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集嚴苛、慈愛、殘虐於一身
最富傳奇與爭議的中國女帝
武則天,中國唯一女皇,也是千年來備受注目的女人
當她奉詔入宮,便逐步翻轉大唐國祚
武媚娘悄悄地步上歷史舞臺
書寫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頁
武則天(六二四-七○五),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唐高宗時為皇后(六五五-六八三),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天皇李治並稱二聖。後做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六八三-六九○),之後更自立為武周皇帝(六九○-七○五),西元七○五年退位以後,更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同年崩逝於洛陽,享年八十二歲。
她美麗溫柔的外表看似纖弱,內心卻比任何男子剛毅堅強,在惡毒的宮廷權力鬥爭中,用智慧、謀略,從後宮嬪妃的爭寵奪愛,到朝廷男性權力的角力,一路邁向權力中心,開創屬於她的大周帝國。
本書作者親訪對岸蒐羅第一手史料、歷時二年時間,以全傳式的構想書寫,除了從性格分析她的成長過程與心理發展,也就她如何處理對外的國際戰略、國家安全及對內的財政經濟、文化教育、宗教關係做了完整理介紹,廓清了許多研究中錯誤的觀點,是一本極具權威的歷史著作。
關鍵特色
★作者以嚴謹的態度,細緻的考辨,流暢的文筆,敘述出武則天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尤其對於她的性格特徵、家庭關係及統治風格做了細緻的分析,廓清了以往研究中的許多錯誤觀點。
★作者很有歷史責任感,史料翔實、言辭中肯,行文又不枯燥,即便當作休閒的讀物也是不錯的,同時還可以引導讀者去查實史料,是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以羅列各種史料為主,再加之簡單解釋,推理論證比較客觀、合理,雖然讀起來困難一些,但不像其他很多寫武則天的書,充滿主觀極端牽強的個人臆測。
★本書完全是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武則天。
當她奉詔入宮,便逐步翻轉大唐國祚
武媚娘悄悄地步上歷史舞臺
書寫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頁
武則天(六二四-七○五),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唐高宗時為皇后(六五五-六八三),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天皇李治並稱二聖。後做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六八三-六九○),之後更自立為武周皇帝(六九○-七○五),西元七○五年退位以後,更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同年崩逝於洛陽,享年八十二歲。
她美麗溫柔的外表看似纖弱,內心卻比任何男子剛毅堅強,在惡毒的宮廷權力鬥爭中,用智慧、謀略,從後宮嬪妃的爭寵奪愛,到朝廷男性權力的角力,一路邁向權力中心,開創屬於她的大周帝國。
本書作者親訪對岸蒐羅第一手史料、歷時二年時間,以全傳式的構想書寫,除了從性格分析她的成長過程與心理發展,也就她如何處理對外的國際戰略、國家安全及對內的財政經濟、文化教育、宗教關係做了完整理介紹,廓清了許多研究中錯誤的觀點,是一本極具權威的歷史著作。
關鍵特色
★作者以嚴謹的態度,細緻的考辨,流暢的文筆,敘述出武則天那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尤其對於她的性格特徵、家庭關係及統治風格做了細緻的分析,廓清了以往研究中的許多錯誤觀點。
★作者很有歷史責任感,史料翔實、言辭中肯,行文又不枯燥,即便當作休閒的讀物也是不錯的,同時還可以引導讀者去查實史料,是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以羅列各種史料為主,再加之簡單解釋,推理論證比較客觀、合理,雖然讀起來困難一些,但不像其他很多寫武則天的書,充滿主觀極端牽強的個人臆測。
★本書完全是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武則天。
- 正體版序(第I頁)
- 自序(第III頁)
- 導讀(第VII頁)
- 第一章 武氏家世(第1頁)
- 文水武氏的家世(第1頁)
- 武士傳奇性的發跡和發展(第6頁)
- 武、楊家族與婚姻(第15頁)
- 第二章 武氏的人格與初入宮(第25頁)
- 武氏的生卒與名諱(第25頁)
- 武氏的早期經驗與人格發展(第37頁)
- 入宮後的人格成長與成熟(第43頁)
- 文皇的情感世界及其與武才人的關係(第50頁)
- 第三章 二度入宮及初期發展(第59頁)
- 二度入宮的原因與背景(第59頁)
- 「穢亂春宮」如何說(第71頁)
- 二度入宮的真相(第82頁)
- 第四章 皇后之路(第95頁)
- 狐媚偏能惑主,蛾眉不肯讓人(第95頁)
- 後貞觀時代—永徽政局的危機(第107頁)
- 永徽政局的陰暗面和皇后廢立的賄賂關說(第117頁)
- 皇后的廢立(第126頁)
- 第五章 從皇后到二聖:武后個人權威的發展(第135頁)
- 初馴師子驄:清除內宮隱憂(第135頁)
- 再馴師子驄:外朝初整肅(第142頁)
- 從皇后到二聖:三馴師子驄的結果(第151頁)
- 從二聖到天后(第168頁)
- 第六章 武后的家庭角色和母儀(第177頁)
- 武后與本家親戚(第177頁)
- 武后在夫家的母權伸張與母儀(第185頁)
- 家庭虐待:武后與她的非親生子女(第195頁)
- 武后支配慾下的親子關係(第199頁)
- 第七章 天皇晚年局面與太后臨朝(第225頁)
- 天皇晚年局面與天后的權力焦慮(第225頁)
- 天皇之死與授權之變(第238頁)
- 太后專權與廢帝殺子(第246頁)
- 第八章 政權鬥爭:臨朝與肅反(第257頁)
- 太后初改制與反對運動的第一波:揚州兵變與裴炎之獄(第257頁)
- 告密風起與反對運動的鎮壓(第268頁)
- 反對運動第二波:宗室聯反與燕啄皇孫(第283頁)
- 第九章 大周革命(第293頁)
- 天意與符瑞:革命的意識形態與行動(第293頁)
- 佛教、群眾運動與革命措施(第303頁)
- 舊王室的處置(第312頁)
- 反對力量的沉潛(第323頁)
- 第十章 女皇的治術:神道設教(第331頁)
- 天人感應致太平(第331頁)
- 佛教政治:彌勒降生和輪王政治(第341頁)
- 神道教化的設施(第350頁)
- 第十一章 女皇的統治風格(第363頁)
- 威權獨任(第363頁)
- 揮舞革命刑柄及其後果(第373頁)
- 眯目聖神皇:賞柄的運用(第395頁)
- 第十二章 大周的政治、經濟與財政(第405頁)
- 大周政治、人才與政風(第405頁)
- 大周的戶口與經濟(第417頁)
- 大周的財政(第428頁)
- 第十三章 大周的國防外交(第439頁)
- 女皇統治前的國家形勢(第439頁)
- 大周西邊、西北邊的外交、戰略與軍事行動(第458頁)
- 大周北邊的國防與外交(第473頁)
- 大周國防外交的檢討(第488頁)
- 第十四章 大周的社會與文化(第509頁)
- 重役下的吏治腐敗、人口流動及社會安全(第509頁)
- 社會衝擊的其他因素和後續發展(第526頁)
- 女皇與禮俗、教育及其他社會文化(第539頁)
- 女皇與宗教(第550頁)
- 第十五章 情夫、親子與侄子:女皇晚年的感情與危機(第573頁)
- 女皇的第一個情夫(第573頁)
- 張氏兄弟與控鶴奉宸(第577頁)
- 親情的糾纏:一家兩系的繼承問題與情夫的介入(第583頁)
- 情夫與家屬危機以及政治危機(第596頁)
- 第十六章 神龍政變與大周覆亡(第607頁)
- 危機爆發:情夫惹禍與女皇引火(第607頁)
- 是誰反女皇(第619頁)
- 神龍擺尾:女皇的末路(第633頁)
- 附錄 武則天大事年表(第647頁)
紙本書 NT$ 700
單本電子書
NT$
490
同分類熱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