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經理人 [第151期]:你也做得到的Google式管理
  • 點閱:387
    146人已收藏
  • 作者: 經理人編輯部編輯
  • 出版社:巨思文化
  • 出版年:2017.06
  • 格式:PDF,JPG
  • 頁數:170
  • 附註:月刊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7

本期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管理的實驗室

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出生於1955年,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碩士、柏克萊電腦科學博士。他待過有輝煌研發紀錄的貝爾實驗室和全錄(Xerox)帕羅奧圖研究中心(PARC),也陸續在昇陽(Sun Microsystems)和網威(Novell)當到高管。

2001年,他加入Google,那年他46歲。創立於1998年的Google才3歲,兩位都出生於1973年的創辦人賴瑞‧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大約28歲。

在施密特與Google前同事合著的《Google模式》裡有這樣一段話:「身為經驗豐富的企業主管,我們加入Google時,懷抱的想法是要在這個地方引進『大人的監督管理』(adult supervision)……」結果如何?

在不算長的時間裡,也許是2003年,當「大人們」提出的任何有里程碑、審核流程、產品上市時程的計畫,都被年輕的創辦人「打槍」以後,他們終於知道,「說到管理策略,在當時,我們只確知一點,那就是:我們在20世紀學到的很多東西是錯的,得從頭來過。」

雖然我們無從得知詳情,但是這應該是一個職場上好的跨世代教學相長的範例:前輩不會倚老賣老,能夠謙虛地遺忘所學(unlearn);年輕創業家在願意接受「大人監管」的同時,也敢於堅持做自己,覺得看不慣、行不通、不知道的事,就說不,就努力嘗試新的方法。

在看過資深的產品管理主管提出的一份完整的產品計畫書後,佩吉的反應是:你有見過哪個團隊超前計畫的時程?(如果沒有)那要這個計畫幹什麼?只會讓我們礙手礙腳,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去找工程師談談吧。

這或許也預示了Google往後的「實驗管理」之路:處在VUCA(多變,volatility;不確定,uncertainty;複雜,complexity、模糊,ambiguity)的世界裡,他們只知道,已經被驗證過沒什麼成效的管理方式就不要勉強再用了,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其所能地招募最優秀的工程師,然後放手讓他們自由發揮。」
看似不足為奇的兩句話,許多企業或主管都說的出來,就看用什麼方法去做。從現在的時空來看,市值曾經飆破蘋果,達到世界第一的Google,要找人有什麼難?福利那麼好,誰會不想去!

然而,Google對於人才的「執迷」,是在他們還很小、很窮的時候就這樣了。《Google超級用人學》裡提到,「Google在創業初期沒有錢延請菁英,不但1998年成立當年沒有營收,員工薪資在科技業也連續幾年敬陪末座,」甚至到了2010年,當時Google已經夠有名了吧,大多數決定加入Google的人,都還是自願減了薪而來的。

在這本書裡,你可以看到Google對於人才的始終如一:沒錢的時候,就用沒錢的方式(出怪題、看學歷)找到好人才;有錢的時候,更要傾盡全力,提供最優渥的福利來徵才和留才。如同《財星》(Fortune)所說,Google會用一套嚴謹的分析方式,去想方設法提振士氣(rigorous analytical approach to morale)。

在《財星》「2017年最佳工作地點」(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名單裡,成立19年的Google已經11次入選,今年是第六度排名第一。這項調查不是公司自己準備很多資料申報角逐的,而是由各企業員工「匿名」替自己的公司打分數:在Google,有97%的員工說,他們的公司很棒。(At Google Inc., 97 percent of employees say their workplace is great.)而這群覺得公司很棒的人,在他們的盡情發揮下,讓全世界億萬人的每一天都「不能沒有Google」。
 
總編輯
齊立文

雜誌簡介
 
企業經理人必讀--[卓越雜誌]
 
卓越雜誌-多次榮獲新聞局金鼎獎「最佳刊物」的肯定,是個第一時間提供經濟知識領域的資訊刊物。

 
卓越雜誌-創刊於1984年9月1日,已有20個年頭了,並以產業趨勢為經經,及工商管理為緯,並始終以「知識經濟雜誌的第一品牌」自許。而卓越雜誌-的讀者群為中產階級及知識份子,尤以25-30歲才經、科技、及企業經理人為主。


  • Column 專欄(第12頁)
    •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 管理的實驗室(第12頁)
    • 小編信箱 張裕昌/ 老闆捨不得花錢打品牌,產品賣不好就怪行銷?(第16頁)
    •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 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第18頁)
    • 行銷學與用 謝明慧/ 社群經營不是行銷手法,而是一項企業策略(第20頁)
    •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 大數據時代3 個新定價法,有效提升企業獲利(第22頁)
    • 創新商業模式 王建彬/ 產品熱銷的關鍵:先找到一群有需求的買家(第24頁)
    • 品牌管理現場 王馥蓓/ B2B 企業需要品牌嗎?從殺價格轉向拚價值的關鍵(第26頁)
    • 數位金融茶蘼 劉奕成/ 漫步倫敦新金融城,「加速」擘畫FinTech 新藍圖(第114頁)
    • 公僕說真話 林于凱/ 政府革新為什麼這麼難?溝通出了問題!(第116頁)
    • 職場溝通塾 黑立言/ 千禧世代的困惑:常換工作是我的問題嗎?(第122頁)
    • 腦科學時代 謝伯讓/ 善用「觸覺」的魔力,提升人際好感度(第124頁)
    • 思考脈絡 蕭瑞麟/ 「破壞式創新」到底怎麼做?3 個客製化步驟,挑戰市場強者(第152頁)
  •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第30頁)
    • 《Monocle》/ Uniqlo 全球總部大改造!創新,從改善辦公空間做起(第30頁)
    • 《Entrepreneur》/ 創業不順、錢快燒光時,記住這一件事《Chief Learning Officer》/ 導師制度3 原則,不要讓計畫流於形式(第31頁)
    • 《The Atlantic》/ 亞馬遜賣的東西最便宜?前員工告訴你:別被騙了!(第32頁)
    • 《Fortune》/ 非營利組織的兩難:如何營利又堅守使命宗旨?《Associé》/ 加班=很忙或努力?別只算工時,還要看貢獻(第33頁)
    • 《Forbes》/ 萬貫家產捐出去最好?慈善事業也要獲得接班人認同(第34頁)
    • 《THE 21》/ 成功人士的好習慣:保有私人時間、讓人信賴(第35頁)
    • 《Workforce》/ 員工福利不是企業想給什麼,而是員工想要什麼(第36頁)
    • 《Psychology Today》/ 說出「不能說的祕密」!面對最真實的自己《HR Magazine》/ 想找到熱情、有創意的人才?重寫你的「職務說明」!(第37頁)
    • 《Fast Company》/ 美妝零售品牌門店開不停,股價漲幅超過亞馬遜(第38頁)
  • Working Tips 實用祕技(第42頁)
    • 壓力管理/壓力大到什麼都不想做?去做點什麼,壓力才會變小(第42頁)
    • 生活平衡/什麼都不缺、卻還是不快樂?你需要練習對自己說「夠了」(第43頁)
    • 店頭行銷/折扣是行銷的最後選擇,做出產品特色才能養出鐵粉(第44頁)
    • 領導帶人/公司裡不可能沒人才!其實是主管不會帶、不會用(第45頁)
  • Diagram 管理圖解(第48頁)
    • 大前研一的「即時個案研究法」/ 假想你是Airbnb 的CEO,如何從經營者格局帶動成長(第48頁)
    • 品牌的基礎:定位/ 做生意一定要想的3 個定位問題,找出深入人心的甜蜜點(第50頁)
  •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第54頁)
    • 英文書介 _《選項B:面對逆境、打造韌性、重拾快樂》(暫譯)/接受人生給你的「B 選項」,從生命挫折中學習復原力(第54頁)
    • 中文書介 _《狂粉是怎樣煉成的》/別想控制、迎合你的「狂粉」,不卑不亢才是品牌出路(第56頁)
  • Back to Basics 主題學習 你也做得到的Google式管理(第60頁)
    • 「員工至上」不是一句口號,是所有制度的設計根源(第62頁)
    • 看圖學管理大海報 Google 一下,你的現在與未來(第64頁)
    • 選用育留篇(第72頁)
    • 工作方式篇(第86頁)
    • 案例篇(第96頁)
    • 延伸閱讀 8 本書,了解Google 的成功之道(第102頁)
  • Focus 本期焦點(第106頁)
    • CEO 管理講堂/ 晟德大藥廠董事長 林榮錦 想像5 年、10 年後的發展,先一步培養競爭優勢(第106頁)
    • 領導人物/ 家樂福台灣總經理 貝賀名(Rami Baitieh)主管、員工都「不怕聽真話」,才能面對問題、修正錯誤(第112頁)
  • Sep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杜絕三分鐘熱度、半途而廢 習慣養成術(第126頁)
    • 啟動習慣養成計畫 好行為自動化,不用想、不掙扎就能做到(第128頁)
    • Part1. 衝刺期(第132頁)
    • Part2. 無力期(第136頁)
    • Part3. 穩定期(第140頁)
    • Part4. 專家篇(第144頁)
  • MBA@Of ce 辦公室商學院 名師一堂課Master Class _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李明璁/練習把耳朵張開,聽見多元、才能擁有思考的養分(第148頁)
  • Life Style 生活提案 回到百工齊放的黃金年代 老工藝,新設計(第156頁)
    • Woo Collective × 錫/ 獨創煙燻和拓印技法,巧玩錫器新意(第157頁)
    • A.M Ideas × 藺草/ 帶著苑裡阿嬤的精湛手藝,征服國際編織市場(第160頁)
    • 繡HSIU × 刺繡/ 透過手工真皮繡花鞋,傳遞這個世代的人文美學(第162頁)
  • Manager's Life 下班後(第164頁)
    • 職人精神_電影配樂師 李欣芸/ 追求自由卻愛上約束,跨越極限譜出動人旋律(第164頁)
    • 名人的勵志課Best Quotes _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 “Success breeds complacency. Complacency breeds failure.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第168頁)
紙本書 NT$ 200
單本電子書
NT$ 190

點數租閱 15點
租期7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6-27
訂閱雜誌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