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3
本期內容簡介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正視農業職災 建構從農安全
每當食品安全恐慌蔓延時,另一端在田間現場生產農作物的農民,其健康與農業作業場所安全,誰來關心?臺灣欠缺農業從業人員發生職業傷害的統計,職業災害保障也未全面納入農業勞動者。當我們談及友善農業、推動年輕人返鄉務農的同時,也須正視農業勞動環境所面臨的三高問題:高溫、高齡、高風險。
臺灣各項產業中,只有農業勞動人口工作受傷時缺乏職業安全保障,除了因農民欠缺自我保護意識,相關教育宣導不足,更由於既有社會保險制度缺乏對農民發生職業災害時的救助,導致農業成為高風險工作之一。
財團法人豐年社《農傳媒》7月底推出「把脈百萬從農大軍:農業職災誰聞問?」系列報導後,獲得廣泛迴響與討論。本期《豐年雜誌》更進一步邀請屏東縣政府勞工處長林德輝擔任「客座總編輯」,帶領讀者從農村現場、醫療統計、法規制度等,剖析農業職業災害發生的特殊性與推動立法保障的必要性,也歡迎各界關注此議題,共同促進農業職業安全提升。
財團法人豐年社《農傳媒》7月底推出「把脈百萬從農大軍:農業職災誰聞問?」系列報導後,獲得廣泛迴響與討論。本期《豐年雜誌》更進一步邀請屏東縣政府勞工處長林德輝擔任「客座總編輯」,帶領讀者從農村現場、醫療統計、法規制度等,剖析農業職業災害發生的特殊性與推動立法保障的必要性,也歡迎各界關注此議題,共同促進農業職業安全提升。
- 豐話題 Harvest Topic 農業職業安全>屏東縣長潘孟安:立法建構農民職災保障體系,刻不容緩(第6頁)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第11頁)
- 客座總編輯-屏東縣政府勞工處長林德輝(第11頁)
- 正視農業職災三高(第12頁)
- 衛教與預防並行 降低農業職災風險(第28頁)
- 他山之石 制度面落實農業職安(第44頁)
- 農業人才 Agri People Young農>做好熱身 農業可以有前/錢途 引進產業經驗 廠商入班化身導師(第60頁)
- 農業經營 Agri Business(第64頁)
- 漁業與水產>臺灣製造F.R.P漁船第一人 不怕失敗的黃明正(第64頁)
- 產業管理>強化有機栽培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發展屬於臺灣的里山倡議(第70頁)
- 畜牧經營>用生產技術落實地產地銷 韓國Hansalim合作社的國產飼料行動(第76頁)
- 農業記帳>智慧型記帳 讓數字說真話(第80頁)
- 農業技術 Agritech(第84頁)
- 採後處理>落實採後處理 創下切花外銷佳績(第84頁)
- 合理化施肥>生物性肥料在瓜果類作物生產的應用(第90頁)
- 專題企劃 Project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新北市五股區蔬菜產銷班第10班 有機領航,好竹出好筍(第96頁)
- 農入生活 Living(第102頁)
- 食農教育>尋找田裡面的寶藏 新竹南埔社區(第102頁)
- 老頑童說故事>背著花布沿街賣(第107頁)
- 養身養生>糖尿病症頭一大堆 中藥養生茶飲幫你調理好體質(第108頁)
- 植物萬象>岩壁上的睡美人 南臺灣秋海棠(第112頁)
- 有毒植物>禺毛茛不是芹菜 細看莖表面茸毛(第116頁)
- 觀點與趨勢 View 農民大聲公>鄰田汙染──有機農民心中的痛 通路商與生產者應如何攜手面對?(第120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