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透視數位攝影技巧:業界老師傅的秘傳攝影術
- 點閱:81
- 譯自:Digital photography book, 2nd ed
- 作者: Scott Kelby著 , 若揚其譯
- 出版社:碁峰資訊
- 出版年:2017[民106]
- 格式:PDF
- 版次:第二版
- 附註:著者取自封面 原紙本書ISBN: 9789862769331
內容簡介
因為無廢話,所以最暢銷
史上最暢銷的數位攝影書!獲獎無數,全球佳評如潮!Scott Kelby經典大作,已翻譯成十幾種不同語言發行,一本真正教你如何拍出職業水準照片的書,示範當今頂尖專業攝影師常用的技巧;更棒的是:這些技巧真的很容易上手!
本書為史上最暢銷數位攝影書的內容更新第二版,更多更棒更漂亮的範例作品,更多關於攝影裝備器材的最新資訊,以及滿滿一章全新的內容,告訴讀者們作者最親身的經驗想法:「當年我剛學攝影時,希望有人能指點我的一件事情」。
關於本書的初衷,作者Scott是這麼形容的:「想像我跟你一起外出拍照,當你問我『要怎麼讓花朵拍起來清晰準焦』時,我可不會當場就給你上一堂有關攝影基礎理論的課程;在真實的世界中,我只會這麼回答你:『接上變焦鏡,把光圈設為f/2.8,將焦點對準花朵後就可以直接按快門拍攝了』。這就是本書要做的事情,就當成是你和我是好哥們,你有問題時,我的回答絕不拖泥帶水,給你最直接了當的建議,而且毫無保留的與你分享我所學到秘訣,完全不多廢話那些技術性的解釋,也不會多說什麼艱澀的術語,就這樣!」。
是的,本書不是充斥著攝影理論的書,不會用深奧的語彙來解釋過度細微的概念;就像是個再簡單不過的啟動按鈕,只要按一下就能立刻上手使用。本書介紹超過200個最新最潮、專家們最私房的攝影技巧,這些內容全都是為了讓你拍出的作品更富戲劇效果、更好看、更銳利、更多彩以及看起來更為專業而編寫的。
本書內容每一頁都介紹一個能讓你攝影技巧更為精進的主題,每當你翻閱下一頁,就會看到另一個專家們也在使用的設定、工具或技巧,你可以立刻應用在自已的攝影操作上,讓原本隨興所拍攝的照片馬上提昇為精品等級的大作。老是在煩惱所拍出的照片看起來普普通通嗎?總是看著攝影雜誌上的範例照片,搞不清楚自己為何拍不出像樣的結果嗎?那你一定要趕快看看本書的內容。
- 第 1 章 專家的銳化照片祕技 照片不夠銳利,其他的就甭談了(第1頁)
- 拍出銳利相片的真正祕技(第2頁)
- 其他最重要的祕技(第3頁)
- 可能是更重要的一點!(第4頁)
- 跳過這一頁,那還不如把你的相機丟掉算了(第5頁)
- 做錯這一步,接下來就步步錯了(第6頁)
- 好了,該是正經一點的時候了(第7頁)
- 一切的「銳化」都始於三腳架(第8頁)
- 球狀雲台讓生活更輕鬆(第9頁)
- 別按快門(改用快門線來按)(第10頁)
- 忘了帶快門線?那改用自拍功能吧!(第11頁)
- 追求終極的銳化:使用反光鏡鎖(第12頁)
- 關閉防手震功能(VR 或 IS)(第13頁)
- 以鏡頭最銳利的光圈來拍照(第14頁)
- 光學鏡片的好壞差別很大(第15頁)
- 相機架在三腳架時,儘量避免使用高 ISO(第16頁)
- 放大照片檢查銳利度(第17頁)
- 在 Photoshop 裡依照實際情況做銳利化處理(第18頁)
- 照片要放到網頁上嗎?縮小後要再做一次銳利化調整!(第19頁)
- 手持拍照拍出銳利相片的技巧(第20頁)
- 更穩定的手持拍照(第21頁)
- 第 2 章 專家的花卉拍攝祕技 拍花卉的竅門比你想得多更多(第23頁)
- 拍花朵時別往下拍(第24頁)
- 使用變焦鏡頭來拍攝花卉(第25頁)
- 不夠近嗎?那就用微距鏡頭吧!(第26頁)
- 買不起微距鏡?那改用近攝鏡如何?(第27頁)
- 何時適合外出拍花卉?(第28頁)
- 別呆呆的等下雨天,動點手腳就好!(第29頁)
- 拍攝黑色背景前的花卉(第30頁)
- 以白色做為背景來拍攝花朵(第31頁)
- 最適合室內拍攝花卉用的光源(第32頁)
- 去哪裡拍花卉照?(第33頁)
- 防止風吹(第34頁)
- 考慮只拍部份花朵(第35頁)
- 第 3 章 專家的婚禮拍攝祕技 婚禮攝影無法重來,所以一次就得把它給拍好!(第37頁)
- 室內低光照環境下的拍攝技巧(一)(第38頁)
- 室內低光照環境下的拍攝技巧(二)(第39頁)
- 真的需要 f/1.4 大光圈鏡頭嗎?(第40頁)
- 如何得到柔和、漫射的閃光燈打光(一)(第41頁)
- 如何得到柔和、漫射的閃光燈打光(二)(第42頁)
- 在戶外婚禮場合使用閃光燈(第43頁)
- 最棒的婚攝光線(第44頁)
- 別花太多時間拍合照(第45頁)
- 大合照:誰該先上?(第46頁)
- 合照:沿著新人四周來安排其他人的位置(第47頁)
- 新娘與其他人合照時,該擺什麼姿勢?(第48頁)
- 讓所有人不眨眼的祕訣(第49頁)
- 大合照:該對準哪裡?(第50頁)
- 大合照:相機要架多高?(第51頁)
- 合照:別剛好裁到手肘(第52頁)
- 合照:如何得到很棒的背景(第53頁)
- 宴會照:要活潑生動(第54頁)
- 你的主要工作:緊跟著新娘子(第55頁)
- 拍攝細節物品(該拍什麼東西?)(第56頁)
- 改變拍攝的角度,製作出有趣的效果(第57頁)
- 使用廣角鏡時該拍些什麼?(第58頁)
- 記得「隨身」攜帶備用記憶卡(第59頁)
- 隨時備份照片(第60頁)
- 以 JPEGs 格式拍照的話,使用預設的白平衡設定(第61頁)
- 第 4 章 專家的風景拍攝祕技 拍攝自然景色的專家祕技(第37頁)
- 風景攝影的黃金準則(第64頁)
- 與你的三腳架形影不離(第65頁)
- 使用光圈先決模式來拍照(第66頁)
- 絕佳風景照片的構圖(第67頁)
- 瀑布的拍攝技巧(第68頁)
- 樹林裡的拍照技巧(第69頁)
- 該把地平線放在哪裡(第70頁)
- 拍出更有趣的山巒照(第71頁)
- 拍出更暖色調的日出和日落照技巧(第72頁)
- 開啟「閃閃」功能,以得到更多的細節(第73頁)
- 如何避免討厭的「閃閃」(第74頁)
- 如何突顯景物的大小(第75頁)
- 先別急著架好三腳架,別急!(第76頁)
- 得到更飽和顏色的技巧(第77頁)
- 壞天氣能拍什麼(第78頁)
- 空氣是最好的朋友(第79頁)
- 克服鏡頭耀光問題:克難的方式(第80頁)
- 風景攝影師的祕密武器(第81頁)
- 保持地平線為水平的(第82頁)
- 陰天下拍照(第83頁)
- 拍攝全景照的技巧(一)(第84頁)
- 拍攝全景照的技巧(二)(第85頁)
- 拍攝全景照的技巧(三)(第86頁)
- 假的全景照(第87頁)
- 為何需要廣角鏡頭(第88頁)
- 想把這個技巧昇華到另一個層次嗎?用低角度來拍(第89頁)
- 第 5 章 專家的運動攝影祕技 記得帶著你的支票簿(第91頁)
- 專業運動攝影是「他x的」有夠花錢(第92頁)
- 該用哪種鏡頭(第93頁)
- 超值的好鏡頭(第94頁)
- 運動攝影時如何保持穩定(第95頁)
- 別想要花時間換鏡頭(第96頁)
- 室內運動攝影的白平衡設定(第97頁)
- 以 1/1000 秒或更快的快門速度來拍照(第98頁)
- 在夜晚或室內拍照?那就提高 ISO 值吧!(第99頁)
- 找到室內照明的最亮區域(第100頁)
- 用全開光圈來拍照(第101頁)
- 以連拍模式來拍照(第102頁)
- 運動攝影師都是拍 RAW 還是 JPEG 格式?(第103頁)
- 利用搖攝技巧製作出動態效果(第104頁)
- 預先對好焦點來拍照(第105頁)
- 以直拍來營造張力(第106頁)
- 不要怕對照片做裁切(第107頁)
- 記得拍到主角的眼睛,還有球(第108頁)
- 別只注意到贏家(第109頁)
- 運動攝影的構圖(第110頁)
- 身為專家要很了解比賽(第111頁)
- 第 6 章 專家的人像拍攝祕技 照片拍得比本人還漂亮的人像拍攝技巧(第113頁)
- 人像攝影最適用的鏡頭(第114頁)
- 該用哪個光圈值(第115頁)
- 選擇無接縫的背景紙(第116頁)
- 用畫布或棉布當背景(第117頁)
- 戶外人像的背景選擇(第118頁)
- 對焦該對在哪裡(第119頁)
- 相機該擺哪裡(第120頁)
- 該把主體放在照片內的什麼地方(第121頁)
- 人像構圖的技巧(第122頁)
- 最適合戶外人像照的光線(第123頁)
- 最適合室內人像照的光線(第124頁)
- 如何拍出最佳的新生兒照片(第125頁)
- 拍出很棒的日落人像照(第126頁)
- 利用反光板得到更棒的自然光人像照(第127頁)
- 反光板如何對準(第128頁)
- 當光照效果很平淡時,可以使用反光板(第129頁)
- 第 7 章 專家的問題解決技巧 如何避免令人頭大的數位問題(第131頁)
- 專家們避免白平衡問題的技巧(第132頁)
- 在寒冷天候下拍照記得多帶幾顆備用電池(第133頁)
- 在灰塵很嚴重的天候下別換鏡頭(第134頁)
- 使用三腳架時記得取得許可(第135頁)
- 要小心別拍到不能拍的東西(第136頁)
- 斜坡上的拍照技巧(第137頁)
- 專家們使用遮光罩的另類原因(第138頁)
- 避免鏡頭的問題(第139頁)
- Brad to shoot(第139頁)
- 減少使用液晶螢幕,以增長電池的使用時間(第140頁)
- 不確定該用什麼曝光設定時,就要利用包圍式曝光(第141頁)
- 防止紅眼現象(第142頁)
- 後製移除紅眼(第143頁)
- 第 8 章 專家們如何善用數位優勢 數位相機不僅只是取代了底片而已(第145頁)
- 提昇功力的好方法:狂按快門(第146頁)
- 別中了液晶螢幕「陷阱」(第147頁)
- 邊拍邊刪不要的照片,就能有更多拍照的空間(第148頁)
- 善用高光位警告功能(第149頁)
- 觀景窗內的「邊緣陷阱」(第150頁)
- 試拍不用繳學費(第151頁)
- 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第152頁)
- 善用大尺寸輸出的優點(第153頁)
- 一個不小心,你就要跟遮光罩說掰掰了(第154頁)
- 該減曝光或是加曝光?(第155頁)
- 避免意外刪除記憶卡的內容(第156頁)
- 該買哪一廠牌的相機呢?(第157頁)
- 第 9 章 專家的旅遊與城市生活拍攝技巧 遊記攝影的拍攝祕技(第159頁)
- 當關鍵時刻來臨時要如何做好準備?(第160頁)
- 拍小孩與老人就對了!(第161頁)
- 雇請模特兒來拍照(這比你想像的更便宜)(第162頁)
- 最佳的拍照時間?(第163頁)
- 注意看有沒有飽和鮮艷的顏色(第164頁)
- 旅遊攝影?記得先上 500px.com 找資料(第165頁)
- 別想把景色全拍下來,拍重要的細節即可(第166頁)
- 換個位置就能拍出好照片(第167頁)
- 記得拍張告示牌的照片,很好用的!(第168頁)
- 拍出城市的動感(第169頁)
- 要拍出張力嗎?那就拍越單純的東西(第170頁)
- 用單腳架偷機取巧(第171頁)
- 對於已經被「拍爛了」的景色該如何處理?(第172頁)
- 如何拍出細節豐富的月亮照片(第173頁)
- 拍攝煙火秀(第174頁)
- 有筆電的話要記得帶著(第175頁)
- 想到頂樓拍攝城市風景嗎?試試這個方法!(第176頁)
- 拍出幾乎沒有遊客蹤影的照片(第177頁)
- 第 10 章 專家的列印技巧及其他酷招 終於要討論列印的問題了(第179頁)
- 拍攝 RAW 檔的好處(第180頁)
- 如何在 Photoshop 裡處理 RAW 檔照片(第181頁)
- 比較一下相機液晶螢幕與電腦螢幕的差異(第182頁)
- 使用 Lightroom 來整理照片(第183頁)
- 你需要多少畫素才夠?(第184頁)
- 列印高品質的 8X10 吋照片(第185頁)
- 列印高品質的 13X19 吋照片(第186頁)
- 列印 17X22 吋照片的專家首選(第187頁)
- 該用什麼相紙來印照片?(第188頁)
- 該怎麼決定使用何種相紙?(第189頁)
- 讓螢幕顏色與印表機所印的結果相符(第190頁)
- 依你所使用的紙材下載色彩描述檔(第191頁)
- 在網路上以圖庫方式販售你的照片作品(第192頁)
- 我自己使用的設備(第193頁)
- 本系列還有其他三本書(第194頁)
- 每個星期跟著我在 The Grid 線上節目一起學習攝影吧!(第195頁)
- 第 11 章 千金難買的早知道 當年我開始學攝影時,希望有人指點的迷津(第197頁)
- #1:買機皇不代表你會拍出好照片(第198頁)
- #2:拍完後要做銳化處理(第199頁)
- #3:專家們拍了一堆爛照片(第200頁)
- #4:學會使用曝光補償(第201頁)
- #5:別執著在手動模式上頭(第202頁)
- #6:現今最實用的構圖可能是橫幅(第203頁)
- #7:實體照片的張力最無敵(第204頁)
- #8:忘了色階分佈圖這回事吧!(第205頁)
- #9: 明確定位出你自己是什麼樣的攝影師(第206頁)
- #10: 要不計一切代價拍出你要的照片(第207頁)
- #11:你需要一份作品集(第208頁)
- #12:別再光看攝影書了(第209頁)
- 第 12 章「理想中的照片」的拍攝訣竅 萬事皆備,只欠我接下來要跟你講的「東風」(第211頁)
紙本書 NT$ 320
單本電子書
NT$
22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