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9
內容簡介
據警方統計數字,過去10年,在所有因犯案而被捕的人士當中,干犯偷竊罪行的佔三至四成,但10-15歲被捕人士中,犯偷竊罪的卻達五成;似乎,偷竊在兒童及青少年罪行中頗為普遍。
都說偷竊行為由貪念而起,然而徒有貪念動機,不足以令個人走上犯罪之路。本書作者透過與30位青少年偷竊者進行訪談,並成功以問卷方式向200位同類對象收集資料,深入剖析青少年面對犯罪誘惑時的外在環境及內在心理因素,並探討他們在何種情況之下會繼續或放棄偷竊行動,從而制定相應的預防對策。
偷竊容或始於一時的貪念,但行動本身卻是經過「理性」考慮的,期間可經驗高達15個「抉擇點」,青少年並非不能自主。書中提出的預防犯罪對策,涉及環境、生活模式及個人思想的改變及重整。了解青少年偷竊行為的同時,這些對策的有效施行或許才是家長、教育工作者、社工輔導員,以至各界人士的真正挑戰所在。
- 總序(盧鐵榮)(第ix頁)
- 序言(黃成榮)(第xi頁)
- 作者序(第xiii頁)
- 1. 犯罪預防理論(第3頁)
- 犯罪預防理論(第4頁)
- 研究方法(第24頁)
- 「青少年偷竊者的抉擇」概念(第27頁)
- 2. 香港偷竊犯罪趨勢及現況(第33頁)
- 香港偷竊犯罪的相關法例(第34頁)
- 偷竊犯罪的分類及研究(第35頁)
- 香港偷竊犯罪的現況及趨勢(第42頁)
- 3. 青少年偷竊過程中的選擇與猶豫(第55頁)
- 起動階段(desire stage)(第58頁)
- 確定階段(determination stage)(第71頁)
- 行動階段(doing stage)(第85頁)
- 離開、處置贓物或被捕階段(departure, disposal and detection stage)(第94頁)
- 4. 青少年偷竊行為是個人選擇還是群體選擇(第101頁)
- 青少年犯罪行為與朋輩影響(第102頁)
- 青少年偷竊者的犯案組合(第105頁)
- 青少年偷竊者在抉擇過程中遇到的朋輩影響(第112頁)
- 朋輩影響與其他因素的關係(第124頁)
- 5. 青少年偷竊過程中的理性程度(第131頁)
- 人類行為與理性程度(第132頁)
- 青少年偷竊者的理性程度(第136頁)
- 理性程度與其他因素(第163頁)
- 6. 青少年偷竊過程中的合理化手法(第169頁)
- 合理化技巧與內在約束(第172頁)
- 青少年偷竊者的合理化技巧(第177頁)
- 合理化技巧與其他因素(第187頁)
- 7. 預防青少年偷竊行為的建議(第193頁)
- 環境犯罪預防(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第195頁)
- 生活模式重整(life-style restructuring)(第198頁)
- 思想重整(cognitive restructuring)(第200頁)
- 附件(第205頁)
- 參考書籍(第209頁)
- 索引(第223頁)
紙本書 NT$ 504
單本電子書
NT$
353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9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9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