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內容簡介 關於‧泰戈爾關於‧泰戈爾 他的得獎評語為—— 泰戈爾在一八一六年誕生於孟加拉,這裡正是傳教先鋒凱瑞許多年前做過不懈努力的地方,此地是英印最早的一省。泰戈爾是一個受尊敬的家族的後裔,這個家族在許多方面都也已證明了心智能力的傑出。泰戈爾在幼年與青年時期的成長環境絕不是未開化的,或對他的世界觀與生命觀有所阻礙的。在他的家庭裡,不但對藝術有高度的教養,並對祖先的智慧與探討精神深為尊敬,將祖先留下的經文用於家庭崇拜。在他的周圍也醞釀著一種新的文學精,有意識的要伸向人民,使這種文學得以體認人民生活的需要。 他的父親是一個宗教團體最熱切的份子之一,也是其中的領導之一。這個團體名叫BrahmoSamaj,它不是古印度形態的教派,它的目的不是在提倡對於某個神的特別崇拜,視之為超乎其他眾神之上。它的創始者是十九世紀一位啟蒙過的、有影響力的人,這位人士研習過基督教、猶太教和回教,而深受這些宗教教義的影響。他致力於將自古沿傳下來的印度賦以一種解釋,使此種解釋跟他所領會基督教精神與精義相吻合。 泰戈爾為執行他生命的工作,自己具備了多方面的文化,不僅是印度的,也包含歐洲的,並因在國外旅行和倫敦的求學而擴充與成熟。少年時,他在本國廣泛旅行,陪伴他的父親,甚至遠至喜馬拉雅山。他開始用孟加拉文寫作的時候還相當年少,他寫散文、詩、抒情詩與戲劇。 他除了對本國的一般人民做過描寫之外,還在不同的著作中探討文學批評、哲學與社會學的種種問題。有一段時期,他忙碌的活動曾經中斷過,因為那時他感到必需依照他民族久違的傳統,做一段時間的隱遁沉思的生活,於是他坐船漂浮在聖河恆河的支流中。同返規律生活之後,他的聲譽在他的人民之間日益鵲起,因為他是智慧優異而貞潔虔敬的人。他的孟加拉西方創立了露天學校,在芒果樹下授課,許多青年學子受教之後,忠心的將他的教訓傳遍了全國。 不論在什麼地方,凡是泰戈爾遇到可以把心靈打開以接受他的高超教訓的,都受到了適當的接待,把他視為褔音的受惠者,而這種褔音是用一種通俗易曉的語言中表達出來、從那東方的寶藏裡透露出來的;這東方的寶藏的存在久來已經在我們推測之中。 西方世界對工作有一種盲目崇拜,這崇拜是出於藩籬似的城市生活的產物,並受到不安定的、競爭劇烈的精神的滋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