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覺得生活理所當然,或許可以聽些不一樣的。
若你覺得目前的生活理所當然,或許可以聽聽一些不一樣的。
對現代社會而言,所謂無家者常是是令人無措的議題。該幫,不該幫?他們的意願?他們的心理狀態,他們的過往呢?這其間的種種,著實不是一條法規、一道命令或一種作法便能解決。
而一個年少社工,在她接觸實際案例後,更深知其中的百般無奈。所以,她沒有要大張旗鼓的呼求制定法律,反而寫下這些故事,任憑人們思考。因為更重要的是,在知道這些事之後,社會能否有一更臻完善的因應之道。
這件事,就發生我們的有生之年。
這件事,就發生我們的有生之年,民主得來不易,自由如此脆弱。
這本書讀來,總揮不去一種既視感:獨裁、北韓、抗爭、戒嚴、轉型正義??民主的韓國這一路走來,有著許多和台灣重疊的過往,518光州事件,其執政者的血腥鎮壓,就猶如台灣的228。同為亞洲民主國家,彷彿走在同一光譜上接受試練,一是半島,一是小島,同有內憂及外患,都生活在民主自由稍縱即逝的不安中。
然而,光州事件中,光州人民的表現,無不給我們希望。而身處今天的台灣,我們更不容輕看人民的力量,也就是你我的力量。
生活中的難處,在小故事裡化開。
不喜歡參加高中同學會,討厭失眠,害怕搭飛機、各種悲傷,這些事與願違的狀況,不時出現在生活裡。可是,這些其實都是一種超能力。
如同故事的主角之一害怕搭飛機,但草地上玩耍的男孩說:「飛行恐懼當然是超能力,飛機就是靠乘客的恐懼才停留在空中。」於是,一句話、一個轉念,眼前景象不再一樣,缺點也就成了自我認同的一部分。
是共同體,是入侵者,該由誰定義?
外來者向來是不太討喜的,外來植物亦然,一旦人們發現它們一無是處,無法用於人類的食衣住行,便淪為入侵者。
環境歷史學家李潔珂則不這麼認為,舉凡馬鈴薯、番茄、大豬草等,其實對原生地而言,都是外來種,卻在時間的演進中,成為一處風景。她想到人類遷徒,曾經那麼大費周章,或是那麼沒來由的,就來到異地,生根與否,頓時成為課題。
當它們/他們跨越邊境,是共同體,是入侵者,該由誰定義?
姑且忽視所謂「進步」,人類歷史該如何解讀?
這道命題實在很難回答,畢竟我們自小所接受的資訊,便是以進步為主線,詮釋人類從石器、狩獵、農業等階段行走至今的歷程。眾多學者更以多種角度切入,探討人類有多進步,藉此形塑現在和未來。
然而,本書兩位作者則反其道而行,他們以自由平等為出發點,卻是語出驚人的表示,如今的我們,未必比原始社會更自由、 更平等,並以諸多有憑有據的觀點闡釋。若真如此,人類的終點是否會更近於不自由、不平等?那算是退步,或是進步呢?
天堂用不到錢,就在人世間花完吧!
機場Duty Free Shop創始人查克.菲尼,便是本書主角,他很懂得賺錢,更是會利用時機,獲取高額利潤。就各種層面而言,他理應聞名遐邇,甚至是商界典範,卻顯少人聽聞過他。因為,他行事風格一如你我的平凡。而他說,他不需要這麼多錢。
所有多出來的錢,他全數捐出去。然這本書,並不是要告訴所有人,有錢,一定要捐出去、做善事。並不是。錢是自己賺的,如何使用,是個人的自由,他所要傳達的,是人們對錢的態度及用度。畢竟,天堂用不到錢,就在人世間花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