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1-03-16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30/20解嚴與移交後的藝術場景
2017年7月,台灣解嚴走入第30年,香港移交主權第20年,這段期間,台港兩地環境急遽變化,藝術創作者與運動者在各事件中振聾發聵,激起許多思潮與對話。《典藏‧今藝術》在30/20年後的今日,邀請台灣、香港兩地藝術家與藝評人,以「事件後的空間」為概念,分別以紙上創作、展覽及文字形式深探當中的歷史脈絡,並持續關注現況,放眼未來。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從文件展看歐洲縮影(第44頁)
- COLUMN 今專欄(第46頁)
- 與「銀川當代美術館」的不期而遇(第46頁)
- 直播的藝術(第48頁)
- NEWS 焦點新聞(第50頁)
- 國際.中國.台灣(第50頁)
- 【讀者投書】再談作品展覽的倫理 以許淑真《Love Mapping》為例(第57頁)
- SPECIAL REPORT I 特別報導I 以一小屋,與現代接軌 王大閎自宅代表作重現北市(第58頁)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第60頁)
- 減法人生 邱再興釋出私藏,助公益(第60頁)
- 古道西風漸 邱再興的近現代繪畫收藏(第66頁)
- 從「台灣」到「鳳甲」 邱再興的台灣當代藝術收藏之路(第68頁)
- 見證中西雕塑現代性的啟步 邱再興的雕塑收藏(第70頁)
- 東方見境的抽象與移情 「從中國到台灣:抽象藝術先鋒」大展於比利時登場(第72頁)
- FEATURE 專題企畫(第74頁)
- 30/20 解嚴與移交後的藝術場景(第74頁)
- 【紙上草圖】身首分離的1987-1996(第76頁)
- 遷徙主體的所在 運動之後的創造性空間(第82頁)
- 發展至上 香港藝術的「黃金時代」(第86頁)
- 廿年回歸前後話(第90頁)
- SPOTLIGHT 藝壇注目(第94頁)
- 木偶或現代社會的恐怖 奎氏兄弟「PHANTŒM MUSÆUMS」展(第94頁)
- 「違抗帝國」的異議動能 第三屆澳洲原住民族藝術三年展(第98頁)
- 聲東擊西 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第102頁)
- ARTTALK 相談室 從「動」到「大都會」 龐畢度中心文化發展部總監威爾談向跨領域藝術實踐和世界不同藝術場景開放(第106頁)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第110頁)
- 事件的視界 當謝德慶遇見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第110頁)
- 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機制的致命吸引力 以2017年法國館為個案(第115頁)
- 多重美學的交會 專訪弗東談楊德昌(第118頁)
- 麥克林錄像作品中社會現實與政治諷刺(第122頁)
- 數位藝術的下一個十年 「給下一輪台灣數位藝術的文件:2006-2016」座談側記(第126頁)
- 女人創造女人 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的主體性(第128頁)
- 多元文化社會的博物館當代價值與挑戰 從臺博館新住民服務大使計畫談起(第130頁)
- 虛擬時間的創生 吳其育《時間91平方米》(第134頁)
- 丹麥歐度普格博物館 當代布爾喬亞的社會轉向(第138頁)
- SPECIAL REPORT II 特別報導II(第142頁)
- 記第11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奬(第142頁)
- 歷史與個體的座標 第11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出爐(第146頁)
- SNG 展覽直擊 國際.中國.台灣(第148頁)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第182頁)
- 致三十 1970年代至今12位台灣藝術家的而立之作(第182頁)
- 洗練信仰的吟唱詩人 從當代水墨看羅展鵬「墨嵐」系列(第184頁)
- 「新古典:當代香港水墨」首部曲(第186頁)
- CALENDAR 展覽快訊 展覽月報(第188頁)
- 別冊 documemta 14 2017(第A頁)
- 關於第14屆卡塞爾文件展 燃燒的知識與政治雷區(第A-2頁)
- 專訪第14屆文件展策展人佛克茲 文件展做為一個方法論(第A-4頁)
- 第14屆文件展在雅典 超越南北歐分歧的文化行動主義(第A-8頁)
- 第14屆文件展在卡塞爾 必看展館精選(第A-16頁)
- 外媒觀點(第A-32頁)
- 第五屆敏斯特雕塑計畫展 在記憶與暫時遺忘之間(第A-36頁)
- 資訊加油站(第A-44頁)
其他刊期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