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視死亡,凝結生命最美一瞬 | 標本師:陳韋廷
文:陳鈺潔;攝影:蔡沛怡 /
發表日期:2023-04-28

圖:陳韋廷;人物插畫:黃寶琦
標本,是屍體的轉化,對許多人而言覆著一層神祕與畏懼的面紗。然而,對陳韋廷來說,將逝去的物種做成標本,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延續生命的另一種意義──在製作標本的過程裡,不僅能了解生前的生活狀態,也能像禮儀師一樣,替牠們留下最美的模樣。
夭折的鳥蛋與工業汙染
標本師陳韋廷,或學生口中的韋廷老師,小時候就很喜歡動物,在擔任獸醫父親的影響下,常有機會到牧場出診,並與這些大小動物,有了第一手接觸。大學就讀環境工程學系,一次的田野調查,他看見岸邊散落的鳥蛋,由於附近非法掩埋廢爐渣,導致重金屬汙染水源,鳥爸爸鳥媽媽雙雙過世,這些鳥蛋遂成了無緣孵化的生命,再也無法來到這世上。
眼見工業污染對水鳥生存的衝擊,他四處寫信想進一步研究,並獲得臺大森林系的袁孝維教授青睞,就此踏入鳥類研究的領域。一次因緣際會,陳韋廷參加了姚正得老師的標本營隊,開始認識製作標本初體驗,而後更加入隸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路殺社,兼職處理被路殺的鳥類屍體標本。
眼見工業污染對水鳥生存的衝擊,他四處寫信想進一步研究,並獲得臺大森林系的袁孝維教授青睞,就此踏入鳥類研究的領域。一次因緣際會,陳韋廷參加了姚正得老師的標本營隊,開始認識製作標本初體驗,而後更加入隸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路殺社,兼職處理被路殺的鳥類屍體標本。
拆解 ‧ 組合 ‧ 永生
陳韋廷分享,製作標本是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也是技巧與眼力的考驗。自腹部剖下第一刀,將皮扒開,悉心移除油脂與結締組織以避免酸敗,再將乾淨的皮羽進行防腐處理,加強延展性與保存性。接下來,趁肌肉尚有彈性時用泡棉雕刻,微調出想呈現的肉身樣貌,最後將泡棉填入,再用鐵絲穿入骨骼與皮下支撐標本、塑造身姿體態,難度最高的,當屬鳩鴿科、虎與杜鵑,牠們皮薄易損,油脂豐厚,像面膜一樣薄透必需小心取皮;猛禽類(如大冠鷲)體積近半個成人大,處理耗時費力;山鳥嬌小,從腳部穿入鐵絲時得施以巧勁,否則會刺穿腳皮與皮毛。
每一件標本的製作過程並不相同,以一般中型鳥類而言,短則四小時,長則得要花費六天。不過,如果碰上保存狀況不佳、屍體出水腐爛的情況,那又是另一番工夫了。有一回,為了「移除外來種」的相關計畫,韋廷接獲製作埃及聖的委託,沒想到送達的屍況不良,他只好把三隻拼成一隻,與徒弟們忍著不適完成。
「標本師不能只會做標本,否則就只是一個剝皮工匠。」對陳韋廷來說,讓標本還原到生前最美的神態,只是基本要求而已,更多投入,是為了保留牠們的靈魂。以鳥類而言,他認為標本之美,應該表現出生前靈動的模樣,像是求偶、理毛或俯衝的姿態。為了達到完美,他觀察鳥種的站姿、覓食姿態,也時常到野外做實地觀察─儘管做足準備,在製作的前一日往往還是緊張地輾轉難眠。對陳韋廷而言,標本宛如生命的定格,無論是剝皮、填充泡棉、穿入鐵絲,亦或是最終以鑷子一根根「撨」羽毛,還原牠們生前最漂亮的模樣,這是標本師的價值,也是他們最重要的職責。
每一件標本的製作過程並不相同,以一般中型鳥類而言,短則四小時,長則得要花費六天。不過,如果碰上保存狀況不佳、屍體出水腐爛的情況,那又是另一番工夫了。有一回,為了「移除外來種」的相關計畫,韋廷接獲製作埃及聖的委託,沒想到送達的屍況不良,他只好把三隻拼成一隻,與徒弟們忍著不適完成。
「標本師不能只會做標本,否則就只是一個剝皮工匠。」對陳韋廷來說,讓標本還原到生前最美的神態,只是基本要求而已,更多投入,是為了保留牠們的靈魂。以鳥類而言,他認為標本之美,應該表現出生前靈動的模樣,像是求偶、理毛或俯衝的姿態。為了達到完美,他觀察鳥種的站姿、覓食姿態,也時常到野外做實地觀察─儘管做足準備,在製作的前一日往往還是緊張地輾轉難眠。對陳韋廷而言,標本宛如生命的定格,無論是剝皮、填充泡棉、穿入鐵絲,亦或是最終以鑷子一根根「撨」羽毛,還原牠們生前最漂亮的模樣,這是標本師的價值,也是他們最重要的職責。
標本,是物種存在的痕跡
路殺是人類與其他物種生活空間牴觸造成的結果,此外還有窗殺、農藥、工業汙染等破壞,都會造成生物的意外死亡。陳韋廷的碩士論文,研究在沙灘築巢的小燕鷗,他看過沙灘車輾壞巢穴留下一地破碎的鳥蛋,親鳥無法接受打擊,慌張沮喪只能在上空盤旋。人類對其他物種造成的傷害太多,標本師只能在生命逝去後,延續物種的研究與教育意義。
回想製作的第一隻標本是五色鳥,完工後卻因血水、氣味與心靈的震撼,當日的晚餐甚至改吃素食;而如今他的概念與技術皆已熟練,甚至有許多有志者,慕名而來拜師學藝。回首這段「與死亡相伴」的旅程,陳韋廷報以溫暖的回答:「心存善念,盡力而為。」
專注在製作標本的每個當下,手捧身軀而賦予敬意。標本雖是鳥類的肉身,卻蘊含了標本師所注入的心血靈魂,兩者共築,成為不可分割的作品。他與其他標本師的共同希望,便是這些精心製作的標本能被妥善保存,儘管生命消亡,透過形體的永恆留存,生命的意義便會長久延續。
回想製作的第一隻標本是五色鳥,完工後卻因血水、氣味與心靈的震撼,當日的晚餐甚至改吃素食;而如今他的概念與技術皆已熟練,甚至有許多有志者,慕名而來拜師學藝。回首這段「與死亡相伴」的旅程,陳韋廷報以溫暖的回答:「心存善念,盡力而為。」
專注在製作標本的每個當下,手捧身軀而賦予敬意。標本雖是鳥類的肉身,卻蘊含了標本師所注入的心血靈魂,兩者共築,成為不可分割的作品。他與其他標本師的共同希望,便是這些精心製作的標本能被妥善保存,儘管生命消亡,透過形體的永恆留存,生命的意義便會長久延續。
陳韋廷 (攝影:蔡沛怡)
【 延伸閱讀 】
PDF
日日好日 [第23期]:迷走視界
電子書 NT$ 65
紙本書 NT$
本期內容簡介
隨著口罩禁令逐步解除,我們終於能大
口呼吸。
繼聽覺、嗅覺主題後,「感官計畫」從視
覺出發,九位視覺職人的眼裡有光,小說
家、森林療癒師、標本師、水下攝影指
導、影像導演、插畫家、燙金師、竹工藝
術家,他們以空間闡釋,或以時間觀之,
迷走於視界,牽引出九條不同路徑。
人生一瞬,微觀渺小,當時光蔓生皺褶,
我們皆在此遊歷。乍暖還寒的日子,編
輯室陪你探索視界,無論徜徉、優游還
是迷走,我們終能抵達美的國度。
小說是一場共振中的壯遊
小說家 鄧九雲
最終的歸思,是與山林互為看顧
森林療癒師 余家斌
直視死亡,凝結生命最美一瞬
標本師 陳韋廷
如果看得夠多,攝影就是選擇題
水下攝影指導/ 導演 袁緒虎
成為那顆滾動的石頭
影像導演 談宗藩
線築城市紋理,他以旅繪為街屋留聲
插畫家 鄭開翔
那些關於失眠的事
Howard.Lily.秦旭章
似草若木,美即日常
竹工藝術家 林靖格
以情感附著,在地迷宮裡埋伏著繪者之愛
插畫家 湯姆帕克( Tom Parker )
閃耀襯托,畫龍「點金」的魔法
鴻福燙金廠務 黃麗霞
臺灣第一個高級社區,如今只看到條通的大正街
文史達人 水瓶子
咖啡廳像防空洞,是可以安心休息的地方
COFFEE FLAIR 創辦人 森永
日日真(徵)心事
秦旭章・陳韋廷・黃麗霞・黃寶琦・鄧九雲
口呼吸。
繼聽覺、嗅覺主題後,「感官計畫」從視
覺出發,九位視覺職人的眼裡有光,小說
家、森林療癒師、標本師、水下攝影指
導、影像導演、插畫家、燙金師、竹工藝
術家,他們以空間闡釋,或以時間觀之,
迷走於視界,牽引出九條不同路徑。
人生一瞬,微觀渺小,當時光蔓生皺褶,
我們皆在此遊歷。乍暖還寒的日子,編
輯室陪你探索視界,無論徜徉、優游還
是迷走,我們終能抵達美的國度。
小說是一場共振中的壯遊
小說家 鄧九雲
最終的歸思,是與山林互為看顧
森林療癒師 余家斌
直視死亡,凝結生命最美一瞬
標本師 陳韋廷
如果看得夠多,攝影就是選擇題
水下攝影指導/ 導演 袁緒虎
成為那顆滾動的石頭
影像導演 談宗藩
線築城市紋理,他以旅繪為街屋留聲
插畫家 鄭開翔
那些關於失眠的事
Howard.Lily.秦旭章
似草若木,美即日常
竹工藝術家 林靖格
以情感附著,在地迷宮裡埋伏著繪者之愛
插畫家 湯姆帕克( Tom Parker )
閃耀襯托,畫龍「點金」的魔法
鴻福燙金廠務 黃麗霞
臺灣第一個高級社區,如今只看到條通的大正街
文史達人 水瓶子
咖啡廳像防空洞,是可以安心休息的地方
COFFEE FLAIR 創辦人 森永
日日真(徵)心事
秦旭章・陳韋廷・黃麗霞・黃寶琦・鄧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