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8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圖解:精選300多幅插圖和大量圖解,圖文並茂地展示佛教魅力。
本書透過多方面深層次地解析佛教,形象立體地展現了佛教的博大精深,不僅能使讀者掌握佛教的基本教理和脈絡,還通過300多幅精美圖片,為讀者打造出了一個絢麗多姿的閱讀空間。
■全面:從佛教的歷史、宗派到佛教的飲食、養生,多方面地介紹佛教。
佛教已形成了一套理論完備、內容豐富、獨具魅力的體系,它關注人生的苦難,以慈悲之心憐憫世人,以出世之念開悟眾生,因此吸引了諸多信眾,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此外,本書還對佛教的動植物、藝術、養生和飲食進行解讀,系統展現了豐富多彩的佛教文化,使讀者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藝術的享受。
■易懂:透過1000個問答,讓你輕鬆查找佛教知識、瞭解佛教文化。
本書共分12章節,用1000個問題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佛教的基本知識,從佛教的基本教義一直介紹到佛教的飲食,不僅概述了佛教的歷史和傳承,還對佛教的諸尊及他們的真言、手印進行了講解,並對佛教的重要典籍進行了介紹。
■全面:從佛教的歷史、宗派到佛教的飲食、養生,多方面地介紹佛教。
佛教已形成了一套理論完備、內容豐富、獨具魅力的體系,它關注人生的苦難,以慈悲之心憐憫世人,以出世之念開悟眾生,因此吸引了諸多信眾,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此外,本書還對佛教的動植物、藝術、養生和飲食進行解讀,系統展現了豐富多彩的佛教文化,使讀者在增長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藝術的享受。
■易懂:透過1000個問答,讓你輕鬆查找佛教知識、瞭解佛教文化。
本書共分12章節,用1000個問題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佛教的基本知識,從佛教的基本教義一直介紹到佛教的飲食,不僅概述了佛教的歷史和傳承,還對佛教的諸尊及他們的真言、手印進行了講解,並對佛教的重要典籍進行了介紹。
- 前言(第5頁)
- 釋迦牟尼說法圖(第7頁)
- 除怨報觀世音(第8頁)
- 大黑天(第10頁)
- 十六羅漢曼荼羅(第12頁)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第14頁)
- 三教圖(第16頁)
- 第一章 佛教的基礎知識(第33頁)
- 001. 什麼是佛教?(第33頁)
- 002. 佛教三寶是指什麼?(第33頁)
- 003. 什麼是六道?(第34頁)
- 004. 三界在佛教中是什麼含義?(第35頁)
- 005. 什麼是四劫?(第36頁)
- 006. 因果輪迴是指什麼?(第36頁)
- 007. 什麼是緣起論?(第37頁)
- 008. 為什麼說四聖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第37頁)
- 009. 為什麼說十二因緣是輪迴的基本定律?(第37頁)
- 010. 一切諸法在佛教中是什麼含義?(第38頁)
- 011. 五蘊是指什麼?(第39頁)
- 012. 三毒是指什麼?(第39頁)
- 013. 佛教常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含義?(第40頁)
- 014. 什麼是法印?(第40頁)
- 015. 無常是什麼意思?(第41頁)
- 016. 無我是什麼意思?(第41頁)
- 017. 諸法實相是什麼意思?(第42頁)
- 018. 般若在佛教中是指什麼?(第42頁)
- 019. 涅槃在佛教中究竟是指什麼?(第42頁)
- 020. 真如在佛教中是指什麼?(第43頁)
- 021. 極樂世界到底是指哪裡?(第44頁)
- 022. 什麼是無記?(第44頁)
- 023. 何為八正道?(第45頁)
- 024. 什麼是中道?(第45頁)
- 025. 戒、定、慧分別是指什麼?(第46頁)
- 026. 何為三十七道品?(第46頁)
- 027. 什麼是六度萬行?(第47頁)
- 028. 何為十波羅蜜?(第47頁)
- 029. 什麼是五位七十五法?(第48頁)
- 030. 什麼是五位百法?(第49頁)
- 031. 方便法門是指什麼?(第49頁)
- 032. 佛性是指什麼?(第50頁)
- 033. 什麼是瑜伽?(第50頁)
- 034. 禪定是怎樣的一種狀態?(第50頁)
- 035. 什麼是身、口、意?(第51頁)
- 036. 何為大圓滿?(第52頁)
- 037. 什麼是小乘四果?(第52頁)
- 038. 小乘果位和大乘果位有什麼不同?(第52頁)
- 039. 舍利到底是什麼?(第53頁)
- 040. 怎樣才能成為佛教徒?(第54頁)
- 041. 佛教徒主要分為幾類?(第54頁)
- 042. 佛教徒要遵守的戒律主要有什麼?(第55頁)
- 043. 五戒到底是哪五種戒律?(第56頁)
- 044. 十戒到底是哪十種戒律?(第56頁)
- 045. 具足戒是指什麼?(第57頁)
- 046. 為什麼成為佛教徒後就要修行?(第57頁)
- 047. 佛教徒平時要做怎樣的修行?(第58頁)
- 048. 法會是指什麼?(第58頁)
- 049. 佛教的法會主要有哪幾種?(第58頁)
- 050. 打七是指什麼?(第60頁)
- 051. 懺悔是指什麼?(第60頁)
- 053. 回向是指什麼?(第61頁)
- 052. 課誦是指什麼?(第61頁)
- 054. 持齋是指什麼?(第62頁)
- 055. 結緣是指什麼?(第62頁)
- 056. 佈施是指什麼?(第63頁)
- 057. 佛教的開光是指什麼?(第64頁)
- 058. 放生是指什麼?(第64頁)
- 第二章 佛教的歷史(第66頁)
- 059. 佛教創立的背景是什麼?(第66頁)
- 060.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什麼出身?(第67頁)
- 061. 釋迦牟尼為什麼會出家?(第67頁)
- 062. 釋迦牟尼是怎樣成佛的?(第68頁)
- 063. 佛教成立的標誌性事件是什麼?(第68頁)
- 064. 釋迦牟尼是在何時、何地涅槃的?(第69頁)
- 065. 釋迦牟尼一生主要在哪些地方傳教?(第70頁)
- 066. 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第70頁)
- 067. 為什麼釋迦牟尼涅槃後,印度佛教產生了分裂?(第70頁)
- 068. 印度佛教的根本分裂是什麼?(第71頁)
- 069. 為什麼在西元 1 世紀,印度佛教出現了修行大乘的僧團?(第71頁)
- 070. 印度佛教的枝末分裂是指什麼?(第72頁)
- 071. 佛教在印度發展的最後一種重要形態是什麼?(第72頁)
- 072. 阿育王對印度佛教的發展有什麼貢獻?(第73頁)
- 073. 迦膩色迦王對印度佛教的發展有什麼貢獻?(第73頁)
- 074. 戒日王對印度佛教的發展有什麼貢獻?(第74頁)
- 075. 什麼叫結集,印度佛教史上共有幾次重大結集?(第74頁)
- 076. 佛教為什麼最終在印度消亡?(第75頁)
- 077. 為什麼在近代印度佛教開始復興?(第75頁)
- 078. 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第75頁)
- 079. 後漢時期來華的西域高僧對中國佛教有什麼貢獻?(第76頁)
- 080. 為什麼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佛教的譯經盛世?(第76頁)
- 081. 前後秦的佛教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怎樣的地位?(第77頁)
- 082. 鳩摩羅什對中國佛教有什麼貢獻?(第77頁)
- 083. 道安對中國佛教有什麼貢獻?(第78頁)
- 084. 法顯西行求法在中國佛教史上有什麼重要意義?(第78頁)
- 085. 梁武帝「捨身入寺」說明了什麼?(第79頁)
- 086. 隋文帝為什麼要復興佛教?(第79頁)
- 087. 為什麼說唐代是中國佛教的鼎盛時期?(第80頁)
- 088. 玄奘對中國佛教有什麼貢獻?(第80頁)
- 089. 武則天為什麼信奉佛教?(第81頁)
- 090. 唐末五代的戰亂對中國佛教有什麼影響?(第81頁)
- 091. 宋代的佛教有什麼特點?(第81頁)
- 092. 元代為什麼尊崇藏傳佛教?(第82頁)
- 093. 朱元璋與佛教有什麼淵源?(第82頁)
- 094. 明代四大高僧對中國佛教有什麼貢獻?(第83頁)
- 095. 為什麼說明末是中國佛教的復興期?(第83頁)
- 096. 為什麼說清代是中國佛教的衰落期?(第84頁)
- 097. 「三武一宗」法難是指什麼?(第84頁)
- 098. 中國歷史上的法難對中國佛教有什麼打擊?(第85頁)
- 099. 太平天國為什麼要打擊佛教?(第85頁)
- 100. 為什麼說近代佛教主要是居士佛教?(第86頁)
- 101. 金陵刻經處是在何時,由誰創辦的?(第86頁)
- 102. 支那內學院是在何時,由誰創辦的?(第87頁)
- 103. 太虛對中國佛教有什麼貢獻?(第87頁)
- 第三章 佛教的宗派(第88頁)
- 104. 佛教為什麼會有宗派之分?(第88頁)
- 105. 為什麼佛教會有小乘和大乘之分?(第89頁)
- 106. 小乘佛教有什麼特色?(第90頁)
- 107. 大乘佛教有什麼特色?(第90頁)
- 108. 小乘佛教有哪些主要派別?(第91頁)
- 109. 大乘佛教有哪些主要派別?(第91頁)
- 110. 上座部有哪些具體派別?(第91頁)
- 111. 大眾部有哪些具體派別?(第92頁)
- 112. 中觀派代表人物是誰,基本教義是什麼?(第92頁)
- 113. 瑜伽行派代表人物是誰,基本教義是什麼?(第93頁)
- 114. 中國漢傳佛教的宗派是何時成型的,分別是什麼?(第93頁)
- 115. 天台宗是怎麼創立的?(第93頁)
- 116. 天台宗的教義有何特色?(第94頁)
- 117. 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爭是指什麼?(第94頁)
- 118. 智威對天台宗的發展有什麼貢獻?(第94頁)
- 119. 慧威對天台宗的發展有什麼貢獻?(第96頁)
- 120. 玄朗對天台宗的發展有什麼貢獻?(第96頁)
- 121. 三論宗是怎麼創立的?(第96頁)
- 122. 三論宗的主要理論是什麼?(第97頁)
- 123. 法相宗是怎麼創立的?(第97頁)
- 124. 法相宗的教義主要是什麼?(第98頁)
- 125. 為什麼在近代法相宗受到了人們的重視?(第98頁)
- 126. 楊仁山對法相宗的復興有什麼貢獻?(第99頁)
- 127. 華嚴宗是怎麼創立的?(第99頁)
- 128. 華嚴宗的主要學說是什麼?(第99頁)
- 129. 華嚴七祖指的都是誰?(第100頁)
- 130. 淨土宗是怎麼創立的?(第100頁)
- 131. 為什麼說善導是淨土宗的真正創始人?(第101頁)
- 132. 為什麼說結社念佛是淨土宗的主流?(第101頁)
- 133. 淨土三祖指的都是誰?(第102頁)
- 134. 淨土宗的主要宗旨是什麼?(第102頁)
- 135. 省常對淨土宗有什麼貢獻?(第102頁)
- 136. 淨土宗為什麼能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第103頁)
- 137. 律宗是怎麼創立的?(第103頁)
- 138. 律宗的戒律理論是什麼?(第103頁)
- 139. 道宣為什麼被稱為「南山律師」?(第104頁)
- 140. 律宗三家是指什麼?(第104頁)
- 141. 弘一對律宗有什麼貢獻?(第104頁)
- 142. 禪宗是怎麼創立的?(第105頁)
- 143. 禪宗的五家七宗是指什麼?(第105頁)
- 144. 漢傳佛教的密宗是怎樣創立的?(第106頁)
- 145. 開元三大士對密宗的創立有什麼貢獻?(第106頁)
- 146. 藏傳佛教主要有哪些派別?(第106頁)
- 第四章 佛教的重要典籍(第109頁)
- 147. 什麼是佛經?(第109頁)
- 148. 什麼是三藏?(第110頁)
- 149. 什麼是藏文大藏經?(第110頁)
- 150. 什麼是漢文大藏經?(第111頁)
- 151. 什麼是巴利語系大藏經?(第111頁)
- 152. 《長阿含經》是怎樣的一部佛經?(第112頁)
- 153. 《中阿含經》是怎樣的一部佛經?(第112頁)
- 154. 《增一阿含經》是怎樣的一部佛經?(第113頁)
- 155. 《四十二章經》是怎樣的一部佛經?(第113頁)
- 156. 《大般若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4頁)
- 157. 《心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4頁)
- 158. 《金剛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4頁)
- 159. 《道行般若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5頁)
- 160. 《法華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6頁)
- 161. 《華嚴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6頁)
- 162. 《寶積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7頁)
- 163. 《勝鬘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7頁)
- 164. 《大方等大集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8頁)
- 165. 《大乘阿毗達磨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8頁)
- 166. 《維摩詰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8頁)
- 167. 《大般涅槃經》在佛經中有什麼地位?(第119頁)
- 168. 《觀無量壽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19頁)
- 169. 《無量壽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20頁)
- 170. 《楞伽經》在佛經中有什麼地位?(第120頁)
- 171. 《楞嚴經》在佛經中有什麼地位?(第121頁)
- 172. 《解深密經》在佛經中有什麼地位?(第121頁)
- 173. 《六祖壇經》在佛經中有什麼地位?(第122頁)
- 174. 《密嚴經》在佛經中有什麼地位?(第123頁)
- 175. 《藥師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23頁)
- 176. 《地藏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24頁)
- 177. 《金光明經》在佛經中有什麼地位?(第125頁)
- 178. 《金剛頂經》在佛經中有什麼地位?(第125頁)
- 179. 《大日經》在佛經中有什麼地位?(第125頁)
- 180. 《四分律》是怎樣的一部律書?(第126頁)
- 181. 《五分律》是怎樣的一部律書?(第126頁)
- 182. 《十誦律》是怎樣的一部律書?(第127頁)
- 183. 《摩訶僧袛律》是怎樣的一部律書?(第127頁)
- 184. 《律經》是怎樣的一部律書?(第128頁)
- 185. 《梵網經》是怎樣的一部律書?(第128頁)
- 186. 《優婆塞戒經》是怎樣的一部律書?(第129頁)
- 187. 《中論》對佛教發展有什麼影響?(第129頁)
- 188. 《十二門論》對佛教發展有什麼影響?(第129頁)
- 189. 《大智度論》對佛教發展有什麼影響?(第130頁)
- 190. 《七十空性論》對佛教發展有什麼影響?(第130頁)
- 191. 《十住毗婆沙論》對佛教發展有什麼影響?(第130頁)
- 192. 《百論》對佛教發展有什麼影響?(第131頁)
- 193. 《四百論》有哪些譯本?(第132頁)
- 194. 《法法性分別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32頁)
- 195. 《現觀莊嚴論》對佛教發展有什麼影響?(第132頁)
- 196. 《瑜伽師地論》對佛教發展有什麼影響?(第133頁)
- 197. 《大乘莊嚴經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34頁)
- 198. 《順中論》的主要思想是什麼?(第134頁)
- 199. 《顯揚聖教論》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4頁)
- 200. 《大乘阿毗達摩集論》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4頁)
- 201. 《辯中邊論》對佛教發展有什麼影響?(第136頁)
- 202. 《金剛般若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第136頁)
- 203. 《唯識二十論》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6頁)
- 204. 《唯識三十論頌》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7頁)
- 205. 《攝大乘論釋》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7頁)
- 206. 《佛性論》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8頁)
- 207. 《大乘成業論》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8頁)
- 208. 《雜阿毗曇心論》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8頁)
- 209. 《成唯識論》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9頁)
- 210. 《大乘五蘊論》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39頁)
- 211. 《觀所緣緣論》的思想內容是什麼?(第140頁)
- 212. 《因明入正理論》有什麼特點?(第140頁)
- 213. 《集量論》有什麼特點?(第140頁)
- 214. 《隨相論》有什麼特點?(第141頁)
- 215. 《唯識三十頌釋》有什麼特點?(第141頁)
- 216. 《成實論》有什麼特點?(第141頁)
- 217. 《俱舍論》有什麼特點?(第141頁)
- 218. 《解脫道論》有什麼特點?(第142頁)
- 219. 《清淨道論》有什麼特點?(第142頁)
- 220. 《會宗論》有什麼特點?(第143頁)
- 221. 《異部宗輪論》在佛教史上有什麼地位?(第143頁)
- 222. 《金剛經義疏》有什麼特點?(第145頁)
- 223. 《大史》在佛教史上有什麼地位?(第145頁)
- 224. 《島史》在佛教史上有什麼地位?(第145頁)
- 225.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在佛教史上有什麼地位?(第146頁)
- 226. 《續高僧傳》在佛教史上有什麼地位?(第146頁)
- 第五章 佛教的諸尊(第147頁)
- 佛(第147頁)
- 菩薩(第163頁)
- 護法神(第176頁)
- 第六章 佛教的真言與手印(第186頁)
- 真言(第186頁)
- 手印(第206頁)
- 第七章 佛教的法器(第223頁)
- 405. 什麼是法器?(第223頁)
- 406. 佛教法器主要有哪些類型?(第223頁)
- 407. 幡作為法器是如何莊嚴道場的?(第224頁)
- 408. 須彌壇作為法器是如何莊嚴道場的?(第225頁)
- 409. 燈明作為法器是如何供養諸佛的?(第225頁)
- 410. 灑水器作為法器是如何供養諸佛的?(第225頁)
- 411. 閼伽器作為法器是如何供養諸佛的?(第225頁)
- 412. 蓋作為法器是如何莊嚴道場的?(第227頁)
- 413. 經幢作為法器是如何莊嚴道場的?(第227頁)
- 414. 幢作為法器是如何莊嚴道場的?(第227頁)
- 415. 華鬘作為法器是如何供養諸佛的?(第228頁)
- 416. 衣祴作為法器是如何供養諸佛的?(第228頁)
- 417. 香作為法器是如何供養諸佛的?(第228頁)
- 418. 香爐作為法器是如何供養諸佛的?(第228頁)
- 419. 鐘作為法器有什麼作用?(第229頁)
- 420. 磬作為法器有什麼作用?(第230頁)
- 421. 引磬作為法器有什麼作用?(第230頁)
- 422. 大鼓作為法器有什麼作用?(第230頁)
- 423. 銅鈸作為法器有什麼作用?(第232頁)
- 424. 戒尺作為法器有什麼作用?(第232頁)
- 425. 雲板作為法器有什麼作用?(第232頁)
- 426. 木魚作為法器有什麼作用?(第233頁)
- 427. 犍稚作為法器有什麼作用?(第233頁)
- 428. 為什麼楊枝可以作為法器使用?(第234頁)
- 429. 為什麼淨瓶可以作為法器使用?(第234頁)
- 430. 為什麼僧尼的三衣可以作為法器使用?(第234頁)
- 431. 為什麼缽可以作為法器使用?(第235頁)
- 432. 為什麼漉水囊可以作為法器使用?(第235頁)
- 433. 為什麼尼師壇可以作為法器使用?(第235頁)
- 434. 佛龕作為法器有什麼意義?(第236頁)
- 435. 經箱作為法器有什麼意義?(第236頁)
- 436. 為什麼念珠可以作為法器使用?(第236頁)
- 437. 戒體箱作為法器有什麼意義?(第238頁)
- 438. 錫杖在禪門中是如何用作法器的?(第238頁)
- 439. 拄杖在禪門中是如何用作法器的?(第238頁)
- 440. 戒刀在禪門中是如何用作法器的?(第239頁)
- 441. 拂子在禪門中是如何用作法器的?(第239頁)
- 442. 舍利塔作為法器有什麼意義?(第239頁)
- 443. 如意在禪門中是如何用作法器的?(第240頁)
- 444. 香板在禪門中是如何用作法器的?(第240頁)
- 445. 蒲團在禪門中是如何用作法器的?(第240頁)
- 446. 曲錄在禪門中是如何用作法器的?(第242頁)
- 447. 界尺在禪門中是如何用作法器的?(第242頁)
- 448. 金剛鈴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2頁)
- 449. 曼荼羅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3頁)
- 450. 金剛杵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3頁)
- 451. 金剛盤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3頁)
- 452. 羯磨杵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3頁)
- 453. 閼伽桶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4頁)
- 454. 法螺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4頁)
- 455. 象爐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5頁)
- 456. 金剛線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5頁)
- 457. 護摩爐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5頁)
- 458. 護摩杓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5頁)
- 459. 寶瓶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用途?(第246頁)
- 460. 丸香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6頁)
- 461. 金剛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6頁)
- 462. 法輪作為密教法器有什麼特點?(第247頁)
- 463. 為什麼哈達可以作為法器使用?(第247頁)
- 464. 為什麼唐卡可以作為法器使用?(第247頁)
- 465. 輪王七寶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48頁)
- 466. 六拿具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49頁)
- 467. 八吉祥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49頁)
- 468. 祈禱石、摩尼旗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0頁)
- 469. 摩尼轉、轉輪藏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0頁)
- 470. 五佛冠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2頁)
- 471. 曼達盤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2頁)
- 472. 手鼓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3頁)
- 473. 鉞刀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3頁)
- 474. 顱器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4頁)
- 475. 金剛降魔杵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4頁)
- 476. 黃銅號角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4頁)
- 477. 骨喇叭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5頁)
- 478. 什麼是用食子供養諸佛?(第255頁)
- 479. 嘎烏作為法器是如何使用的?(第255頁)
- 第八章 佛教的持物(第256頁)
- 480. 什麼是佛教持物?(第256頁)
- 481. 佛教持物主要有哪些類型?(第256頁)
- 482. 金剛杵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57頁)
- 483. 獨股杵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58頁)
- 484. 三股杵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58頁)
- 485. 五股杵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58頁)
- 486. 羯磨杵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58頁)
- 487. 金剛鈴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59頁)
- 488. 藥壺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59頁)
- 489. 念珠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60頁)
- 490. 缽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60頁)
- 491. 錫杖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61頁)
- 492. 拂子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61頁)
- 493. 如意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61頁)
- 494. 梵篋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62頁)
- 495. 袋作為持物有什麼含義?(第262頁)
- 496. 傘蓋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2頁)
- 497. 幢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4頁)
- 498. 輪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5頁)
- 499. 瓶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5頁)
- 500. 塔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6頁)
- 501. 法螺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6頁)
- 502. 如意寶珠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6頁)
- 503. 扇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7頁)
- 504. 寶鏡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7頁)
- 505. 燈明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8頁)
- 506. 象爐作為持物是如何體現莊嚴的?(第268頁)
- 507. 刀作為持物有什麼作用?(第268頁)
- 508. 劍作為持物有什麼作用?(第270頁)
- 509. 戟作為持物有什麼作用?(第270頁)
- 510. 棒作為持物有什麼作用?(第271頁)
- 511. 弓箭作為持物有什麼作用?(第271頁)
- 512. 槍作為持物有什麼作用?(第272頁)
- 513. 杖作為持物有什麼作用?(第272頁)
- 514. 蓮花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2頁)
- 515. 金剛鎖作為持物有什麼作用?(第273頁)
- 516. 華鬘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3頁)
- 517. 吉祥果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5頁)
- 518. 楊枝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5頁)
- 519. 樹枝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6頁)
- 520. 藥樹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6頁)
- 521. 蘿蔔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6頁)
- 522. 稻穗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7頁)
- 523. 象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7頁)
- 524. 獅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8頁)
- 525. 龍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8頁)
- 526. 蛇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9頁)
- 527. 兔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79頁)
- 528. 孔雀尾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80頁)
- 529. 摩竭魚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80頁)
- 530. 吐寶鼠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82頁)
- 531. 日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82頁)
- 532. 月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83頁)
- 533. 星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83頁)
- 534. 火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殊意義?(第284頁)
- 535. 琴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性?(第284頁)
- 536. 琵琶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性?(第285頁)
- 537. 笛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性?(第285頁)
- 538. 箜篌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性?(第286頁)
- 539. 鼓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性?(第286頁)
- 540. 鈸作為持物有什麼特性?(第287頁)
- 541. 寶冠是如何作為持物使用的?(第287頁)
- 542. 佛頂是如何作為持物使用的?(第288頁)
- 543. 化佛是如何作為持物使用的?(第288頁)
- 544. 佛頭是如何作為持物使用的?(第289頁)
- 545. 牙為什麼能成為佛教持物?(第289頁)
- 546. 人、頭及殘肢為什麼能成為佛教持物?(第290頁)
- 547. 舌為什麼能成為佛教持物?(第290頁)
- 548. 針線為什麼能成為佛教持物?(第291頁)
- 549. 天杖是如何作為持物使用的?(第291頁)
- 550. 顱器為什麼能成為佛教持物?(第292頁)
- 551. 手鼓是如何作為持物使用的?(第292頁)
- 553. 普巴杵是如何作為持物使用的?(第293頁)
- 552. 花箭為什麼能成為佛教持物?(第293頁)
- 554. 鉞刀是如何作為持物使用的?(第294頁)
- 第九章 與佛教有關的動植物(第296頁)
- 動物(第296頁)
- 植物(第319頁)
- 第十章 佛教的傳承(第342頁)
- 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第342頁)
- 漢傳佛教(第363頁)
- 中國禪宗(第373頁)
- 藏傳佛教(第414頁)
- 第十一章 佛教的藝術(第441頁)
- 864. 印度早期佛教為什麼沒有佛像?(第441頁)
- 865. 什麼是佛教藝術?(第442頁)
- 866. 什麼是犍陀羅藝術?(第442頁)
- 867. 什麼是秣菟羅藝術?(第443頁)
- 868. 什麼是四相圖?什麼是八相圖?(第443頁)
- 869. 什麼是佛傳故事?(第444頁)
- 870. 什麼是佛本生故事?(第444頁)
- 871. 本生故事畫有哪些類型?(第444頁)
- 872. 什麼是因緣故事?(第446頁)
- 873. 什麼是地獄變?(第446頁)
- 874. 畫聖吳道子的《地獄變》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47頁)
- 875. 什麼是經變畫?(第447頁)
- 876. 經變與變文、俗講有何淵源?(第448頁)
- 877. 什麼是佛教史跡故事畫?(第448頁)
- 878. 什麼是佛教感通故事圖變?(第449頁)
- 879. 什麼是龜茲佛教藝術?(第449頁)
- 880. 什麼是高昌佛教藝術?(第450頁)
- 881. 什麼是石窟?(第450頁)
- 882. 為什麼歷代帝王熱衷於修建石窟?(第451頁)
- 883. 中國佛教史上的滅佛事件對石窟造像有什麼影響?(第451頁)
- 884. 為什麼中國大石窟都與佛教有不解之緣?(第452頁)
- 885. 阿旃陀石窟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2頁)
- 886. 敦煌莫高窟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3頁)
- 887. 克孜爾石窟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3頁)
- 888. 吳哥窟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4頁)
- 889. 麥積山石窟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4頁)
- 890. 響堂山石窟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4頁)
- 891. 龍門石窟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5頁)
- 892. 雲岡石窟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5頁)
- 893. 大足石窟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6頁)
- 894. 什麼是佛塔?(第456頁)
- 895. 中國佛塔主要有哪幾種類型?(第457頁)
- 896. 仰光大金塔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8頁)
- 897. 桑奇大塔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8頁)
- 898. 什麼是鐵塔?什麼是繁塔?(第458頁)
- 899. 大雁塔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59頁)
- 900. 崇聖寺三塔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60頁)
- 901. 妙應寺白塔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60頁)
- 902. 六和塔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61頁)
- 903. 什麼是石經?(第461頁)
- 904. 房山石經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62頁)
- 905. 什麼是水陸畫?(第462頁)
- 906. 中國國內主要有哪些水陸遺跡?(第462頁)
- 907. 什麼是唐卡?(第463頁)
- 908. 曼荼羅有哪些類型?(第463頁)
- 909. 桑結東廈唐卡為什麼彌足珍貴?(第464頁)
- 910. 為什麼觀音像和彌勒像在中國佛寺廣泛流行?(第464頁)
- 911. 什麼是金銅佛造像?(第465頁)
- 912. 早期的敦煌佛教造像有什麼特色?(第465頁)
- 913. 北魏時期的佛教造像有什麼特色?(第465頁)
- 914. 隋唐時期的佛教造像有什麼特色?(第466頁)
- 915. 樂山大佛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67頁)
- 916. 什麼是造像碑?(第467頁)
- 917. 什麼是供養人像?(第468頁)
- 918. 北魏的《帝后禮佛圖》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68頁)
- 919. 什麼是壁畫?(第469頁)
- 920. 中國有什麼著名的佛教壁畫?(第469頁)
- 921. 獅子岩壁畫有什麼藝術特色?(第469頁)
- 922. 中國佛教石窟、壁畫對中國繪畫藝術有什麼影響?(第470頁)
- 923. 什麼是佛教帛畫、繡像和織成像?(第470頁)
- 924. 什麼是木版佛畫?(第470頁)
- 925. 佛教音樂對中國樂理學有什麼影響?(第471頁)
- 926. 什麼是佛教音樂?(第471頁)
- 927. 中國的佛教音樂始於何時?(第472頁)
- 928. 什麼是禪詩?(第472頁)
- 929. 禪詩對中國詩詞有什麼影響?(第473頁)
- 930. 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築佈局有什麼特色?(第473頁)
- 931. 中國漢地佛寺的建築佈局有什麼特色?(第473頁)
- 第十二章 佛教養生與飲食(第474頁)
- 佛教養生(第474頁)
- 佛教飲食(第487頁)
紙本書 NT$ 480
單本電子書
NT$
336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8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2-06-08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