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掉進拉麵碗裡,東京的《拉麵碗藝術展》

圖文/吳東龍 / 發表日期:2025-06-06
跑去看了六本木〈21_21 DESIGN SIGHT〉的企劃展《拉麵碗藝術展》(ラーメンとんぷり展),副標題是「從『器皿』開始的拉麵 × 設計思考」。展覽由平面設計師佐藤卓 與作家橋本麻里擔任展覽總策劃。

這個展覽來自2012年起持續推進的美濃燒研究與策展計畫之一——《美濃的拉麵碗展》,為了推廣產於岐阜縣東濃地區的「美濃燒」,透過「從各種角度觀看拉麵碗」的方式,向大家介紹這超過1300年歷史與背景的美濃燒。
策展從「器皿」切入大眾感興趣的「拉麵」,引領大眾重新發現日常中看似熟悉卻又帶點陌生的拉麵世界,以及人與設計如何參與其中,進而品味當中的趣味與可能性。

除了入口展區補充了很多拉麵知識,像是「中華そば」和「ラーメン」分別代表不同時代地區對拉麵的說法,還發現日本有34間米其林拉麵店,以及在日本漫畫裡出現的拉麵故事,例如在《哆啦A夢》裡,小夫聲稱為了札幌拉麵全家搭了巨無霸客機到北海道的大飽口福的炫富等。

隨著指引,看到「拉麵之神」山岸一雄的祝壽拉麵碗,便來到第一展區裡層層精彩羅列著拉麵碗收藏家加賀保行,來自各地不同拉麵店家250個各形各色的特色拉麵碗。

接著則是在佐藤策展裡常出現精細又複雜的「設計解剖」,將拉麵與器皿的各個元素,如是形狀、口感、嚼勁、聲音等深入剖析其構成與設計邏輯,以各種(冷)知識來挑動觀者們的好奇心。

至於展覽中的核心單元莫過於由各領域設計師與藝術家設計的40 件「拉麵碗」原創作品,藉由拉麵碗的設計挖掘創作者與拉麵的愛恨情仇。像是藝術家田名網敬(1936-2024)就將他學生時代吃拉麵時有隻蜘蛛從眼前墜入碗中的深刻記憶融入其中,呈現出拉麵碗設計的衝擊性視覺印象,也是這次的海報主視覺之一;皆川明則是將拉麵裡出現的色彩萃選出來,如迴旋編織般的留在碗上;深澤直人則是將一碗拉麵上鋪滿的各種配料,像是叉燒、魚板、筍乾、海苔貼印碗上,讓碗內即便只有素麵看起來仍然豐富。

另外還有三組建築師與設計師團隊構想出充滿設計感的「拉麵屋台(流動攤車)」。有靈感來自拉麵外送箱,也有想像可以在水上運行的船型攤車,很想知道如果在這樣的攤車前等候一碗拉麵,不知道會不會等很久?(放錯重點)
展覽最後帶回了主題,也就是美濃長年以來「緩慢」又長壽的陶瓷「土之設計」,對比著「快速」料理——拉麵,以巧妙又吸睛的手法貫穿整體的主軸。在看完這檔展覽之後,我想下回應該試試米其林的東京拉麵呀!發現新宿的「SOBAHOUSE 金色不如帰」或銀座的「銀座八五」都是離都心比較近的選擇。


21_21 DESIGN MUSEUM
《拉麵碗藝術展》(ラーメンとんぷり展)
The Art of RAMEN Bowl
https://www.2121designsight.jp/

【 延伸閱讀 】

東京再發現100+:吳東龍的設計東京品味入門指南【隨書附『東京散策TOKYO WALKS地圖』別冊】
電子書 NT$ 322
紙本書 NT$ 460
本期內容簡介
TOKYO
EAT & DRINK
SHOPS
CULTURE
STAY
WALKS

【東京設計旅行GUIDE】
好物×店家×品味×風格×美感
——100+最新東京設計MUST KNOW終極推薦——

※隨書附『東京散策TOKYO WALKS地圖』別冊※


◢◢◢ Tomic’s Design Tokyo
 
清澄白河|淺草|築地|銀座|新橋|竹芝|台場|京橋|丸の內|日本橋|小伝馬町|馬喰町|浜町|鶯谷|上野|秋葉原|紀尾井町|水道橋|大塚|赤坂|六本木|白金台|虎ノ門|淡路町|北青山|南青山|表参道|渋谷|新宿|代々木|代官山|恵比寿|目黒|中目黒|品川|下北沢|桜新町|横浜|千葉|埼玉

設計與生活息息相關,歷經6本《設計東京》系列暢銷書,日本設計美學觀察家吳東龍,暌違5年全新力作《東京再發見100+》,帶領讀者重返日本設計生活現場,看見解封前後(2018至2023年間),誘使我們總想一再造訪,親身感受其豐厚又多變魅力的城市——東京,有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 
 
本書從日常生活必須的「食衣住行娛樂」出發,嚴選100+從都心擴散的全新地點——特色店家、設計良品、文化設施、風格旅宿、必訪區域——從概念、目的到硬體設施,從東往西、從北到南,提供每個景點的看點與新鮮發現;此外,透過設計旅行、透視景點、深度專欄、散步路線等角度,為讀者規劃深具巧思與脈絡的東京設計體驗指南。


◢◢◢ ただいま!回到東京了!

當2022年再訪東京時,朋友問我,去那麼多次了還有地方沒去過嗎?

「欸!是東京耶~」這回答意味著東京永遠都有新發現,即便2019年底因COVID-19的疫情,連眾所期待的2020奧運都變了步調,城市發展節奏也都隨之放緩,不過,由於東京的城市計畫原本就不走短程規劃,因而許多大型商業設施仍陸續完成,也讓疫後探訪東京時,仍有倍感新鮮之處。

「ただいま!回到東京了!」我在心中對自己說。


◢◢◢東京,永遠都有新發現!

Ⓐ TOKYO FOOD& DRINK | 東京吃喝26+——
深呼吸、品嚐一杯看似簡單的咖啡,卻是味道精準且充滿層次感,鮮奶油與甜味讓人喝上一口就感到幸福難忘,一杯充滿了職人精神的講究,是回東京一定要做的事。(還有甜點喔~)
 
Ⓑ TOKYO SHOPS | 東京採買22+——
沉澱且能仔細品味好物的場域有哪些?家具、家飾、花藝、餐具、廚具、雜貨、服飾、手作、生活道具……來東京除了SHOP & BUY,逛街之餘更要體驗店家空間的魅力氛圍。
 
Ⓒ TOKYO CULTURE | 東京文化20+——
美術館、博物館、藝廊、文化設施……到東京怎能不好好感受藝術的創造性?從當代藝術到日本繪畫作品,還有那些隱匿巷弄間的可愛書店,都能增進與美好生活間的連結。
 
Ⓓ TOKYO STAY | 東京旅宿20+——
除了主題與風格,更從一間旅館的企劃、設計、家具、建材、營運等軟硬體,自成一格的運作與概念,尋找獨一無二、滿足五感的住宿體驗場所,來東京務必要睡好一點!
 
Ⓔ TOKYO COLUMN | 東京專欄7+——
深入觀察疫後東京的變化、商場風格、旅館趨勢、生活風格商店、日本不動產的創舉、扭蛋與設計、旅行與品味……以不同面向切入東京,提供作者觀點與個人意見。

Ⓕ TOKYO WALKS | 東京散策100+——
以東京10個區域規劃出10張地圖路線,超過200個精選地點,一日一路線,滿足步行東京的散策路線,敬請酌量使用,欣賞沿路風景享受美好之際並當心鐵腿。


「東京,充滿了讓我想從床上跳起來,收緊核心起身出發的魅力景點!」——吳東龍

還沒安裝 HyRead 3 嗎?馬上免費安裝~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