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中國憲制之維新
  • 點閱:8
  • 作者: 童之偉[著]
  •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出版年:2016
  • 集叢名:憲政中國叢書
  • ISBN:9789629372545
  • 格式:PDF,JPG
  • 頁數:360
  • 書籍難度(SR):824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 附註:版權頁英文題名: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5

 內容簡介
 
本書結集憲法學專家童之偉幾年來於報紙、法學期刊、主流社科網站,以及以作者個人名義博客發表的關於中國憲制維新的大部分文章。作者既建立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也回應法學界其他學者的相關言論,並與之切磋交流。書中再三闡明社憲派基本的憲政建設主張,社憲派、反憲派、泛憲派三者間的差異,以及推進法治維新關鍵的現實考量,並反覆申明應尊重中國現有的政治力量對比格局,努力在這個格局下通過明確黨權範圍和規範黨權行使程序的維新方略,爭取有效保障基本人權或公民基本權利的憲政。本書毫不避忌地結合當今中國實際的法律生活闡論,務求對推進中國憲制維新進程作出貢獻,實在值得參考。

作者簡介
 
童之偉
 
憲法學博士(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兼任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憲法學研究會會長。歷任武漢大學講師、副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巴黎政治學院和哈佛大學任訪問學者,曾應邀在國外諸多名校做專題學術演講。主要學術貢獻在於提出和系統闡發了法權中心主義學說,並將其運用於解釋法現象、推進中國的人權保障和法治國建設事業。著有《國家結構形式論》、《法權與憲政》及主編《憲法學》等。

  • 總序(第ix頁)
  • 自序(第xiii頁)
  • 第一章、憲制觀念之維新(第1頁)
    • 一、政治與法律領域須進一步解放思想(第2頁)
    • 二、中國法學六十餘年的回顧與展望(第9頁)
    • 三、空談中國模式會掉進左傾極端主義陷阱(第21頁)
    • 四、法理新話題須本改革開放精神闡釋(第29頁)
    • 五、深化改革要求合理解說基本經濟制度(第78頁)
  • 第二章、社憲派的憲制維新理念(第101頁)
    • 一、談論憲政需要了解的憲法基本知識(第102頁)
    • 二、社會主義憲政主張的基本內容(第105頁)
    • 三、對社會主義憲政概念的補充闡釋(第110頁)
    • 四、要結合中國實際理解社憲派觀點(第116頁)
    • 五、釐清憲政與社會主義關係的基本線索(第123頁)
    • 六、應考慮接納社會主義憲政概念(第146頁)
    • 七、當下一些重大政法爭議的理論根源(第152頁)
    • 附錄:正本清源說憲政(第158頁)
  • 第三章、憲制維新的路徑之爭(第167頁)
    • 一、社憲派、反憲派與泛憲派的 2008 年(第168頁)
    • 二、且看泛憲派如何自圓其說(第176頁)
    • 三、近年來的憲政道路之爭(第179頁)
    • 四、泛憲派須消除對憲法和憲理的誤解(第203頁)
    • 五、現行憲法修改的若干問題(第220頁)
  • 第四章、推進法治維新的若干現實考量(第241頁)
    • 一、建設憲政需要從哪些方面着手(第242頁)
    • 二、司法中立乃改善黨的領導的關鍵(第246頁)
    • 三、網絡言論自由的法律界限(第269頁)
    • 四、如有必要兩院制完全可以實行(第278頁)
    • 五、憲法文本中「專政」的內容及其他(第291頁)
    • 六、就「社會管理體制」向全代會進一言(第298頁)
    • 七、建設法治國家須消除三個弊端(第307頁)
    • 八、政法改良可考慮的十三個具體選項(第315頁)
    • 九、認真對待本國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第324頁)
紙本書 NT$ 756
單本電子書
NT$ 529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