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向全世界證明── 這政府有多「光明」!
你所信仰的真實,其實是假的;你所以為的虛假,卻是真真確確。
雙胞胎妹妹猶如另一半的自己,而她卻在十二年前失蹤了。自此,潔娜噩夢?身。在身心無法平衡的日子中,一名宣稱父親同袍的人前來,希望她加入組織,並成為祕密探員,於是,她走向挖掘妹妹失蹤的真相之路。
衛星圖上,總是陷入永恆黑暗的北韓,是這個國家人民的光明之星,然境內的荒誕及醜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宣傳的重點,而是隱匿的真實。潔娜也在這次的祕密行動中,漸次地撥開黑幕。
孤獨感,各種病症的肇始。
在21世紀,孤獨感,已不再是一種偶爾的享受,而是各種病症的肇始。
「長期感到孤獨的人,相當於每天吸15根菸。」這事實聽來令人震驚,而此處所提的孤獨,絕非我們偶爾享受的孤獨感,而是長期和社會失去連結的生活方式。或許我們會懷疑,如果社群網絡這麼普及,何來孤獨感?卻是這些連結的科技,致使人們不必再面對面,因此表面上看來朋友不少,螢幕關上之後,便徒留自己在一處空間,甚至不知如何自處。
身為醫生的作者,在研究重大病症多年之後,他發現,最難治癒的,不是心臟病、糖尿病等,而是孤獨,而孤獨更是引發了諸多疾病。由此,他著手研究,並以此著作,提醒人們必須面對這二十一世紀的心病。
30位文學大師,寫給大人與孩子的奇幻故事
倡導天賦人權的盧梭寫下一則童話,一個行為經常脫軌的皇后好不容易懷孕,卻不想要兒子,只想要女兒,甚至不准他人猜測孩子的性別,異想天開的她,在孩子出生後,會有什麼驚人之舉? 而這一回,歌德不再為少年維特煩惱,他在〈青蛇與麗百合〉中展現神奇魔法,人類的力量,可以發揮到什麼境界呢?書寫《紅字》的霍桑,則創作出一則稻草人全心愛人的寓言。《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卡爾維諾,筆下的童話故事,又會帶我們前往哪一處幻想世界? 30則童話故事,由橫跨300年、各個不同時期的大文豪完成。成熟的文字下,他們有的,原是童心。
看懂人類「身心運作機制」,學會如何「當一個人」
對她而言,人間是一座大型的實驗室,所有的衝突、關係、禮儀、決定等,都可以由物理、化學、生物等相關學科的實驗步驟說明,只要依著步驟,一步步跟著實驗,便可學會所有生而為人的面向。卡蜜拉.彭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她從不懂怎麼跟人互動、怎麼觀察別人的情緒,她一直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介入他人,周圍的人便天翻地覆。於是,她為自己寫,也為和她有同樣苦難的人寫,寫這本人類使用說明書。這本半回憶式的科學行文中,掩卷,卻只見一個人的徬徨及無助。
二十世紀看見世界的方式因他而起
20世紀初,攝影設備、技術大躍進,加上劇烈變動的現實背景,攝影成為紀錄當下最直接的方式,更為不在現場的人們呈現某一瞬間。這當中,卡提耶-布列松實為先驅,為了捕捉現實,他總是親臨現場,二戰結束後的巴黎、共產革命前的中國、甘地遭刺殺的前一刻。 然而,所謂現場,透過不同的攝影師之眼,是有可能傳達出截然不同的意義的。側記,可以是煽動,可以是冷血,而這便是卡提耶-布列松之所以成為大師的原因,因為,在他的作品中,無論真實是悲憐、殘酷、暴力或美麗,透過他的構圖,傳達出的淨是人文關懷。
終於,我們可以不用一直努力。
呆呆的看著一鍋慢慢煮沸的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要,只想看著水在鍋裡不斷冒泡。然後,再眼神空洞的盛一碗湯,坐在客廳裡,安安靜靜的喝完。不自覺的,心裡就覺得踏實許多。 人生好像得不停的打怪,久了,一定會累。然而,在小貓這些生活散文裡,我們學會放空,學會充電,學會讓沒有熱情的自己,心裡慢慢加溫。人生,可以不用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