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紫陽文集1980-1989. 第三卷, 1985-1986
-
點閱:15
3人已收藏
- 作者: 《趙紫陽文集》编輯組編
- 出版社:中文大學出版社
- 出版年:2016
- ISBN:9789629968083
- 格式:JPG
- 頁數:536
- 附註:簡體字版 版權頁英文題名: The collected words of Zhao Ziyang (1980-1989), volume 3 (1985-1986)
- 系列書: 趙紫陽文集1980-1989,本系列共4本,已完結
內容簡介
498篇原始文獻,九成首次面世
‧ 多篇影響中國命運的里程碑式文件
‧ 系統、準確、權威的巨型一手史料庫
‧ 全景還原「中國崛起之初」的幕後曲折
‧ 深度折射1980年代高層政治博弈
《趙紫陽文集(1980–1989)》共四卷,約九成的文稿為首次公開出版,是迄今為止最系統、最全面的趙紫陽文獻彙編。《文集》匯集了趙紫陽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十年間的文章、報告、講話、談話、信函和批語共498篇,約180萬字,並首次展示了若干重要歷史文獻的原件,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所有文稿由原趙紫陽辦公室部分成員和相關工作人員根據第一手原始文獻資料集結而成,來源可靠,忠實於原件,編排規範。
《文集》全面地展示了1980年代中國高層所推行的各種政策及其背後的困境、博弈和突破,涉及經濟、政治、黨務、外交、國防、教育等各個方面,完整而具體地呈現了中國改革初期「摸著石頭過河」的全過程。
《文集》為研究趙紫陽和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不僅為反思中國1980年代改革提供了重要文獻基礎,對世界範圍社會主義國家轉型的比較研究也具有重大價值。這套文集的出版,使我們對中國1980年代改革的認識從模糊、碎片、猜測,走向清晰、完整、真實。對中國和世界的研究者和普通讀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名人推薦
《文集》亦得到了中、美、法、德等國專家學者的鄭重推薦(按英文姓氏排列):
◎ 畢仰高(Lucien Bianco,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教授)
◎ 陳永發(Yung-fa Chen,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 鄒至莊(Gregory Chow,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原趙紫陽與中國體改委資深顧問)
◎ 韓博天(Sebastian Heilmann,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總裁、德國特里爾大學教授)
◎ 金耀基(Ambrose King,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前校長)
◎ 巴瑞.諾頓(Barry Naughton,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作者)
◎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The Making of a Premier: Zhao Ziyang’s Provincial Career作者)
◎ 傅高義(Ezra Vogel,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鄧小平時代》作者)
◎ 許成鋼(Chenggang Xu,香港大學名譽教授、長江商學院教授)
‧ 深度折射1980年代高層政治博弈
《趙紫陽文集(1980–1989)》共四卷,約九成的文稿為首次公開出版,是迄今為止最系統、最全面的趙紫陽文獻彙編。《文集》匯集了趙紫陽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十年間的文章、報告、講話、談話、信函和批語共498篇,約180萬字,並首次展示了若干重要歷史文獻的原件,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所有文稿由原趙紫陽辦公室部分成員和相關工作人員根據第一手原始文獻資料集結而成,來源可靠,忠實於原件,編排規範。
《文集》全面地展示了1980年代中國高層所推行的各種政策及其背後的困境、博弈和突破,涉及經濟、政治、黨務、外交、國防、教育等各個方面,完整而具體地呈現了中國改革初期「摸著石頭過河」的全過程。
《文集》為研究趙紫陽和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不僅為反思中國1980年代改革提供了重要文獻基礎,對世界範圍社會主義國家轉型的比較研究也具有重大價值。這套文集的出版,使我們對中國1980年代改革的認識從模糊、碎片、猜測,走向清晰、完整、真實。對中國和世界的研究者和普通讀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名人推薦
《文集》亦得到了中、美、法、德等國專家學者的鄭重推薦(按英文姓氏排列):
◎ 畢仰高(Lucien Bianco,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教授)
◎ 陳永發(Yung-fa Chen,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 鄒至莊(Gregory Chow,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原趙紫陽與中國體改委資深顧問)
◎ 韓博天(Sebastian Heilmann,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總裁、德國特里爾大學教授)
◎ 金耀基(Ambrose King,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前校長)
◎ 巴瑞.諾頓(Barry Naughton,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作者)
◎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The Making of a Premier: Zhao Ziyang’s Provincial Career作者)
◎ 傅高義(Ezra Vogel,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鄧小平時代》作者)
◎ 許成鋼(Chenggang Xu,香港大學名譽教授、長江商學院教授)
- 一九八五年(第11頁)
- 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第13頁)
- 控制货币发行 稳定经济形势 一九八五年一月四日、五日(第16頁)
- 对制定“七五”计划总体设想和有关方针的意见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五日至三月八日(第19頁)
- 接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班第二期学员时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一月十六日(第37頁)
- 放开农产品价格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九八五年一月三十一日(第40頁)
- 在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座谈会结束时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一月三十一日(第46頁)
- 接见全国省长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二月九日(第55頁)
- 慎重初战 务求必胜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四日(第57頁)
- 在全国省长会议上的插话摘要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一日至十四日(第63頁)
- 林业要进行改革和发展多种经营 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第69頁)
- 大企业要下放权力以增强内部活力 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二日(第72頁)
- 东北搞好粮食加工转化 可以成为中国的动物蛋白基地 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三日(第76頁)
- 对陆定一同志来信的批语 一九八五年二月二十六日(第79頁)
- 给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的贺信 一九八五年三月一日(第82頁)
- 放手让大企业发展综合利用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日(第83頁)
- 科技体制改革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多出成果和人才 一九八五年三月六日(第86頁)
-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招待会上的祝酒词 一九八五年三月八日(第94頁)
- 审计工作是加强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保证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四日(第96頁)
- 认真解决现存问题 继续推进企业改革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二日(第97頁)
- 划清不正之风与改革探索的界限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第101頁)
- 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七日(第105頁)
- 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一日(第122頁)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第131頁)
- 搞好城市改革 发挥城市功能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二日(第132頁)
- 在首都各界人士纪念亚非会议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第142頁)
- 编制“七五”计划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五月二日(第145頁)
- 切实支持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 一九八五年五月四日(第154頁)
- 加强省区之间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协作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二日(第155頁)
- 对报纸连续发表批评“超高速”评论的批语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三日(第157頁)
- 会见新加坡吴庆瑞博士的谈话 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五日(第158頁)
- 对国家科委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的批语 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五日(第163頁)
- 积极开拓技术市场 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九日(第164頁)
- 要保证名牌产品的材料供应 一九八五年五月三十一日(第165頁)
- 接见“中国面对未来”国际研讨会代表时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六月五日(第166頁)
- 听取四川省负责人汇报时的谈话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三日(第168頁)
- 解决城市蔬菜供应问题要有新思路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三日(第171頁)
- 对《关于提高我国机械工业水平几个关键问题的报告》的批示 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第174頁)
- 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 一九八五年九月九日(第175頁)
- 实施分税制改革给田纪云同志的信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三日(第177頁)
- 对《关于一、三线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的情况报告》的批示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四日(第178頁)
- 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精简机构的批示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第179頁)
- 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八日(第180頁)
- 必须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第187頁)
-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六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九月三十日(第195頁)
- 对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的批示 一九八五年十月三日(第197頁)
- 给《李约瑟文集》的贺词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六日(第198頁)
- 在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四日(第199頁)
- 给马海德同志的复信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日(第203頁)
- 给中医研究院成立三十周年的贺信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日(第204頁)
- 在宝钢一期工程投产仪式上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第205頁)
-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把革命老区建设好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日(第207頁)
- 下大功夫把旅游基础设施和管理培训搞好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三日(第208頁)
- 在第六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六日(第211頁)
- “星火计划”是科技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好形式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七日(第223頁)
- 绝不放松粮食生产 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八日(第224頁)
- 在河南省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235頁)
- 给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八四级全体同学的回信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第243頁)
- 一九八六年(第245頁)
- 关于一九八六年的经济工作 一九八六年一月八日(第247頁)
- 端正党风要从中央领导机关带头做起 一九八六年一月九日(第252頁)
- 希望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 一九八六年一月十日(第254頁)
- 接见体改研究班第四期全体学员时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一月十日(第255頁)
- 当前经济形势和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 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三日(第256頁)
- 关于统计信息工作几个问题的意见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一日(第265頁)
- 发挥军工系统优势 向军民结合型转变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四日(第267頁)
- 发展旅游业需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七日(第274頁)
- 就三峡工程和核电站建设安排问题给邓小平同志的信 一九八六年一月三十一日(第277頁)
-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部分专家座谈时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日(第278頁)
- 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日(第283頁)
- 扎扎实实地把海南的开发建设事业进行下去 一九八六年二月十四日(第287頁)
- 进一步贯彻“大家办建材”的方针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日(第297頁)
- 国有森林不能下放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一日(第298頁)
- 批判经济理论上的自由化要慎重 一九八六年三月三日(第299頁)
- 赞成搞“火炬计划” 一九八六年三月八日(第300頁)
- 就“国际和平年”对世界各国听众的广播讲话 一九八六年三月八日(第302頁)
- 今后两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一日(第304頁)
- 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当前生产问题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五日(第306頁)
- 关于核电站问题的谈话和批示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九日、二十六日(第318頁)
- 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一日(第320頁)
- 关于制定“八六三计划”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二日(第323頁)
- 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第327頁)
- 视察秦山核电站时的谈话 一九八六年三月三十一日(第358頁)
- 关于发展我国高技术“八六三”计划的方针与措施 一九八六年四月七日(第360頁)
- 给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的贺信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日(第369頁)
- 给《廉洁奉公的改革者张洁世》一书的题词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日(第370頁)
- 在省(区)市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三日(第371頁)
- 给北师大北国剧社的复信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六日(第373頁)
- 关于撤销三峡省筹备组给万里等同志的信 一九八六年五月三日(第374頁)
- 祝叶剑英同志九十寿辰的贺信 一九八六年五月四日(第375頁)
- 正确对待农村党员雇工和发展私人经济问题 一九八六年五月八日(第376頁)
- 为促进中澳友好合作做出新贡献──致第三次中澳高级管理人员讨论会的贺词 一九八六年五月九日(第379頁)
- 科技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第380頁)
- 关于核安全问题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七日(第382頁)
- 在第三次中澳高级管理人员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日(第384頁)
- 关于发展乡镇煤矿和建设大型煤矿等问题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第386頁)
- 给《中国日报》的题词 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七日(第393頁)
- 加快发展煤炭工业 一九八六年六月三日(第394頁)
- 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经济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一九八六年六月六日(第395頁)
- 积极参加援外项目管理 使当地人民受益 一九八六年六月八日(第399頁)
- 对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价格改革方案的看法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一日、十二日(第401頁)
- 在全国省长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八日(第407頁)
- 会见世界银行首任驻华代表林重庚时的谈话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一日(第415頁)
- 改革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 一九八六年七月七日(第421頁)
- 天津要走发展外向型轻加工经济的路子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四日(第425頁)
- 进一步发挥沿海城市的作用 一九八六年八月三十一日(第436頁)
- 关于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九八六年八月下旬至九月中旬(第441頁)
- 把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办成一个有活力的企业集团 一九八六年九月九日(第449頁)
- 对武钢引进国家两个急需项目申报四年多未办完审批手续问题的两次批示 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三日、十一月一日(第451頁)
-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工作给中央常委的信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三日(第453頁)
- 关于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给中央常委的信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五日(第455頁)
-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七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九月三十日(第457頁)
- 致第六十届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贺信 一九八六年十月四日(第459頁)
- 处理好价格改革与搞活企业的关系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四日、十一月一日(第460頁)
- 外贸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九日(第463頁)
-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七日至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八日(第468頁)
- 接见农村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一日(第478頁)
- 在“走向二〇〇〇年的亚太经济北京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二日(第483頁)
- 听取组建机械工业委员会汇报时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五日(第486頁)
-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给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信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八日(第490頁)
- 在广西视察期间的讲话摘要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第494頁)
- 不要在我家乡搞纪念性的东西和要求照顾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九日(第502頁)
- 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日(第504頁)
- 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九日(第510頁)
- 在中央解决山西问题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第512頁)
- 后记(第514頁)
紙本書 NT$ 1260
單本電子書
NT$
882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