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眺望、低調賞楓的〈圓光寺〉
圖文/吳東龍 /
發表日期:2024-12-24
京都的秋天裡總是不少美麗令人震懾的庭園風景,只不過在人擠人的旅遊旺季裡實在很難尋到一處靜謐得以賞楓。這回京都友人推薦我不那麼顯為人知且離市區稍有段距離的一乘寺〈圓光寺〉,對我來說也是初次拜訪,另一個原因是可順道將〈惠文社一乘寺〉一起排入。
儘管位處洛北,這裡依然抵擋不住前來賞楓的人潮,途經寺院的5號公車絕對是擠不上去,而搭乘uber或是叡山電鐵在〈一乘寺〉下車後步行或許是權宜之計,是日天氣晴朗、乾爽略冷,走起路來也挺舒服。
〈圓光寺〉屬於是日本佛教禪宗的臨濟宗,創立於西元1601年(慶長6年),作為「開基」(建寺發起人)的德川家康當時為了推動日本國內教育,邀請下野足利學校的第九代學頭(校長)三要元佶(閑室禪師)作為「開山」,在伏見建立圓光寺作為學校使用。圓光寺不限僧侶或百姓皆可入學,並曾發行《孔子家語》、《貞觀政要》等多部書籍,這些書籍被稱為「伏見版」或「圓光寺版」,且寺院至今仍保留當時出版使用的木活字約五萬多個,成為重要文化財,也使的圓光寺成為日本出版文化史上具重要意義的寺院。一乘寺的現址則是在寬文7年(1667年)才遷移至此。
進入寺廟後的山門有一「淡櫻園」,約有三十多棵櫻樹,是春日賞櫻景點,而一旁則有平成時期創建的「奔龍庭」,是獨特的枯山水庭園,以渦旋狀流動般地白砂來象徵廣闊無垠的雲海,並用大石組構出如同雲中自由奔馳的龍形,展現出動靜交匯的意境之美。
◎〈圓光寺〉
京都市左京区一乗寺小谷町十三番地
https://www.enkouji.jp/
9:00-17:00
拜觀料 大人500円 · 中高校生 400円 · 小學生300円
儘管位處洛北,這裡依然抵擋不住前來賞楓的人潮,途經寺院的5號公車絕對是擠不上去,而搭乘uber或是叡山電鐵在〈一乘寺〉下車後步行或許是權宜之計,是日天氣晴朗、乾爽略冷,走起路來也挺舒服。
〈圓光寺〉屬於是日本佛教禪宗的臨濟宗,創立於西元1601年(慶長6年),作為「開基」(建寺發起人)的德川家康當時為了推動日本國內教育,邀請下野足利學校的第九代學頭(校長)三要元佶(閑室禪師)作為「開山」,在伏見建立圓光寺作為學校使用。圓光寺不限僧侶或百姓皆可入學,並曾發行《孔子家語》、《貞觀政要》等多部書籍,這些書籍被稱為「伏見版」或「圓光寺版」,且寺院至今仍保留當時出版使用的木活字約五萬多個,成為重要文化財,也使的圓光寺成為日本出版文化史上具重要意義的寺院。一乘寺的現址則是在寬文7年(1667年)才遷移至此。
進入寺廟後的山門有一「淡櫻園」,約有三十多棵櫻樹,是春日賞櫻景點,而一旁則有平成時期創建的「奔龍庭」,是獨特的枯山水庭園,以渦旋狀流動般地白砂來象徵廣闊無垠的雲海,並用大石組構出如同雲中自由奔馳的龍形,展現出動靜交匯的意境之美。
至於最受民眾青睞的是位在本堂前的「十牛之庭」,這座以苔蘚與楓葉交織而成的池泉回遊式庭園,以描繪牧童尋牛過程的《十牛圖》為題,用「牛」來象徵人類與生俱來的佛心,牧童則代表尋求禪宗悟道的修行者。「池泉回遊式庭園」是一種傳統的日本庭園設計形式,主要特徵是以池塘(池泉)為中心,設計出供人繞行欣賞的迴遊路線,讓遊客邊步行邊欣賞不同的視角景觀。
庭園南側的「栖龍池」正是作為庭園的中心,它也是洛北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古老泉水,為庭園增添了自然流動的風景;庭內的一口水琴窟,水滴一滴滴清脆落下,水聲悄然迴盪,在寧靜時為寺院增加禪意,在夏季時帶來一抹清涼感,尤其是盎然綠意的夏日庭園,更展現出另種季節之美。
在寺院後方的山上,根據德川家康公的遺願,建有埋葬德川家康牙齒的墓地與「東照宮」,前方一片「應舉竹林」亦是絕景,曾啟發竹林畫師円山応舉創作出煙霧瀰漫充滿意境的《雨竹風竹圖》並為院藏(円山応舉的《冰圖屏風》更是一絕作)。站在從這裡不僅可以高處俯瞰寺內建築,還能眺望洛北市街美景,在夕陽西沉、餘暉映照西山之時,便將美景盡收眼底。
〈圓光寺〉的寺院尺度適中,寺內的櫻、竹、楓等各類植物在四季輪翻各有擅場,山景、池泉與枯山水,若遇上冬雪覆蓋時更建構出一片雪白之美。我從院方在線上線下的管理與相關出版,也人感受其低調出眾的品味。
◎〈圓光寺〉
京都市左京区一乗寺小谷町十三番地
https://www.enkouji.jp/
9:00-17:00
拜觀料 大人500円 · 中高校生 400円 · 小學生300円
【 延伸閱讀 】
- 福岡兩間在地的咖啡館發現!
- 福岡Aesop設計發現
- 旅途中的矢延憲司KENJI YANOBE與口袋裡的藝術
- 珍藏逸品的黑盒子美術館發現——〈大阪中之島美術館〉
- 東京公廁的建築發現
- 東京美術館散策|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MOMAT
- 熊本|橙書店,與書的不期而遇。
- 澀谷再發現!在日本最小植物園裡享受農與食的時光。
- 在京都發現村上隆.《村上隆 靈氣 京都》滾動式展出(上)
- 神宮參道旁,森林裡的博物館|明治神宮博物館
- 在影像氾濫的年代看攝影展《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
- 【京都庭園發現!在〈東福寺〉遇見重森三玲】
- 台東發現!〈史前文化博物館〉再開再訪,舊建築新感受。
- 為京都的旅館帶來北歐風格
- 京都|在植物店裡吃花束冰淇淋
- 大人味茶筒,再訪京都〈開化堂〉與〈Kaikado café〉
- 訪陶藝家的家|京都〈河井寬次郎記念館〉
- 高美館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在繪畫與攝影裡發現歷史稜線
- 在〈麻布台之丘〉發現藝術大師的動態雕塑展
- 銀座裡發現大人專屬的暗調新秘密基地
- 「FORESTGATE」綠色永續的創新商場實踐地
- 〈MEIJI PARK 都立明治公園〉感受奧運的新設施
- 京都「倉俣史朗的設計——記憶中的小宇宙」展覽發現(I)
- 京都「倉俣史朗的設計——記憶中的小宇宙」展覽發現(I I)
- 商場裡奢侈的休憩,利用百分百再生能源的室內公園
- 家具陳列的教科書,〈THE CONRAN SHOP〉東京新店
- 東京麻布台之丘的兩間注目CAFÉ
- 百年老店新品牌,僅一米寬的SUETOMI AoQ Cafe Stand
- 在京都翻新空間裡,發現植物店noderium
- 是旅館也是藝廊〈BnA Alter Museum〉
- 品嚐用京都名水沖煮的精品咖啡
- 東京設計展覽DESIGNTIDE再發現(上)
- 東京設計展覽DESIGNTIDE再發現(下)
5.0
PDF
東京再發現100+:吳東龍的設計東京品味入門指南【隨書附『東京散策TOKYO WALKS地圖』別冊】
電子書 NT$ 322
紙本書 NT$ 460
本期內容簡介
TOKYO
EAT & DRINK
SHOPS
CULTURE
STAY
WALKS
【東京設計旅行GUIDE】
好物×店家×品味×風格×美感
——100+最新東京設計MUST KNOW終極推薦——
※隨書附『東京散策TOKYO WALKS地圖』別冊※
◢◢◢ Tomic’s Design Tokyo
清澄白河|淺草|築地|銀座|新橋|竹芝|台場|京橋|丸の內|日本橋|小伝馬町|馬喰町|浜町|鶯谷|上野|秋葉原|紀尾井町|水道橋|大塚|赤坂|六本木|白金台|虎ノ門|淡路町|北青山|南青山|表参道|渋谷|新宿|代々木|代官山|恵比寿|目黒|中目黒|品川|下北沢|桜新町|横浜|千葉|埼玉
設計與生活息息相關,歷經6本《設計東京》系列暢銷書,日本設計美學觀察家吳東龍,暌違5年全新力作《東京再發見100+》,帶領讀者重返日本設計生活現場,看見解封前後(2018至2023年間),誘使我們總想一再造訪,親身感受其豐厚又多變魅力的城市——東京,有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
本書從日常生活必須的「食衣住行娛樂」出發,嚴選100+從都心擴散的全新地點——特色店家、設計良品、文化設施、風格旅宿、必訪區域——從概念、目的到硬體設施,從東往西、從北到南,提供每個景點的看點與新鮮發現;此外,透過設計旅行、透視景點、深度專欄、散步路線等角度,為讀者規劃深具巧思與脈絡的東京設計體驗指南。
◢◢◢ ただいま!回到東京了!
當2022年再訪東京時,朋友問我,去那麼多次了還有地方沒去過嗎?
「欸!是東京耶~」這回答意味著東京永遠都有新發現,即便2019年底因COVID-19的疫情,連眾所期待的2020奧運都變了步調,城市發展節奏也都隨之放緩,不過,由於東京的城市計畫原本就不走短程規劃,因而許多大型商業設施仍陸續完成,也讓疫後探訪東京時,仍有倍感新鮮之處。
「ただいま!回到東京了!」我在心中對自己說。
◢◢◢東京,永遠都有新發現!
Ⓐ TOKYO FOOD& DRINK | 東京吃喝26+——
深呼吸、品嚐一杯看似簡單的咖啡,卻是味道精準且充滿層次感,鮮奶油與甜味讓人喝上一口就感到幸福難忘,一杯充滿了職人精神的講究,是回東京一定要做的事。(還有甜點喔~)
Ⓑ TOKYO SHOPS | 東京採買22+——
沉澱且能仔細品味好物的場域有哪些?家具、家飾、花藝、餐具、廚具、雜貨、服飾、手作、生活道具……來東京除了SHOP & BUY,逛街之餘更要體驗店家空間的魅力氛圍。
Ⓒ TOKYO CULTURE | 東京文化20+——
美術館、博物館、藝廊、文化設施……到東京怎能不好好感受藝術的創造性?從當代藝術到日本繪畫作品,還有那些隱匿巷弄間的可愛書店,都能增進與美好生活間的連結。
Ⓓ TOKYO STAY | 東京旅宿20+——
除了主題與風格,更從一間旅館的企劃、設計、家具、建材、營運等軟硬體,自成一格的運作與概念,尋找獨一無二、滿足五感的住宿體驗場所,來東京務必要睡好一點!
Ⓔ TOKYO COLUMN | 東京專欄7+——
深入觀察疫後東京的變化、商場風格、旅館趨勢、生活風格商店、日本不動產的創舉、扭蛋與設計、旅行與品味……以不同面向切入東京,提供作者觀點與個人意見。
Ⓕ TOKYO WALKS | 東京散策100+——
以東京10個區域規劃出10張地圖路線,超過200個精選地點,一日一路線,滿足步行東京的散策路線,敬請酌量使用,欣賞沿路風景享受美好之際並當心鐵腿。
「東京,充滿了讓我想從床上跳起來,收緊核心起身出發的魅力景點!」——吳東龍
EAT & DRINK
SHOPS
CULTURE
STAY
WALKS
【東京設計旅行GUIDE】
好物×店家×品味×風格×美感
——100+最新東京設計MUST KNOW終極推薦——
※隨書附『東京散策TOKYO WALKS地圖』別冊※
◢◢◢ Tomic’s Design Tokyo
清澄白河|淺草|築地|銀座|新橋|竹芝|台場|京橋|丸の內|日本橋|小伝馬町|馬喰町|浜町|鶯谷|上野|秋葉原|紀尾井町|水道橋|大塚|赤坂|六本木|白金台|虎ノ門|淡路町|北青山|南青山|表参道|渋谷|新宿|代々木|代官山|恵比寿|目黒|中目黒|品川|下北沢|桜新町|横浜|千葉|埼玉
設計與生活息息相關,歷經6本《設計東京》系列暢銷書,日本設計美學觀察家吳東龍,暌違5年全新力作《東京再發見100+》,帶領讀者重返日本設計生活現場,看見解封前後(2018至2023年間),誘使我們總想一再造訪,親身感受其豐厚又多變魅力的城市——東京,有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
本書從日常生活必須的「食衣住行娛樂」出發,嚴選100+從都心擴散的全新地點——特色店家、設計良品、文化設施、風格旅宿、必訪區域——從概念、目的到硬體設施,從東往西、從北到南,提供每個景點的看點與新鮮發現;此外,透過設計旅行、透視景點、深度專欄、散步路線等角度,為讀者規劃深具巧思與脈絡的東京設計體驗指南。
◢◢◢ ただいま!回到東京了!
當2022年再訪東京時,朋友問我,去那麼多次了還有地方沒去過嗎?
「欸!是東京耶~」這回答意味著東京永遠都有新發現,即便2019年底因COVID-19的疫情,連眾所期待的2020奧運都變了步調,城市發展節奏也都隨之放緩,不過,由於東京的城市計畫原本就不走短程規劃,因而許多大型商業設施仍陸續完成,也讓疫後探訪東京時,仍有倍感新鮮之處。
「ただいま!回到東京了!」我在心中對自己說。
◢◢◢東京,永遠都有新發現!
Ⓐ TOKYO FOOD& DRINK | 東京吃喝26+——
深呼吸、品嚐一杯看似簡單的咖啡,卻是味道精準且充滿層次感,鮮奶油與甜味讓人喝上一口就感到幸福難忘,一杯充滿了職人精神的講究,是回東京一定要做的事。(還有甜點喔~)
Ⓑ TOKYO SHOPS | 東京採買22+——
沉澱且能仔細品味好物的場域有哪些?家具、家飾、花藝、餐具、廚具、雜貨、服飾、手作、生活道具……來東京除了SHOP & BUY,逛街之餘更要體驗店家空間的魅力氛圍。
Ⓒ TOKYO CULTURE | 東京文化20+——
美術館、博物館、藝廊、文化設施……到東京怎能不好好感受藝術的創造性?從當代藝術到日本繪畫作品,還有那些隱匿巷弄間的可愛書店,都能增進與美好生活間的連結。
Ⓓ TOKYO STAY | 東京旅宿20+——
除了主題與風格,更從一間旅館的企劃、設計、家具、建材、營運等軟硬體,自成一格的運作與概念,尋找獨一無二、滿足五感的住宿體驗場所,來東京務必要睡好一點!
Ⓔ TOKYO COLUMN | 東京專欄7+——
深入觀察疫後東京的變化、商場風格、旅館趨勢、生活風格商店、日本不動產的創舉、扭蛋與設計、旅行與品味……以不同面向切入東京,提供作者觀點與個人意見。
Ⓕ TOKYO WALKS | 東京散策100+——
以東京10個區域規劃出10張地圖路線,超過200個精選地點,一日一路線,滿足步行東京的散策路線,敬請酌量使用,欣賞沿路風景享受美好之際並當心鐵腿。
「東京,充滿了讓我想從床上跳起來,收緊核心起身出發的魅力景點!」——吳東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