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友》 當一個人過世之後,他的狗會明白多少呢?身為摯友,她收留了已故友人的狗,也與這隻狗一起療傷,面對別離和那些無法訴說的情感,這本小說讓我常常陷入沈思,而其中兩人對文學的討論,和他們之間往返無數的信件,都讓我透過這位摯友的視角,更清晰地看見另一個人的存在,以及如何被人珍惜的想念著。
《告訴我, 你受了什麼苦?》 在電影《隔壁的房間》上映前,先閱讀原著作品,對我來說先讀文字,再看到影像,有種舒服又和緩的節奏。深受疾病所苦,想自我結束生命的人,找了一個願意在她人生結束時,陪伴著她,不用在場,只要及時發現,接著通知該通知的人就好。不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安樂死還沒通過的地方,以及當所有人都要求你,努力治療不要放棄活下去的希望時,這本小說這部電影,都給了對此有不同立場的人,更多的理解和討論。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我想在閱讀蘇珊.桑塔格之前,先閱讀這本西格麗德.努涅斯寫的回憶,身為與某個時期的她相伴的人,這本書讓我想到了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的小說,也許是因為此時的蘇珊.桑塔格也患有癌症,也或許是他們之間的談話,讓我想起了摯友小說中,關於各種事情的聰明討論和丟接,總之透過西格麗德.努涅斯的筆下,我看見的蘇珊.桑塔格,不在只是大家認識的那個名字和指標,而是一個活生生且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