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駐解論語之書甚多。
時代變遷,政治社會背景不同,舊日之註解或不適用於今日。
本書作者博涉經史、學貫中西,以其獨到的見解,將論語重新詮繹。例如:論語首句「學而時習之」,作者引述易經、詩經、莊子、列子、淮南子,甚至是語意學,予以解說。又以孔子對哀公、陽貨、子路等人之答話旁證。深入淺出,理明義盡,是以本書堪稱為註解論語的劃時代之作。
- 學而 第一(第11頁)
- 為政 第二(第47頁)
- 八佾 第三(第75頁)
- 里仁 第四(第91頁)
- 公冶長 第五(第121頁)
- 雍也 第六(第143頁)
- 述而 第七(第163頁)
- 泰伯 第八(第187頁)
- 子罕 第九(第205頁)
- 鄉黨 第十(第223頁)
- 先進 第十一(第229頁)
- 顏淵 第十二(第243頁)
- 子路 第十三(第267頁)
- 憲問 第十四(第297頁)
- 衛靈公 第十五(第327頁)
- 季氏 第十六(第351頁)
- 陽貨 第十七(第367頁)
- 微子 第十八(第387頁)
- 子張 第十九(第395頁)
- 堯曰 第二十(第411頁)
- 主要參考書目(第415頁)
紙本書 NT$ 490
單本電子書
NT$
34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