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內容簡介
 
歷史上最偉大的指揮家
粉絲人數超越貝多芬、莫札特、柴可夫斯基……
 

他的作品曾被批判、譏笑,
他的音樂曾被世人所爭議……
面對時代的改變,馬勒的音樂不僅影響了藝術的發展,
甚至跨界影響政治界、科學界……
 
馬勒的音樂在各方面皆反映出他的時代背景,也就是十九世紀後半到廿世紀初的歐洲德語區的藝文世界,那是歐洲文化的一個高峰,也是個轉捩點。唯有深入了解這個時代,方能見證馬勒的音樂世界。
 
本書特意以德國十九世紀的歌謠集《少年魔號》為題,暢談馬勒的歌曲創作和早期作品,在現有的馬勒研究基礎上,簡明扼要地聆聽出馬勒的背景與期待。期盼能為中文世界對馬勒的認知,添加一份藝文氣息。
 
馬勒的音樂都使用了樂團,直至今日,樂團歌曲的特質、樂團於其中扮演的角色,甚至對後世音樂發展的影響,至今仍是有待努力研究的議題。作者以音樂藝術的觀點切入馬勒作品,分析歸納其形式與內容,帶領讀者了解馬勒作品的時代意義及其影響。


作者簡介
 
羅基敏
 
德國海德堡大學音樂學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所及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歐洲音樂史、歌劇研究、音樂美學、文學與音樂、音樂與文化等。重要中文著作有《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愛之死: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杜蘭朵的蛻變》、《古今相生音樂夢:書寫潘皇龍》(時報出版)、《「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勞斯的《莎樂美》》等專書及數十篇學術文章。

 
梅樂亙
 
瑞士伯恩大學音樂學博士,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及「浦契尼研究中心」主持人,並曾作曲及導演歌劇。其學術足跡遍及歐、美、亞洲,除有以德、義、英、法等語言發表之數百篇學術論文外,並經常接受委託專案籌組學術會議,以及受邀為歐洲各大劇院、音樂節以及各大唱片公司撰文,對歌劇研究及推廣貢獻良多。
 
中文出版之重要著作有《愛之死: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杜蘭朵的蛻變》、《「多美啊!今晚的公主」:理查.史特勞斯的《莎樂美》》等專書及其他學術文章。


  • 前言(第ix頁)
  • 馬勒研究與馬勒接受 羅基敏(第1頁)
  • 馬勒的「魔號」 襄澤(Helmut Schanze)著 沈雕龍 譯(第11頁)
  • 「樂團歌曲?!」 ── 反思一個新樂類的形成 蔡永凱(第47頁)
  • 馬勒樂團歌曲的樂團手法與音響色澤美學 梅樂亙(Jürgen Maehder)著 羅基敏 譯(第89頁)
  • 馬勒的世紀末 達努瑟(Hermann Danuser)著 羅基敏 譯(第115頁)
  • 馬勒早期作品裡配器的陌生化 梅樂亙(Jürgen Maehder)著 羅基敏 譯(第151頁)
  • 馬勒謎樣的知名度 ── 逃避現代抑或新音樂的開始 達爾豪斯(Carl Dahlhaus)著 羅基敏 譯(第189頁)
  • 馬勒生平大事與音樂作品對照表 羅基敏 整理(第199頁)
  • 馬勒早期作品研究資料選粹 梅樂亙(Jürgen Maehder)輯(第211頁)
  • 本書重要譯名對照表 沈雕龍 整理(第227頁)
紙本書 NT$ 480
單本電子書
NT$ 336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