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比你會思考,工作將不保?培養不易被取代技能與人機協作能力是解方
文: 張榮貴 /
發表日期:2024-09-25
在AI 2.0世代,生成式AI逐漸被廣泛應用,AI對職能與職缺的影響開始出現不同的變化,總體職位從過往的增加轉為減少,這是一個重要的訊息,而且影響將持續加劇,為就業帶來更大衝擊。
儘管AI對人類的職涯產生巨大衝擊,但同時帶來的益處也是相當可觀,更會帶動整體經濟成長。想把握這個機會的未來職場人才,除了要具備AI沒有的能力,也必須培養善用AI工作的能力。畢竟最有保障的職業排名中,可以看到工程師、電腦科學家、AI演算法設計師等與AI相關的職業,顯示科技世代駕馭AI的重要性。
技術革新往往具有毀滅性與創造性,產業人工智慧化會創造新的人力需求,未來將是人與機器合作的工作環境,新的能力需求必須具備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以及與AI智慧系統溝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新的勞力需求,就是必須具備非機器可取代的「人類技能」。
人的能力必須不斷移動到更需高度展現人類特質的領域,這完全符合現今AI世代的概念,若不想被AI取代,人類就得發揮更高價值,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的認知。
除了職務類別,還有哪些人會受到AI的影響?2019年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報告「人工智慧會影響哪些工作」(What jobs are affected by AI?),指出兩大結論。
其一,AI對高學歷與高薪職位的影響較大,以教育程度來看,擁有高中學歷的人,受影響的程度約為4%,擁有大學或更高學歷的人,受影響的程度約15%至21%,顯示擁有較高學歷的群體,受人工智慧影響更大。其二,隨著機器學習不斷改變,AI對職業的影響恐難以預估。
這份報告針對「人工智慧對薪資的影響程度」做進一步研究,發現薪資愈高的族群,受到的影響愈大,但在職級最高的職位如CEO,其受到的影響程度反而較小。這也意味著,比起CEO這樣頂尖的決策者,中高階職位人士的薪資,更容易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
儘管AI對基層、中階與高階職業人員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但對中階職場人員的衝擊最大,因為基層從業人員的工作雖受影響,但相對較容易找到適合的新職務,所以衝擊較小。而中階管理者主要在於經驗的累積與傳承,當AI將人的經驗與智慧系統化,組織更容易傳承經驗,也更容易運用AI進行分析與決策,所以中階管理者相對容易被取代,但卻又不容易在其他領域具有經驗,造成轉職上的困難,也較難從基層學習做起,因此衝擊較大。
也就是說,在AI 1.0時代是有經驗的工作者受到取代的衝擊,如領域的老師傅;在AI 2.0世代則是知識工作者或白領階級受到衝擊。事實上,AI崛起也造成高階職業族群正在縮小,當有更多決策是透過AI來協助完成,只有真正掌握組織發展決策的少數高階人員不易被取代,其餘高階職務人員很可能被降為中階,或由AI協助完成。
面對AI大數據對職業的衝擊與影響,就如同先前所提,培養人類本質不易被取代的技能,以及人機協作的能力,並且敏銳分析環境變化,提前研究發展趨勢,才是最好的解方。未來的職場瞬息萬變,也因AI的快速發展產生不同面貌,因此我們必須持續累積新技能,以面對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這也是我們在AI世代面對產業變革的因應之道。
我們必須了解,AI是用來幫助人類,而非取代人類;會善用AI的人,將取代不會使用AI者。持續關注產業發展趨勢,具備多語言、跨業、跨界、跨國能力,發展社會需要的新能力,提升自身優勢,才是無懼未來變化的解方,在AI 2.0世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定位。
►►本文摘自:《AI 2.0時代的新商業思維》第12章。
儘管AI對人類的職涯產生巨大衝擊,但同時帶來的益處也是相當可觀,更會帶動整體經濟成長。想把握這個機會的未來職場人才,除了要具備AI沒有的能力,也必須培養善用AI工作的能力。畢竟最有保障的職業排名中,可以看到工程師、電腦科學家、AI演算法設計師等與AI相關的職業,顯示科技世代駕馭AI的重要性。
技術革新往往具有毀滅性與創造性,產業人工智慧化會創造新的人力需求,未來將是人與機器合作的工作環境,新的能力需求必須具備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以及與AI智慧系統溝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新的勞力需求,就是必須具備非機器可取代的「人類技能」。
人的能力必須不斷移動到更需高度展現人類特質的領域,這完全符合現今AI世代的概念,若不想被AI取代,人類就得發揮更高價值,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的認知。
除了職務類別,還有哪些人會受到AI的影響?2019年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報告「人工智慧會影響哪些工作」(What jobs are affected by AI?),指出兩大結論。
其一,AI對高學歷與高薪職位的影響較大,以教育程度來看,擁有高中學歷的人,受影響的程度約為4%,擁有大學或更高學歷的人,受影響的程度約15%至21%,顯示擁有較高學歷的群體,受人工智慧影響更大。其二,隨著機器學習不斷改變,AI對職業的影響恐難以預估。
這份報告針對「人工智慧對薪資的影響程度」做進一步研究,發現薪資愈高的族群,受到的影響愈大,但在職級最高的職位如CEO,其受到的影響程度反而較小。這也意味著,比起CEO這樣頂尖的決策者,中高階職位人士的薪資,更容易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
儘管AI對基層、中階與高階職業人員都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但對中階職場人員的衝擊最大,因為基層從業人員的工作雖受影響,但相對較容易找到適合的新職務,所以衝擊較小。而中階管理者主要在於經驗的累積與傳承,當AI將人的經驗與智慧系統化,組織更容易傳承經驗,也更容易運用AI進行分析與決策,所以中階管理者相對容易被取代,但卻又不容易在其他領域具有經驗,造成轉職上的困難,也較難從基層學習做起,因此衝擊較大。
也就是說,在AI 1.0時代是有經驗的工作者受到取代的衝擊,如領域的老師傅;在AI 2.0世代則是知識工作者或白領階級受到衝擊。事實上,AI崛起也造成高階職業族群正在縮小,當有更多決策是透過AI來協助完成,只有真正掌握組織發展決策的少數高階人員不易被取代,其餘高階職務人員很可能被降為中階,或由AI協助完成。
面對AI大數據對職業的衝擊與影響,就如同先前所提,培養人類本質不易被取代的技能,以及人機協作的能力,並且敏銳分析環境變化,提前研究發展趨勢,才是最好的解方。未來的職場瞬息萬變,也因AI的快速發展產生不同面貌,因此我們必須持續累積新技能,以面對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這也是我們在AI世代面對產業變革的因應之道。
我們必須了解,AI是用來幫助人類,而非取代人類;會善用AI的人,將取代不會使用AI者。持續關注產業發展趨勢,具備多語言、跨業、跨界、跨國能力,發展社會需要的新能力,提升自身優勢,才是無懼未來變化的解方,在AI 2.0世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定位。
►►本文摘自:《AI 2.0時代的新商業思維》第12章。
EPUB
AI 2.0時代的新商業思維:透析AI運作原理,賦能AI數位即戰力,打造產業再升級的智慧應用
電子書 NT$ 385
紙本書 NT$ 550
本期內容簡介
.當機器比你更會思考,你的職場下一步在哪裡?
未來,AI 應用就像取得App 一樣簡單且隨手可得,消費習慣跟著改變,迫使企業也必須改變,甚至必須走在消費者之前。
懂消費者的服務才是智慧化服務,不懂消費者的服務只是自動化服務,如何進行數位轉型,才能真正邁向智慧化服務?
張榮貴博士有超過30年以上的軟體開發經驗,近年積極推動產業AI智慧應用發展。他特別將輔導上百家企業產業AI化的過程中,針對非技術背景的產業人士所遇到的難題,在本書中提供解方。從了解AI技術的思維、本質、特性、方法,再到應用於實際場景的作法逐一說明,全面建構AI的思維地圖,協助企業數位轉型,加速應變的腳步,進而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成為領先業界數位轉型的先行者!
產業AI推動師張榮貴,從五個面向帶領大家從了解AI思維到實際應用,全盤掌握如何真正做到人機協作,以及AI時代必須提前因應與具備的能力。
面向一:理解生成式AI 發展趨勢與數位轉型
科技發展與朝向以「人」為中心的方向正在進展,技術進展也促使產業數位轉型,而轉型背後正是AI 技術的推波助瀾。
面向二:從人工智慧歷史與思維看到轉型的方向
從AI 發展歷史軌跡看到的啟示與人類具有偉大思維力量,正是因為這股思維力量才能造就技術應用發展力道,唯有理解背後的數據思維,才能真正發揮數位轉型。
面向三:學習人工智慧技術思維
以TAMAM 架構看出AI 技術全貌,是產業人士學習AI 的有利工具。同時透過介紹AI 應用案例解析,運用TAMAM 架構來理解AI 科技的應用方法。
面向四:人工智慧管理思維與治理
理解如何讓AI 技術落地,以及發展出生根於產業的AI 管理思維,並介紹AI 科技產生負面效果之解決方案的AI 治理觀念。
面向五:提早因應人工智慧的影響
提出AI 對職能變革的觀察,並建構一個AI 對職能影響的三大效應,讓每一位職場工作者能看清問題本質,並及早因應。
閱讀本書不需要具備任何背景與先修知識,只要以日常經驗就可以閱讀與學習AI。
專業推薦
數位發展部
黃彥男 數位發展部 部長
胡貝蒂 數位發展部 主任秘書
呂正華 數位發展部 數位產業署 署長
林俊秀 數位發展部 數位產業署 副署長
經濟部
郭智輝 經濟部 部長
楊志清 經濟部 產業發展署 署長
邱求慧 經濟部 產業技術司 司長
學術界
許輝煌 淡江大學 學術副校長
郭耀煌 成功大學 副校長
簡禎富 清華大學 執行副校長
廖弘源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所長
產業協會
余孝先 工研院 總營運長
邱月香 全球數位產業聯盟協進會 理事長
沈柏延 中華資訊軟體協會 理事長
卓政宏 資策會 執行長
曾國棟 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 理事長
未來,AI 應用就像取得App 一樣簡單且隨手可得,消費習慣跟著改變,迫使企業也必須改變,甚至必須走在消費者之前。
懂消費者的服務才是智慧化服務,不懂消費者的服務只是自動化服務,如何進行數位轉型,才能真正邁向智慧化服務?
張榮貴博士有超過30年以上的軟體開發經驗,近年積極推動產業AI智慧應用發展。他特別將輔導上百家企業產業AI化的過程中,針對非技術背景的產業人士所遇到的難題,在本書中提供解方。從了解AI技術的思維、本質、特性、方法,再到應用於實際場景的作法逐一說明,全面建構AI的思維地圖,協助企業數位轉型,加速應變的腳步,進而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成為領先業界數位轉型的先行者!
產業AI推動師張榮貴,從五個面向帶領大家從了解AI思維到實際應用,全盤掌握如何真正做到人機協作,以及AI時代必須提前因應與具備的能力。
面向一:理解生成式AI 發展趨勢與數位轉型
科技發展與朝向以「人」為中心的方向正在進展,技術進展也促使產業數位轉型,而轉型背後正是AI 技術的推波助瀾。
面向二:從人工智慧歷史與思維看到轉型的方向
從AI 發展歷史軌跡看到的啟示與人類具有偉大思維力量,正是因為這股思維力量才能造就技術應用發展力道,唯有理解背後的數據思維,才能真正發揮數位轉型。
面向三:學習人工智慧技術思維
以TAMAM 架構看出AI 技術全貌,是產業人士學習AI 的有利工具。同時透過介紹AI 應用案例解析,運用TAMAM 架構來理解AI 科技的應用方法。
面向四:人工智慧管理思維與治理
理解如何讓AI 技術落地,以及發展出生根於產業的AI 管理思維,並介紹AI 科技產生負面效果之解決方案的AI 治理觀念。
面向五:提早因應人工智慧的影響
提出AI 對職能變革的觀察,並建構一個AI 對職能影響的三大效應,讓每一位職場工作者能看清問題本質,並及早因應。
閱讀本書不需要具備任何背景與先修知識,只要以日常經驗就可以閱讀與學習AI。
專業推薦
數位發展部
黃彥男 數位發展部 部長
胡貝蒂 數位發展部 主任秘書
呂正華 數位發展部 數位產業署 署長
林俊秀 數位發展部 數位產業署 副署長
經濟部
郭智輝 經濟部 部長
楊志清 經濟部 產業發展署 署長
邱求慧 經濟部 產業技術司 司長
學術界
許輝煌 淡江大學 學術副校長
郭耀煌 成功大學 副校長
簡禎富 清華大學 執行副校長
廖弘源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所長
產業協會
余孝先 工研院 總營運長
邱月香 全球數位產業聯盟協進會 理事長
沈柏延 中華資訊軟體協會 理事長
卓政宏 資策會 執行長
曾國棟 中華經營智慧分享協會 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