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 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
  • 點閱:713
    394人已收藏
  • 譯自:Makers and takers:the rise of finance and the fall of American business
  • 作者: 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著 , 林麗雪譯
  • 出版社:時報文化
  • 出版年:2017
  • 集叢名:Next:237
  • ISBN:9789571370255
  •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 頁數:492
  • 字數:293763
  • 書籍難度(SR):745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時代雜誌(Time)封面故事
金融操作如同黑洞般吞蝕著美國企業
「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獸威脅著所有人的生活,
金融化正一步步危及美國夢的未來!
 

二○○八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導致雷曼兄弟倒閉,造成世界金融海嘯,台灣也在不少人和企業在當中受創甚深。很多人也許都知道,金融海嘯造成台灣許多企業巨大損失、股票崩盤,但很少人知道,這場全球性的經濟災難已經滲透到所有的各行各業,並把我們帶向另一個災難性崩盤之路。
 
《時代》雜誌助理主編與經濟專欄作家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根據長期對金融市場的觀察,在和華爾街與華府最高層人士進行深度訪談與現場採訪後,撰寫了《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這本書,探討「美國的金融化」現象及影響,她在書中直指金融業以及金融業的思考方式如何凌駕一切產業的趨勢,讓華爾街繼續支配著各行各業,拉大貧富差距,其不僅威脅著美國夢的未來,也威脅著世界經濟的未來。
 
《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一書深入探討美國企業轉向偏好財務操作而不再是著力於實體生產製造;而當企業不再重視創新、生產,反造就出財務管理人領導生產製造的現象。企業不再追求實質獲利與員工分享利潤,而是以股票市場價格和股東獲利掛帥;企業不再創造就業機會與背後所帶來的社會力量,而是不斷想著如何縮減成本、創造短期巨額收益。種種作為縮減了員工就業機會、剝奪職場創造力,如何解決產品和員工問題已經不再重要,重心轉為可以快速整合拆解出售的空殼公司。過度金融操作導致了像是通用汽車產生「沒有人擁有任何決定權」這類的的不負責任文化;再進一步,則造成生產出點火開關可能會熄滅、然後鎖住輪胎,並讓安全氣囊失效的汽車,導致一百二十四個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的重大傷亡事件。
 
透過各種生動觀察與深度分析,拉娜‧福洛荷指出複雜的金融市場其實如黑洞般的空無一物,但它吸取了各種以手續費為名的高額報酬,而華爾街創造了一個世代的高階經理人與富裕的繁華表象,但現在它卻已經成為「大到不能倒」的存在,威脅著所有人的基礎生活:當中有你我在銀行裡的存款、證券市場裡的投資、浮動利率的房貸信貸車貸,甚至是工作與公司。但這不是任何人的錯,錯在制度讓華爾街上的經理人和非洲正在收割的農民一樣走投無路。作者在書中不只劃破粉紅氣泡,更透過書中內容向所有人指出如何把制度改革成更永續、讓更多人分享經濟成果的未來方針。
 
【各方評價】
 
福洛荷揭露了美國經濟的衰退之謎,指出美國的競爭威脅不是來自外部的移民或中國,而是來自國內。她說明了金融業如何滲透到我們經濟與政治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以及造成金融危機的人如何從中獲利。—約瑟夫‧史蒂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這是一個節奏快速、令人激動、研究充分的離奇故事,生動揭露出一直是最近金融業(掠奪者)崛起故事中的一環──黑幕交易。華爾街享受了無法估算的榮華富貴,因為它消耗掉太多實體經濟(生產者)創造的價值了。讀者一定會被書中披露的花招嚇到,也會熱切地想幫忙解決被破壞到如此嚴重的制度。這真的要靠我們所有人了。—約翰‧柏格(John C. Bogle) 先鋒集團創辦人與前執行長
 
在這本寫作優異、別具一格,又具有啟發性的書中,福洛荷分析到華爾街如何從促進繁榮的幫手,逆勢成長為財富不均的推手。在吸引人的分析中,她找出五個可以成為辯論主題的關鍵政策領域,並希望能引起政治行動。對於想知道財務工程如何、為什麼、何時變得這麼離譜,以及該如何整頓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之作。—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A. El-Erian)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前執行長
 
從商業新聞的頂尖位置中,福洛荷寫出了一本很有份量的書,探討金融業的操控手法如何遍布在整個金融圈,並染指了美國經濟,最後大大危害了實體的生產活動。藉著描繪金融化的出現與後果,福洛荷清楚解釋了我們現在看見的每一件事,包括財富不均、總統政治到美國的全球競爭力,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查爾斯‧弗格森(Charles Ferguson) 《監守自盜》製作人
 
下一次美國大選熱時,選民該問的最重要問題是,美國經濟出了什麼狀況,以及問題該怎麼解決。為了這個理由,福洛荷的書一定要讀。藉著熟練的說故事技巧以及清楚的分析,她解釋了美國經濟為什麼悄悄金融化了,以及這個過程為什麼對美國的成長造成這麼大的傷害,更不要說一般人的生活。但是,二○○八年的金融危機是事情還沒結束的一個信號。福洛荷不只主張,美國一定要解決這個困境,也提出了符合常識的解決方法。政治人物與選民都應該一讀。—吉蓮‧邰蒂(Gillian Tett)、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穀倉效應》作者
 
福洛荷是當代最好的經濟評論家之一,能夠用清楚而生動的方式寫出複雜的經濟議題。在書中,她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描寫了規模過大、權力過大的金融業,因不正常激勵、阻礙創新、擴大貧富差距,並造成其他所有人傷害的各種方式。任何關心美國未來經濟健康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極有說服力,也非常令人憂心的書。—利亞卡特‧艾哈邁德(Liaquat Ahamed)、《金融之王》(Lords of Finance)作者


作者簡介
 
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
 
《時代》雜誌商業專欄作家、CNN全球經濟分析家。紐約公共廣播電台(WNYC)的經濟與政治新聞的撰稿人,也是國家公共電台(NPR)、哥倫比亞廣播電台(CBS)、, 美國廣播公司(ABC)、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評論員。經常出現在Real Time with Bill Maher、Face the Nation、This Week with George Stephanopoulos、Fareed Zakaria GPS與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的Morning Joe節目中。

 
譯者簡介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歡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自由的選擇:芝加哥自由市場經濟學派演變史》、《誰買走我的個資》、《拯救水資源危機》,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


  • 作者序
  • 導言
  • 第一章 金融業的崛起
  • 第二章 企業的沒落 數豆子的人和汽車達人
  • 第三章 企管課沒教的事 企管教育如何敗壞美國企業界
  • 第四章 門口的野蠻人 蘋果、卡爾‧ 伊坎,以及股東維權主義的興起
  • 第五章 我們現在都是銀行家了 奇異與美國企業如何仿效金融業的故事
  • 第六章 大規模毀滅性的金融武器 商品、衍生性金融工具與華爾街如何導致糧食危機
  • 第七章 當華爾街擁有房市 私募股權、影子銀行以及金融業,如何收割房市復甦的利潤
  • 第八章 退休族末路 華爾街如何吞噬我們的老本
  • 第九章 狡猾的避稅人 我們的稅法如何獎勵掠奪者而非生產者
  • 第十章 旋轉門 華府為何偏袒華爾街而不幫助一般大眾
  • 第十一章 如何讓金融業回頭為企業與社會服務
  • 致謝詞
  • 注釋
紙本書 NT$ 520
單本電子書
NT$ 364

同分類熱門書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