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史坦貝克《月亮下去了》,看今日的烏俄和人民的勇氣

文:鄭襄憶;圖:shutterstock / 發表日期:2023-10-14
 

2022年2月24日凌晨五點,俄羅斯軍隊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大舉入侵烏克蘭,為轟動全球的烏俄戰爭揭開序幕。
 
赫爾松(Kherson)是俄軍在烏俄戰爭中,第一個攻下的城市,入主後,俄軍阻斷當地人民與外界的聯繫,展開各種迫害,城內氣氛風聲鶴唳。然而,儘管荷槍持彈的俄羅斯士兵駐守街頭,上千名赫爾松仁仍無懼地聚集街頭,用力揮舞烏克蘭國旗。
 


他們的勇氣哪裡來?史坦貝克的《月亮下去了》說分明

烏克蘭的處境,讓人聯想到史坦貝克的《月亮下去了》。1942年3月,《月亮下去了》在美國出版,故事描述一個不知名的小鎮(很像挪威),被侵略軍(很像德國納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佔領後,當地人民如何從最初的錯愕、恐懼、消極合作,到逐漸覺醒而投入反抗行動。
 
史坦貝克透過代表民主的歐登鎮長、為極權服務的指揮官蘭斯上校、叛徒柯雷爾、天真的軍官普拉格和湯達等角色,具體呈現了民主和極權的根本差異,也細膩刻劃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雙方處境和心理狀態的變化。
 


史坦貝克:「謹以此書歌頌民主長存。」

且讓我們先回到《月亮下去了》出版的兩年前,也就是1940年。該年4月9日,德軍突襲挪威,短短幾個月內,便勢如破竹地拿下挪威、丹麥、荷蘭、法國等國家,將大半個歐洲納入了自己的版圖。眼見歐洲局勢越來越不妙,美國雖然還沒正式參戰,自然備戰動作頻頻。而熱血的史坦貝克也摩拳擦掌想要貢獻一己之力。
 
1940-42年間,史坦貝克和眾多美國作家一樣,受政府招募加入情報資訊機構,撰寫各種演講稿、文章、小故事、劇本、廣播、士兵訓練手冊等。也就是在這段期間,他第一線接觸了許多歐洲難民,深深受到納粹佔領區人民、反抗地下組織的故事所吸引。
 
他發現,雖然這些難民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傳統,但人民面對侵略的反應,卻驚人地相似──最初的迷惘,有內奸賣國求榮,有些人決定當順民,可能是出於恐懼而屈服,或為了求取利益;然後德國侵略軍逐漸加強管控、鎮壓,以殘暴手段懲罰人民;地下反抗勢力慢慢集結動員,展開行動。
 
他從中獲得靈感,提筆寫下《月亮下去了》,希望能用這個故事激勵歐洲民眾士氣,打破德軍堅不可摧的神話,並且呼籲國際社會加強援助歐洲的反抗組織,合力守護民主。
 


美國文壇激起論戰

他哪裡知道,竟會真心換絕情。雖然不乏書評給予好評,但也有許多書評家痛批,這書不止無法激勵士氣,根本就是在幫倒忙!
 
首先,史坦貝克對侵略者的描繪可說是犯了大忌。在故事裡,侵略軍指揮官蘭斯上校對當地政權展現尊重,班堤克上尉是紳士形象,「愛家、愛狗、愛粉嫩的小孩和耶誕節」,普拉格中尉和湯達中尉是乳臭未乾、會為了心儀對象死去活來的大學生。當時所有的戰時文宣,莫不把納粹德軍描述成沒血沒淚的妖魔鬼怪,就史坦貝克膽敢說他們通情達理,具有人性,真是「失敗主義」、「背離事實」、幾乎是「通敵叛國」。
 
其次,評論家也認為,史坦貝克太過天真,寫得好像人民光靠民主理想就能戰勝極權侵略,「《月亮下去了》書裡的高貴情操,對我們根本沒有幫助,真正有幫助的是邱吉爾先生說的苦幹實幹、流血流汗。」《紐約客》書評家克里夫頓.費迪曼(Clifton Fadiman)如是說。
 


在納粹佔領區,反抗組織冒死翻譯出版

不過,生活在納粹佔領區的人民可不同意這些負評,事實上,雖然這書被納粹當作禁書,持有會有生命危險,歐洲各國的地下反抗組織卻冒死在翻譯、印製與散播此書。
 
對《月亮下去了》最有認同感的國家是挪威,因為故事中侵略軍的閃電式攻擊、冬季的嚴寒和短日照等描述,都讓人強烈聯想到挪威,而且故事裡的內奸柯雷爾,完全是挪威叛徒奎斯林(Quisling)的翻版。史坦貝克將挪威的苦難寫成故事,令他們非常感動,感覺自己沒有被世人遺忘。一個挪威書評家說:「這本小說寫出我們所有人的感受,解釋了很多事情,你會明白是什麼給我們勇氣挺身對抗強權。」1945年德國投降後,史坦貝克獲得挪威國王親自頒發自由十字勳章,感謝這書激勵了全體國民的士氣。
 
對丹麥人來說,《月亮下去了》的功能反而類似照妖鏡。因為地勢不利防守,1940年時,為避免死傷無數,城市變成廢墟,丹麥在德軍進攻幾小時內就直接投降了。起初,多數丹麥人民也支持投降保命的決定,但在德國恩准下繼續存在的丹麥政府,卻被迫親手打壓反德的聲音和反抗行動,形成一種自己人打壓自己人的奇怪局面。反抗組織借《月亮下去了》裡不怕威脅的人民,和堅持人民自主的鎮長歐登,來對照投降德國的丹麥人民和政府,疾聲呼籲:投降等於與邪惡的納粹同流合污,這完全是比個人生死更重要的道德選擇;反抗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月亮下去了》對人民的覺醒影響深遠,1943年8月29日,屈從德國的丹麥政府順應民意正式停擺,終於全國一心對抗納粹。
 
月亮下去了》也出現在法國、荷蘭和義大利,在中國,它被拿來激勵人民抵抗日本侵略。
 



以古鑑今,反思侵略、戰爭與民主

你或許可以說它是一份戰爭文宣,但卻遠遠不只如此。為了鼓舞士氣、號召從軍報國的戰爭文宣,在戰爭結束之後應該就會遭到世人遺忘,但《月亮下去了》卻在戰後二十年內在世界各地出版了70幾個版本,且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再度引發讀者關注。
 
它見證了二戰期間數百萬人以性命對抗極權侵略、爭取自由的努力,具體呈現了民主社會的強大韌性。對於受戰爭陰影籠罩的人民來說,這無疑是一部值得一讀的經典。
 
 
參考資料:
  1. Anna Romandash, 換日線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6041
  2. Coers, Donald V. John Steinbeck Goes to War : “the Moon Is Down” as Propaganda.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2006.
 
 
 

 


月亮下去了:The Moon Is Down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電子書 NT$ 250
紙本書 NT$ 250
本期內容簡介
從眾者只懂追隨領袖,就沒辦法這樣了,
所以永遠是從眾者拿下戰役,而自由人打贏戰爭。」──《月亮下去了》

謹以此書歌頌民主長存。──史坦貝克

‧故事內容‧
一天早晨,北歐某個採礦小鎮遭受侵略軍旋風式突襲,立即淪陷了。當極權國家的侵略軍在小鎮廣場奏響勝利的樂音時,民眾和民選鎮長歐登全都感到錯愕、茫然,不知所措。

侵略軍的指揮官蘭斯上校,為求採礦順利,對歐登鎮長百般禮遇,營造出雙方相安無事的曖昧局勢,卻被一場意外狠狠戳破了假象。隨著人民逐漸覺醒,侵略軍發現自己一刻都不能放鬆,他們恐懼地知道,永不屈服的人民正無聲地等著,要他們血債血償……


‧當年激勵抗德士氣,今日仍與國際局勢遙相呼應‧
二戰期間,納粹德軍幾乎佔領了全歐洲,許多歐洲人逃往美國。《月亮下去了》是史坦貝克實際接觸挪威、丹麥、法國等國難民後寫下的作品。他打破一般的刻板印象,充滿人性地呈現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心境、處境和情況。出版後引爆國內外熱議。

納粹統治下的歐洲各國,地下反抗組織冒死翻譯出版走私此書入境,視之為帶來希望、激勵士氣的強心針。挪威人民讀了驚嘆: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丹麥反抗組織拿此書來抨擊政府不該投降,呼籲民眾奮起。荷蘭民眾甘願冒著被逮捕的風險,前往觀賞《月亮下去了》的戲劇演出。戰後,史坦貝克獲頒挪威國王自由十字勳章、法國─比利時指揮官勳章,是此書具有實質強大影響力的最佳證明。

2022年3月,《華盛頓郵報》社論以「史坦貝克的《月亮下去了》如何激勵人民反抗佔領」為副標剖析烏俄戰爭,足見此書即使出版超過80年,在戰爭陰影籠罩、國際局勢詭譎多變的今日,仍是極具啟發性的經典之作。


各界讚譽
「二戰期間讓人最難忘的虛構小說。」
──John Chamberlain,《紐約時報》

「它所傳達的價值觀如此強而有力、簡單、真實又充滿張力。」
──R.L. Duffus 《紐約時報書評》

「《月亮下去了》完美證明了,文學家能用藝術作品,清楚解釋一個時代最重大的議題。」
──John Gunther,《紐約先驅論壇報》

「絕佳的戰爭文宣。」
──《時代》雜誌

臉書搜尋:Onethought.publishing
Podcast節目:一念愛讀書
一念網頁:https://onethoughtpublishing.blogspot.com/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