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9
本書反省近代日本思想界如何通過中國建立自我認識,指出其間不同於西方之處,日本知識界始終苦思的是:如何退出中國或與中國一體。各章討論西方主義、普遍性方法、神道方法、退出情境的方法、自我修養方法、亞洲方法、中國方法、科學方法,藉由對日本中國學的重新詮釋間接批判西方社會科學與中國學,整理出迥然不同的思維方式與世界觀。
- 前言-主體何在?(第v頁)
- 1 西方不在西邊-近代日、中思想界的自我認識方法(第2頁)
- 2 斷代與斷裂-日本近代中國認識的基礎脈絡(第30頁)
- 3 進出現代性-亞洲立場的有與無(第62頁)
- 4 東京學派的漢學脈絡-白鳥庫吉的科學主張及其思想基礎(第90頁)
- 5 作為東亞的台灣-從殖民地收編國家?(第114頁)
- 6 回到亞洲-日本認識中國崛起的思想基礎(第142頁)
- 7 去驚奇-The Japan Times實踐普遍性的「中國方法」(第166頁)
- 8 近代日本中國學的解放問題-溝口雄三的進出策略(第192頁)
- 結論-舊空間的新主體?(第218頁)
- 參考書目(第226頁)
紙本書 NT$ 200
單本電子書
NT$
160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9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9
類似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