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這些年裡,在所有關於中國企業的成長史描述中,都繞不開“原罪”,它彷彿企業家頭上懸著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對原罪的清算、否認或道德性批判都不能完全地澄清這個沉重而無解的難題。透過《大敗局》的近二十個案例,我們發現了下述事實:
企業“原罪”是一個變革時代的必然現象,在一個轉型時代,任何變革便意味著對現有體制的突破,因此“天然”地帶有違反現行法規的性質,這其實不是某些人的“原罪”,而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原罪”。這一轉型時代的特徵使很多企業家始終無法完全地站立在陽光之下,也造成了很多“貌似偶然”的落馬事件。
企業“原罪”是制度建設滯後的產物。中國企業改革的“自下而上”特徵,決定了制度的變革往往會落後於企業的實踐,這造成了企業家不得不養成了“繞道前行”的職業習慣,這也最終成為原罪孳生的緣由之一。在有的時候,“原罪”甚至是政商共謀的結果,在鐵本案中,為了促進鋼鐵專案的上馬,地方政府主動為企業出謀劃策,將專案分塊切小,規避現有的申報制度,當企業最終遭到懲罰的時候,這一切便都成了“原罪”的證據。
企業“原罪”是“監管真空”所縱容出來的產物。在很多企業案例中我們看到,企業家自己的行為不被制度所容也鋌而走險,而相關的政府監管部門卻讓人吃驚地沒有恪守監管之責,以致於違規行為日漸猖獗,最終竟成法不責眾的局面。而那些冒險者要麼成就霸業,要麼引爆無比慘烈的悲劇。這一特徵在資本市場上尤為明顯,在呂梁的中科系案以及唐萬新的德隆案,其違規手法之大膽與明顯都已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不見監管者的蹤跡,及其崩塌之際便造成了重大的公眾惡果。
當今中國的商業界仍是一個潛規則橫行的時期,正如文學家余秋雨對中國歷史所觀察的那樣,“我們的歷史太長、權謀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內幕太厚、口舌太貪、眼光太雜、預計太險,因此對一切都“構思過度”。”我們至今缺少對一種簡單而普世的商業邏輯的尊重,缺少對公平透明的遊戲規則的遵循,缺少對符合人性的商業道德的敬畏。所有這一切都使得中國企業的神話或悲劇都難以避免地蒙上了一層莫名的灰色。
本書特色:
1.被評為“影響中國商業界的二十本書”之一
2.作者精敏犀利的個案紀實與成敗探討
3.堪稱絕佳MBA及EMBA之精采教案
4.上下二冊,紀錄19個企業故事(上10下9),情節曲折、驚心、悲烈,感動人心的企業興衰史。
- 台灣版序言(第I頁)
- 序言 關於“中國式失敗”的思考(第III頁)
- 目錄(第XIV頁)
- 01健力寶:“東方魔水”是如何變味的(第1頁)
- 東方魔水:一個橙黃的傳說(第1頁)
- 亂世紛戰:清新一枝不墜泥(第5頁)
- 致命一問:健力寶是誰人的?(第10頁)
- 呵護李寧:小李比老李幸運(第15頁)
- 政商交惡:偏不賣給創業人(第17頁)
- 張海登台:命運三耍李經緯(第20頁)
- 法師當家: 步步臭棋毀天物(第24頁)
- 盛宴散場:鬧劇何日有竟時(第29頁)
- 【健力寶大事記】(第33頁)
- 【新新觀察】值得檢討的“三水策略”(第35頁)
- 02科龍:一條被刻意獵殺的龍(第39頁)
- 順德模式:炸平山頭建廠房(第39頁)
- 潘寧宿命:怎一個“憤”字了得(第42頁)
- 科龍革命:名不符實的革命(第46頁)
- 格林柯爾:搶食腐屍的兀鷹(第50頁)
- 顧氏新政:一塊錢裏有我兩毛(第54頁)
- 造系運動:購併催生霸王夢(第57頁)
- 顧郎之爭:一場針鋒相對的戰爭(第60頁)
- 【科龍大事記】(第65頁)
- 【八方說詞一】可惜了,科龍(第67頁)
- 【八方說詞二】顧雛軍的併購“七板斧”(第70頁)
- 03德隆:金融恐龍的宿命(第75頁)
- 第一桶金:五千人去深圳排隊認購原始股(第75頁)
- 三駕馬車:被誇大的整合神話(第78頁)
- 第一莊家:股不在優,有“德”則名(第81頁)
- 產融整合:這是個真實的謊言(第83頁)
- 末路狂奔:沒有節制的大遊戲(第87頁)
- 牟唐對照:兩代大鱷何其相似(第94頁)
- 何謂天意:企業家性格的投射(第97頁)
- 【德隆大事記】(第99頁)
- 【檔案存底】德隆的六個失誤(第101頁)
- 【八方說詞】學者、總裁:各說各的德隆(第103頁)
- 04中科創業:那個莊家狂舞的年代(第109頁)
- 朱大戶與K先生的親密接觸(第109頁)
- 神奇的小丁(第112頁)
- K先生的跨世紀對話與“5‧19行情”(第115頁)
- 構築“中科系”(第118頁)
- 因內鬨而造成的崩盤(第122頁)
- 【中科創業大事記】(第127頁)
- 【檔案存底】第一代莊家的結局(第129頁)
- 【八方說詞】為什麼中國股市像賭場(第130頁)
- 05華晨:“拯救者”的出局(第135頁)
- 亮相:催生“中國第一股”(第136頁)
- 造車:打造“中華第一車”(第142頁)
- “背叛”:導致決裂的羅孚項目(第149頁)
- 出局:無可訴性的“知識產權第一案”(第153頁)
- 潰敗: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第156頁)
- 【華晨大事記】(第160頁)
- 【檔案存底】“ 我沒有為華晨培養一個好的接班人”(第162頁)
- 【新新觀察】企業家的“政治博弈術”(第167頁)
- 06順馳:一匹被速度擊垮的黑馬(第171頁)
- 26歲時的那場牢獄之災(第171頁)
- 順馳,就是“孫氏”的諧音(第175頁)
- 當孫宏斌槓上王石(第178頁)
- 現金流的“極限運動”(第183頁)
- 奈何天不佑宏斌(第187頁)
- 一次沒有技術含量的失敗(第191頁)
- 【順馳大事記】(第194頁)
- 【檔案存底】孫宏斌答“普魯斯特問卷”(第195頁)
- 【八方說詞】“地產大佬”說順馳(第197頁)
- 07鐵本:鋼鐵之死(第203頁)
- 長江邊的鋼廠夢(第203頁)
- 棋局中的一枚棋子(第208頁)
- 宏觀調控的分水嶺(第213頁)
- 鐵本之死與建龍之活(第216頁)
- 最讓人意外的公訴書(第221頁)
- 【鐵本大事記】(第225頁)
- 【新新觀察】中國企業家的“法罪錯位”(第226頁)
- 【八方說詞】“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第229頁)
- 08三九:中藥的“最後一次失敗”(第233頁)
- 一個人的三九(第233頁)
- 第一次擴張:“下山摘桃子去”(第238頁)
- 第二次擴張:僅次於德隆的大鱷(第242頁)
- 第三次擴張:回歸專業化的狂想(第247頁)
- 龍種與跳蚤(第249頁)
- 【三九大事記】(第254頁)
- 【八方說詞】趙新先的“撈錢六招鮮”(第255頁)
- 【新新觀察一】一樣的策略,不一樣的結果(第256頁)
- 【新新觀察二】大前研一的“專業主義”(第259頁)
- 09托普:十年一覺TOP夢(第265頁)
- 蹬三輪,大學教授敢下海(第265頁)
- 放衛星:托普一夜暴大名(第268頁)
- 軟體園:跑馬全國成地主(第273頁)
- 托普系:生產“概念”的公司(第277頁)
- 大招聘:那最後一根稻草(第281頁)
- 2元錢:了結一場TOP夢(第284頁)
- 【托普大事記】(第287頁)
- 【檔案存底】“我不是一個合格的CEO”(第288頁)
- 【新新觀察】“我無法控制哥倫比亞”(第290頁)
- 初版跋(第297頁)
- 編者的話(第299頁)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