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JPG
本書有DRM加密保護,需使用HyRead閱讀軟體開啟
  • 林黛玉的異想世界:紅樓夢論集
  • 點閱:23
    40人已收藏
  • 作者: 朱嘉雯作
  •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 出版年:2007
  • 集叢名:世紀映像叢書:19 語言文學:PG0153
  • ISBN:9789866732294
  • 格式:PDF,JPG
  • 頁數:218
  • 書籍難度(SR):752 SR值是什麼?
  •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當代文論受西方思潮的影響,以接受美學與讀者反應論為學界所廣泛熟知及運用。與此同時,《紅樓夢》的經典意義也在文壇興起了重塑的效應。這重塑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幕幕鮮活的眾生相,又像是日本的浮世繪。

從接受美學與讀者反應的角度,重新發現台灣作家對《紅樓夢》的強烈佔有慾,及窺視其間所發生的種種親密關係,同時也就證明了文學經典與時俱進的文本生命力。

朱嘉雯

台北人,中央大學中國文學博士,任教於佛光大學文學系,教授古典小說、詩歌及女性文學專題等課程。

  • 美人的心思(第iii頁)
  • 百年孤塚葬桃花──曹氏祖孫的告別美學(第1頁)
    • 一、兩番葬花的心情表述(第1頁)
    • 二、葬花儀式與文人情調(第3頁)
    • 三、閑適優雅的蘇意生活(第5頁)
    • 四、揚州舊夢與秦淮風月(第7頁)
    • 五、青春年華的最後一程(第9頁)
    • 六、葬花之情餘波蕩漾(第11頁)
  • 琴觀/情關──林黛玉的音樂與愛情(第13頁)
    • 一、琴絲/情思(第13頁)
    • 二、鳴琴廣陵客――鹽政與琴(第35頁)
    • 三、曹雪芹與高鶚的藝術視野(第44頁)
  • 昨日,當我年輕時──三三文學與︽紅樓夢︾(第51頁)
    • 一、鄉土論戰中的紅樓表述(第54頁)
    • 二、父親鄉愁裡的國族神話(第57頁)
    • 三、胡蘭成的「神韻說」與張愛玲的「夢魘學」(第60頁)
    • 四、「餘韻」「未完」(第70頁)
  • 從白先勇到蕭麗紅──小說家的紅學觀(第95頁)
    • 一、二度西潮(第97頁)
    • 二、白先勇與王文興(第98頁)
    • 三、李歐梵與楊牧(第117頁)
    • 四、蕭麗紅(第120頁)
  • 反認他鄉是故鄉──日據時期的才子文人的紅樓美學(第127頁)
    • 一、張我軍的新文學觀(第127頁)
    • 二、張梗的自然主義(第127頁)
    • 三、呂赫若的家族書寫(第130頁)
    • 四、葉石濤的浪漫文風(第136頁)
    • 五、特殊的時代,特殊的接受美學(第142頁)
  • 美的生活與沉思||︽紅樓夢︾與散文作家的遇合(第145頁)
    • 一、多面夏娃(第145頁)
    • 二、紅學的實用主義(第177頁)
紙本書 NT$ 250
單本電子書
NT$ 175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