫩薑,功效用法大不同(第72頁)
- 薑黃和薑不一樣,抗氧化效果好(第78頁)
- 創意薑料理(第82頁)
- 健康生活(第114頁)
- 傷口敷料如何使用?(第114頁)
- 季節性掉髮會變禿頭嗎?(第120頁)
- 預防疾病都靠維生素D(第124頁)
- 發燒了,要急著退燒嗎?(第128頁)
- 胎兒蛋白指數高=肝癌?(第132頁)
- 低渣飲食不等於要餓肚子(第136頁)
- 如何擺脫換季皮膚乾癢?(第140頁)
- 遠離過敏食物,平衡免疫更健康(第145頁)
- 名醫系列 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 甄瑞興 台灣失智醫療推手(第150頁)
- 好食主義(第156頁)
- 跟著中醫師進補(第156頁)
- 自製優格VS.市售優格,差別在哪?(第162頁)
- 1招動一動 紓解耳壓的妙方:開耳通竅(第166頁)
- 心理對話 另一半和爸媽不親近,怎麼辦?(第168頁)
紙本書 NT$ 180
單本電子書
NT$
180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