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發出自己的天問:楊煉詩與文論
  • 點閱:12
  • 作者: 楊煉著
  • 出版社:釀出版出版 聯合發行總經銷
  • 出版年:2015
  • 集叢名:釀文學:189
  • ISBN:9789864450602
  • 格式:PDF,JPG
  • 頁數:446
  • 書籍難度(SR):734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內容簡介
 
「我曾離散於中國,卻從未離散於中文。」中國當代詩人楊煉,數十年來輾轉各地,藉由不斷的詩意變形,以全球語境驗證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總主題:「獨立思考為體,古今中外為用」。
 
本書收錄作者長年創作菁華,共分詩作篇、思想篇及對話篇三輯,詩篇與文論互映成輝,呈現創作的精彩思辨,探問詩意、文化與政治權力的互涉。所收作品多為在中國未能忠實呈現的珍貴「原版」:「我得承認,作為中文作家,我由衷慶幸、感激有臺灣這塊『說中文的土地』在,從而給艱難轉型的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良性範本,給用中文寫作的作家一塊自由表達的思想基地。」--楊煉

 
本書特色
 
國際知名詩人楊煉創作數十年的詩作與文論菁華結集,
收錄所有在中國無法出版或必須刪改作品的真正「原版」!


作者簡介
 
楊煉
 
1955年出生於瑞士,成長於北京。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寫詩。1983年,以長詩《諾日朗》轟動大陸詩壇。1987年,被中國讀者推選為「十大詩人」之一。1988年,應澳大利亞文學藝術委員會邀請,前往澳洲訪問一年,開始了他的世界性寫作生涯。2008年和2011年,兩次以最高票當選為國際筆會理事。獲德國柏林「超前研究」中心(Wissenschaftskolleg zu Berlin)2012/2013年度學者獎金等多種學術獎金。2013年起陸續受聘為南京藝術學院、河北大學藝術學院和揚州大學客座教授以及汕頭大學駐校作家暨講座教授,同年獲邀成為挪威文學暨自由表達學院院士。現居倫敦與柏林。

 
其作品以詩和散文為主,兼及文學與藝術批評。迄今共出版中文詩集十一種、散文集二種與一部文論集。作品已被譯成三十餘種外文。


  • 一首人生和思想的小長詩 —— 序《楊煉創作總集一九七八—二○一五》(第3頁)
  • 一、詩作篇(第13頁)
    • 謊言背後 他們又被謊言殺死(第14頁)
    • 給一個大屠殺中死去的九歲女孩(第16頁)
    • 死角(第18頁)
    • 天堂的血跡(第19頁)
    • 失蹤(第22頁)
    • 一九八九年(第25頁)
    • 現實哀歌(第27頁)
    • 政治詩(三首)(第39頁)
    • 《豔詩》(第77頁)
  • 二、思想篇(第155頁)
    • 悼詞(與顧城合作)(第156頁)
    • 廣場(第159頁)
    • 空居(第161頁)
    • 摘不掉的面具 ——《面具與鱷魚》序(第163頁)
    • 為什麼一定是散文 ——《鬼話》自序(第166頁)
    • 追尋作為流亡原型的詩(第171頁)
    • 回不去時回到故鄉(第177頁)
    • 柏林思索:冷戰經驗的當代意義(第184頁)
    • 追尋更澈底的困境 —— 我的「中國文化」之思(第192頁)
    • 發出自己的天問 —— 兼談當代中文獨立寫作(第201頁)
    • 逍遙如鳥 —— 高行健七秩賀壽文集序(第218頁)
    • 成於言 —— 從高行健作品看藝術的境界(第224頁)
    • 新世界 —— 全球化語境和歐洲的自省(第241頁)
    • 「民主」是個大問號(第250頁)
    • 作一個主動的「他者」—— 我們能從二○○九年法蘭克福書展學到什麼?(第257頁)
    • 雁對我說(第264頁)
    • 家風 ——《敘事詩》序(第270頁)
    • 卡普里的月光 —— 二○一四年卡普里國際詩歌獎受獎辭(第278頁)
    • 詩意思考的全球化 —— 或另一標題:尋找當代傑作(第282頁)
    • 詩意的他者 —— 序德譯《同心圓》(第298頁)
    • 玉梯 —— 當代中文詩選序(第303頁)
    • 詩歌跨越衝突(第323頁)
    • 無盡穿流於謝赫拉莎德口中的夜(第326頁)
    • 詩意孤獨的反抗 —— 我所謂「獨立中文寫作」(第338頁)
    • 憶蘇珊.桑塔格 —— 以個人的聲音反抗世界性的自私、冷漠和玩世不恭(第347頁)
    • 救治中毒的心靈 —— 獨立中文筆會二○○八年自由寫作獎頒獎辭(第353頁)
    • 設想一座麻雀紀念碑 —— 為柏林猶太紀念碑討論而作(第357頁)
    • 回擊世界性的自私和冷漠(第360頁)
    • 中國文學的政治神話 ——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型的困境(第368頁)
    • 市場,還是新官方 —— 九十年代中國大陸文學藝術之我見(第375頁)
    • 誰玩誰 ——「玩世」析(第379頁)
    • 無聲者的呼號 —— 序《北京文藝網國際華文詩歌獎英譯詩選》(第390頁)
  • 三、對話篇(第397頁)
    • 流亡使我們獲得了什麼?—— 楊煉和高行健的對話(第398頁)
紙本書 NT$ 490
單本電子書
NT$ 343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