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繪圖就像一把鑰匙,邀讀者一起體驗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生命脈動
自然風情畫家林麗琪每天持之以恆的山林散步,
以繪畫仔細描繪自然,將巧遇的花草、昆蟲以及生活裡的蔬菜水果一一入畫。近年更將觸角延伸至台灣各地的海邊、高山、野地,
完成了無可取代的野花散步。
山林裡的任何動靜無不吸引著林麗琪的目光,
她看見飛舞的蝴蝶、啃食葉片的蟲子,
鳥兒在枝頭覓食跳躍移動的身影,感覺植物的呼吸。
出其不意遇見的野地生命,總是鼓舞著她藉由描繪葉片、花朵,
掉落野地的一段枯枝,記錄生物成長的過程與驚奇。
跟隨季節更迭的腳步,學習自然豐美的變化,
感受空氣中的濕度、氣味,讓自己融入環境,
感覺每一地方的獨特與差異,記錄、畫畫可以整理思緒,
發現微妙的事物,聽到細膩的聲響,讓自己沉浸在美妙的環境。
自然繪圖就像一把鑰匙,開啓我探索野地的方式,
讓我體驗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生命脈動。
自然賦予我靈感的泉源,期待從觀察自然開始,喚起原始的感動。
野地不修邊幅的模樣讓我歡喜,
總有一股動力在我的內心攪拌、翻騰,
野花的生命催促我登上山崖探望,到海邊尋找沙灘上的花朵,
追求野花的路程讓我充滿喜悅……
有趣的探險成為美麗的記憶足跡,
順利變成一張張的植物畫,豐富我的創作題材。—— 林麗琪
- 野花的春天(第4頁)
- 春日野花(第6頁)
- 野草陽台散步(第10頁)
- 田園野花(第14頁)
- 大鹿林道(第16頁)
- 翠峰堇菜(第20頁)
- 觀霧公路的胡麻花(第23頁)
- 檞寄生(第26頁)
- 太平山谷的和諧共鳴(第28頁)
- 太平山櫻(第31頁)
- 山毛櫸落葉(第34頁)
- 日本鳶尾(第38頁)
- 災後重生(第40頁)
- 毬蘭(第42頁)
- 濱苦菜(第44頁)
- 合歡溪水岸(第46頁)
- 前進小奇萊(第48頁)
- 研海林道(第52頁)
- 大屯山色(第56頁)
- 面天山(第60頁)
- 大屯西峰的伏牛花與螞蝗(第64頁)
- 夏日樂章(第68頁)
- 自由奔放的野地(第70頁)
- 丹鳳山的威脅(第72頁)
- 發現原生種植物(第74頁)
- 岩上之花──唐杜鵑(第76頁)
- 台灣月桃(第78頁)
- 雨天的奇幻旅程(第80頁)
- 深山野牡丹(第82頁)
- 野花博覽會(第86頁)
- 磺溪(第90頁)
- 野叢裡的魔幻(第92頁)
- 望幽谷野地(第94頁)
- 魔鬼植物的蒺藜草與紅瓜(第98頁)
- 麟山鼻的藻礁(第100頁)
- 水鴨腳海棠(第102頁)
- 水尾漁港的野花(第106頁)
- 倒地蜈蚣(第110頁)
- 合歡溪畔的野花(第114頁)
- 探訪小奇萊(第120頁)
- 合歡山坡的野花(第124頁)
- 連峰步道的自然組合(第126頁)
- 爬森藤(第128頁)
- 秋的悸動(第130頁)
- 壯圍海岸的野花(第132頁)
- 颱風最前線的海濱植物(第134頁)
- 秋日的丹鳳山坡(第136頁)
- 山谷旁的蕈類(第138頁)
- 南五味子(第140頁)
- 洋紫荊(第143頁)
- 菜公坑(第144頁)
- 丹鳳山坡的南嶺蕘花(第146頁)
- 秋日的台灣山菊(第148頁)
- 安農溪河畔(第150頁)
- 合歡山野溪(第152頁)
- 司立富瀑布(第154頁)
- 岩坡上的烏皮茶(第158頁)
- 糖果子般的鄧氏胡頹子(第160頁)
- 大屯山峰的五節芒草原(第162頁)
- 七星山神秘之境(第164頁)
- 桑寄生與綠啄花(第166頁)
- 飛旋的黃杞翅果(第168頁)
- 俄氏草(第170頁)
- 秋天的不速之客(第172頁)
- 沉浸冬日(第175頁)
- 大屯山南峰(第176頁)
- 愛情與耳萊相思樹(第180頁)
- 大頭茶(第182頁)
- 竹子湖的山桐子(第184頁)
- 米碎柃木(第187頁)
- 紅果金栗蘭(第188頁)
- 小紅帽與河畔野花(第190頁)
- 鰲鼓濕地(第192頁)
- 大頭茶林徑(第196頁)
- 青苔、蕨類與台灣款冬新葉(第198頁)
- 紅榨槭散步(第199頁)
- 美麗的地衣與落葉(第200頁)
- 狹葉萊蒾的路徑(第202頁)
- 植物花芽的禦寒術(第204頁)
- 冷水坑的山月桃(第206頁)
- 大雪山林道(第208頁)
- 野豬奇遇(第210頁)
- 麟山鼻海岸步道(第212頁)
- 毛地黃(第214頁)
- 鞍馬山 201 林道(第216頁)
- 殘冬色澤(第218頁)
- 作者後記(第222頁)
紙本書 NT$ 550
單本電子書
NT$
413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