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件事讓你活出生命最大價值

文: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 / 發表日期:2023-06-07
     
   

作家法勒(Bruce Feiler)在《轉換中的人生》(Life Is in the Transitions)一書中,歸納出重大的人生轉變,平均18 個月就會出現一次。大部分的轉變是非自願的,也因此在當下不受歡迎,但你以為的絕境,其實藏著豐收的祕密。以下四個策略,幫助你找到新的力量泉源。

 
 
1. 找出你的棉花糖
 
史丹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1972 年找來一群學齡前的兒童,用一袋棉花糖做心理實驗。米歇爾發現,能夠延遲享樂的孩子,長大後更成功:相較於選擇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能忍著不吃的孩子在日後更健康、更快樂、收入更高,SAT 分數也更高。

對你來說,重點不在能否通過米歇爾的棉花糖測試,而在重新出發的這一刻,「究竟下一個吸引你的棉花糖是什麼?」在你開始投入新的付出時,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如果想不出答案,不要擔心,下面的三個重點會協助你找出來。

 
2. 工作本身就是獎勵
 
在職涯中,我們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只把工作當成達成目的的手段。或許一直以來,你都是這麼做的。但當流體智力曲線開始走下坡,你察覺到是時候該做改變了。

以為「達到目的就會快樂」,其實是誤會一場。這是人生必須釐清的重要真相之一。你心知肚明,當職涯只是達到目的、獲取報酬的手段,即便真的得到報酬,也不會滿足,因為你的目光已經放在下一個戰利品。如果你犯過那種錯,逝者已矣,來者猶可追。當然,你不會光是因為重新起步,就天天開心,心滿意足,有時依舊會有低谷,人生就是這樣。然而,有了正確目標後,藉由服務他人讓自己成功,就能讓工作本身成為獎勵。
 

 
3. 盡可能做最有趣的事
 
樂趣與意義的核心都是有趣。許多神經科學家都認為,趣味屬於正面的原始情緒,由大腦的邊緣系統處理。你真心感興趣的東西樂趣無窮;此外,既然那樣東西能讓你保持興趣,一定也帶有意義。

也因此「這份工作是否讓我深感興趣?」是很有用的測試法。你可以藉此找出新活動是否是你的新棉花糖。

 
4. 轉換跑道不必走直線
 
南加大的學者研究職涯模式後,發現有四大類別﹕第一種是「直線型職涯」,就是持續往上爬,步步高升;第二種是「穩定型職涯」,待在同一份工作,但專業能力持續成長;第三種是「轉換型職涯」,尋找新挑戰,從一份工作跳到另一份工作,甚至換領域;最後一種是「螺旋型職涯」,比較類似於一系列的迷你職涯,多年在一種專業裡發展,接著換領域,但轉換不光是為了尋求新鮮感,而是銜接在先前的迷你職涯中獲得的能力。

在人生的早期,你可能擁有超級直線的職涯。然而,你現在要進入第二曲線,比較適用的模式很可能是螺旋型。也就是好好想一想,你今日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你過去追求的東西。

此外,你要降低對於金錢報酬的期待,而且不要去想在別人眼中,這是否像是降級,或是沒能以最明顯的方式,運用過去的資歷與技能。換句話說,你有可能從管理對沖基金,轉變成到中學教歷史,但太好了。

  ►►本文摘自:《重啟人生


重啟人生
電子書 NT$ 336
紙本書 NT$ 480
本期內容簡介

當改變發生,你有沒有勇氣展開另一種人生﹖
過去,我們總以為只要認真努力,擁抱簡單的成功公式:心無旁騖,犧牲個人生活,一心一意往上爬,辛苦總會有代價。
如今,我們領悟到人生不是一路往上衝,高峰過後可能就是谷底;不管是誰,現在多閃耀、多風光,有一天都會走下坡。
當人生從走得光彩奪目變成走鋼索,該如何活出新意義?許多拚命三郎,發現愈來愈力不從心,家庭關係也開始變得緊張。面對人生的四分五裂,他們以一貫方式回應,否認愈來愈明顯的變化,加倍努力,試圖彌補衰退與不足,最後結局卻往往陷入更大的憤怒、害怕與失望。原本以為到了人生某個階段,生活就會更令人自豪,充滿喜悅與滿足感。然而,事與願違。你的人生不必這樣過。
破解奮鬥者的詛咒,
把害怕做出的人生改變,轉變成全新的力量泉源。
哈佛大學教授布魯克斯幫助你打破「奮鬥者的詛咒」,從科學、哲學、神學、歷史的角度出發,分享違反直覺的策略,教你戒除舊習慣,培養新的生活方式,發掘潛在的生命價值。
‧重新思考成功︰不自我物化,戒掉對成功的癮。
‧活好︰思考失敗/死亡,擊敗恐懼,好好活著。
‧認識自己︰從追求外在成就,到發展內在力量。
‧化脆弱為力量:分享脆弱,生活中的愛會成長。

人生不會因為無條件的相信和努力就變得幸福,有時候你必須捨棄,才會發現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當改變發生,你不一定要為此感到痛苦。這本書教你以優雅的姿態,帶著喜悅與更深層的使命感,接受挫折帶來的禮物。
各界推薦
丁菱娟 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林以正 自由教練/前台大心理系副教授
黃惠如 《慢老》作者
楊文正 三平咖啡老闆/繪本畫家
嫺人   「嫺人的好日子」部落格版主
謝文憲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這本書幫助你隨著年齡增長和人生變化,活得更快樂自在。」
─達賴喇嘛
「亞瑟.布魯克斯是一個你必須認識的人。」
─歐普拉
「有的人追求好成績、對成功上癮,終日疲於奔命。雖然明知不可能永遠強撐下去,依舊努力嘗試。如果你也是這樣,這本書是為你寫的。作者證明有可能愈活愈美好。」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暢銷書《無限賽局》作者
「啟迪人心的智慧指南,教我們重新設想剩餘的人生。如果你一直很努力,你累了,這本好書適合你。」
──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作者
「這本書的別名應該叫《你不免會衰退的好消息》。大部分的人都相信,自己可以一直跑,一直跑,直到氣力耗盡,癱倒在地。作者試著讓我們免於跌入痛苦的深淵,盡全力服務世人。每一個執著於世俗獎勵的人都該讀這本書。」
──丹.哈里斯(Dan Harris),前ABC新聞主播
「布魯克斯是我非常喜歡的思想家,聰明睿智,充滿無窮的好奇心。他是那種很少數的知識分子,完美結合科學研究與日常觀察,帶來我們全都非常需要的東西:把人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恆毅力》作者
「每一頁都帶來靈感與希望。思考靈性最古老、最深沉的問題:如何安然度過分開人生上半場與下半場的危險水域。」
──羅伯特.巴隆(Robert Barron)主教,天主教洛杉磯總教區輔理主教
「人們永遠在問:如何能快樂?如何讓人生更有意義?現在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又為什麼?本書替幸福人生的啟動提供了真正答案。」
──艾力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前Google董事長與執行長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