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戴綺霞女士一生儼然是部現代京劇史的縮影。她出生於新加坡,在上海、漢口、青島成名,戰後來臺發展,其蹻功之精湛臺灣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她並曾榮獲「京劇皇后」的美譽。戴老師自7歲習藝登臺,至今95歲仍退而不休,始終保持日日鍛練身體及每週吊嗓練唱的習慣,同時亦接受後輩晚生上門請益,投入戲曲表演與傳習事業將近90年,演出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推展京劇藝術可說是不遺餘力。本次出版之專書,作者徐亞湘教授和高美瑜小姐除了以生動筆觸描繪戴老師綺麗的生命故事之外,亦蒐羅了豐富的照片、剪報、戲單廣告等資料,透過一幀幀刻滿歷史痕跡的圖像,我們彷彿也跟隨主人翁經歷了一趟衝州撞府的演藝之旅,京劇發展百年興替更是躍然紙上。

  • 壹、家鄉.異鄉(1919∼1936)(第13頁)
    • 生於新加坡(第14頁)
    • 外婆的班子出洋了(第17頁)
    • 唱戲胸前掛名牌(第19頁)
    • 背著小刀爬樹(第21頁)
    • 非學戲不可(第23頁)
    • 初次登臺《拾黃金》(第25頁)
    • 學戲練功不喊苦(第28頁)
    • 眼光娘娘顯靈(第31頁)
    • 母女同臺(第34頁)
    • 外婆的大煙(第35頁)
    • 九歲紅改唱花旦(第37頁)
    • 小老闆開娃娃書店(第38頁)
    • 為什麼沒有爸爸(第40頁)
  • 貳、蛻變.茁壯(1936∼1948)(第45頁)
    • 終究無緣的父親(第46頁)
    • 黃金榮親自考驗(第50頁)
    • 黃金大戲院與麒麟童(第53頁)
    • 大開眼界 轉益多師(第55頁)
    • 九盞燈與《辛安驛》(第61頁)
    • 逃難生活(第65頁)
    • 割股療親(第68頁)
    • 大姐的架勢(第72頁)
    • 杭嘉湖水路班子(第74頁)
    • 結緣與絕緣(第76頁)
    • 漢口收徒關肅霜(第80頁)
    • 半路撿孩子(第83頁)
    • 二進上海唱連臺本戲(第85頁)
    • 小楊月樓與《馬寡婦開店》(第90頁)
    • 青島頭牌與平劇皇后(第94頁)
    • 臺灣人蔡阿城(第98頁)
  • 參、豐厚.挑樑(1948∼1960)(第103頁)
    • 初到寶島和顧正秋打對臺(第104頁)
    • 貴人許丙丁(第108頁)
    • 大兵情人(第113頁)
    • 勞軍戲《木蘭從軍》(第116頁)
    • 拍電影有何難(第118頁)
    • 三劍客同進同出(第123頁)
    • 向溥心畬學國畫(第126頁)
    • 大鵬國劇隊與王老虎(第130頁)
    • 中國國劇社(第134頁)
    • 麻將桌上殺紅票(第138頁)
    • 唱《李十娘》聲淚俱下(第141頁)
  • 肆、飄泊.流浪(1960∼1973)(第145頁)
    • 菲律賓移風票房(第146頁)
    • 教學相長(第150頁)
    • 餃子餡裡的紅指甲(第152頁)
    • 美國遇騙記(第155頁)
    • 一次輕生的念頭(第158頁)
    • 東西岸的講學路(第160頁)
    • 大宛國劇隊(第166頁)
    • 臺視國劇(第170頁)
    • 香港飄泊苦(第174頁)
  • 伍、散布.霞光(1973∼迄今)(第181頁)
    • 唱戲是唯一(第182頁)
    • 復興劇校教學傳藝(第187頁)
    • 嚴師收高徒(第191頁)
    • 蹻功是絕活(第195頁)
    • 戴綺霞國劇補習班(第200頁)
    • 七十三歲挑戰《陰陽河》(第203頁)
    • 我的《大劈棺》與《蝴蝶夢》(第208頁)
    • 化身為人物(第211頁)
    • 「傳統國劇」與「外國戲」(第214頁)
    • 規律豐富的兆如生活(第217頁)
    • 兩位小貴人(第220頁)
    • 連1%都不會反對我的親人(第223頁)
    • 唱戲是一生的志業(第226頁)
  • 參考資料(第234頁)
  • 附錄一:戴綺霞生平大事記(第236頁)
  • 附錄二:許丙丁獻戴綺霞作品一覽表(第241頁)
  • 附錄三:戴綺霞電影作品一覽表(第244頁)
紙本書 NT$ 0
單本電子書
NT$ 0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