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面對生老病死之後,你會想到什麼?
不知道,如果你是一名醫師,在每天面對生老病死之後,你會想到什麼?
凱倫.希區考克執業多年,她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以及身旁長者的情形,逐字寫下這些長者所面臨的處境,也思考起,行將就木的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由此,她意識到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生命逐漸走向終點的過程中,需要的是什麼,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原來,她寫的是別人,卻也是寫給未來自己的備忘錄。
插鼻管、失智、無效醫療、放棄人生、生無可戀、年齡歧視,這些正發生在你我周圍,甚至有一天,會發生在你我身上,如果我們以「有一天,我們也會老」這個角度去思考,便能夠更虛心、也真誠的照顧眼前的長輩。
小說家與兩個兒子的親子日常,
最深刻的父子情、最爆笑的親子奇景,
宛如熊麻吉的育兒經,駱以軍最真摯的親情散文!
駱以軍說:「我和兩個孩子,
從他們還小時就經常打打鬧鬧,
我可能是他們心中的熊麻吉還甚過父親的形象吧!
這其實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幸運,
父親的角色在那舞台燈光被調得柔和的家庭劇場中,
得到了更多像是和小熊追打、不再那麼孤單的父親的愛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