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4
在後現代主義劇場當道的年代,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劇作家對於刻畫存在處境的執著反而留下值得反覆思辨的軌跡。他們回應身處的時代情境和物質條件,發展出新穎的敘事策略、對白風格、語言觀,進而突破傳統情節論,書寫現代人繁複的心理結構。本書通過後結構主義敘事理論為文本分析提出新的蹊徑,更立體地論述易卜生、史特林堡、梅特林克、契訶夫、皮蘭德羅、貝克特、伊爾涅斯科、品特、馬梅特、謝伯德等劇作家的敘事策略和存在情境之間的辯證互動。
- 現代戲劇與悲劇的傳統 ── 代新版序(第4頁)
- 原序(第8頁)
- 導論 故事該怎麼說?重返三個犯罪現場(第13頁)
- 一、重返第一犯罪現場(第16頁)
- 二、故事是這樣說的(第19頁)
- 三、故事是這樣說的?(第25頁)
- 第一章 敘述之驅魔儀式《娃娃之家》的形構過程(第33頁)
- 一、《娃娃之家》的開頭(第36頁)
- 二、敘述的挑逗/挑逗的敘述(第42頁)
- 三、驅魔之後的餘毒(第48頁)
- 第二章 單音與複調 另類疏離的《櫻桃園》(第55頁)
- 一、集中或打散(第56頁)
- 二、單音 VS. 複調(第63頁)
- 三、腹語術(第70頁)
- 第三章 述說真理《鬼魅奏鳴曲》及現代戲劇的弔詭(第75頁)
- 一、事物的核心(第77頁)
- 二、執著與迷失(第82頁)
- 三、弔詭重重(第87頁)
- 第四章 語言觀 從寫實到荒謬(第93頁)
- 一、深信不疑(第95頁)
- 二、質疑後的迷信(第103頁)
- 三、「荒謬劇場」的荒謬(第106頁)
- 四、誰是兇手?(第117頁)
- 第五章 敘述的轉向 從《回家》閱讀品特的語言(第123頁)
- 一、語言的爭議(第125頁)
- 二、中界式的儀式劇場(第130頁)
- 三、進入文本(第132頁)
- 第六章 說故事比賽 當代美國戲劇的後設敘事(第143頁)
- 一、敘述的必要及崩解(第146頁)
- 二、版本的問題(第156頁)
- 第七章 說話機器 馬梅特戲劇中語言的角色(第167頁)
- 一、一對一的語言互動(第169頁)
- 二、語言建構現實(第173頁)
- 三、語言這個暴君(第176頁)
- 四、人這部說話的機器(第180頁)
- 第八章 請問閣下 PC 乎?美國九○年代的文化之戰與《歐利安娜》的個案(第185頁)
- 一、政治正確的聖戰(第187頁)
- 二、PC 的緣起與僭用(第190頁)
- 三、論爭的核心、核心的爭論(第192頁)
- 四、劇場與 PC:《歐利安娜》的個案(第195頁)
- 引用書目(第205頁)
紙本書 NT$ 350
單本電子書
NT$
245
點數租閱
20點
租期14天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4
今日租書可閱讀至2025-04-04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