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教人們如何生活的松浦彌太郎,這次傳授隨筆技巧。
人的情緒很複雜,這一刻的悲傷不會永遠下去,眼前的美好,也可能化為烏有。然而,都只能是過眼雲煙嗎?這些心情,這些對事物的觀感,是否有可能淬鍊成人生觀。
松浦彌太郎給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他的方法,是透過書寫。書寫之前,必須先以五感體會,接著思考,而後下筆。慢慢地,一點一滴的,便構築起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更圓滿的處世哲學。
那個時候的自己,本身便是一段歷史
轉型正義多年以後,人們仍必須走上街頭。街頭上的人,各有主張,因著不同的理由而聚集了起來。轉型正義多年以後,我們還有很多事情不知道,而這些未知事,正刻在各人的心中,等著每個人說出口。
房慧真的這本書,便是這個時代的意義。她爬梳過往,說了出來,讓同時代的人,以及後來的我們明白,身體裡,有故事,說出來,我們會更清楚,到底為何而戰。
茶室女人心:萬華紅燈區的故事
如今她們依舊濃妝豔?、細心打扮,不只是愛美,更是一種堅韌及生命力的表現。
從《神鬼交鋒》、《惡血》到《鯨吞億萬》,縱然我們聽了這些故事之後,會覺得當事人著實很蠢,然若換成自己,也許也會落入同樣的境地。
而本書又是另一個真實的詐騙紀錄,不同於其他的是,這是當事人的告白書,有著事發之後的自責及懊悔,在揭開「好友」安娜的真實樣貌後,她是如何走過這段精神磨難的,她該如何重建心靈,再次相信他人?
在《我的黑手父親》中,作者因研究的契機,訪談起自己擔任黑手數十年的父親及和他有關的行業,並從這過程中,梳理出自己在成長過程,是如何的被摒除在父親的職業之外,以及父親自認為自己的職業從來就不值得被書寫。書寫這一篇論文,讓她對台灣工人階級有了許多理解,卻也萌生諸多疑問,而她希望從中獲得解答。然而,對一名讀者而言,則會意識到,台灣某個以技術為導向的社會階層會不會其實日漸消逝。這是好是壞,無以定奪。但這群人,確確實實的走過一回,若將他們置入台灣經濟發展史的脈絡中,這群人的存在,從未顯暗淡,而是明亮如星。他們必須被書寫、被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