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讀懂一座城市
尋常市民的生活,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不同的人,建構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城市,養育了不同的人。人有氣質,城市也有氣質。人的氣質,決定了個人的人緣;城市的氣質,影響了城市的人氣。
旅人,初到陌生的城市,匆促地走馬看花,甚至是道聽途說,難免流於膚淺,甚至誤解。大陸作家易中天的《讀城記》,在一開始「城市與人」引言中,就將孟庭葦的歌「冬季到台北來看雨」,誤成「夏季」到台北來看雨(第二頁第十五行)。唯有在台北長期生活的人,才能領悟台北冬季綿綿細雨的纏綿。反之,台北夏季的西北雨,往往來得急驟,雨滴大而急促,恐怕不適合「看」到情趣哦。
旅人初來乍到一個陌生城市,往往從自己的經驗,形成城市的第一印象;但是,外地人的第一次接觸,也正因為陌生的反差,更能感受到相對的區別,反而凸顯了城市的獨特性,這種刻板印象是很直接的反應,不一定精準,但往往很形象,也令人難忘。
順口溜出城市百貌,異趣橫生
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陸城市順口溜,正是典型的例子:「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鄉巴佬,不到廣州不知道自己車不好,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錢少,不到東北不知道自己膽小,不到重慶不知道自己結婚早,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
當然,台灣開放大陸客來台旅遊後,又加上了:「不到台灣不知道自己生活不好。」台灣的小確幸,的確令大陸客羨慕!
然而,初次接觸的印象,不免和實際狀況有所落差。大陸不同作家對台北就有著不同的定位:台北是「最陌生的城市」(新周刊)、「最說不清的城市」(徐學)和「最多樣的城市」(易中天)。部份未曾來過台灣的大陸人,受到電視螢幕上國會爭執和名嘴吵鬧的影響,不免認為台灣是一個亂糟糟的不平靜社會。然而,一位來台的大陸媒體人,在數度訪台後,卻得出如下結論:「台灣媒體很吵鬧,台灣社會很和諧;大陸媒體很和諧,大陸社會很吵鬧。」
這種淺嘗即止的定調,往往主導了外地人的城市印象。另一則大陸城市順口溜也是例證:「重慶滿街是美女,深圳滿街撿鈔票,廈門隨時可泡茶,廣州什麼都能吃。東北吵架先動手再動口,上海只動口不動手。」
一種米養百樣人,各地風土人情迥異
此外,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城市人的性格。大陸各城市給予外地人也有不同形象:東北人好鬥,北京人好辯,上海人好省,成都人好閒,武漢人好爽。
再者,大陸南北兩大城市北京和上海,長久的相互較勁,更形成彼此嘲諷的城市印象。北京人自認大氣,嘲諷上海人小氣;上海人自認洋氣,看不起北京人土氣;上海人精緻小巧的小資生活,北京人不屑,譏諷是辦家家酒;反之,北京人瀟灑又隨便地找樂子,上海人也不認同,視為是窮開心。
網路上還有一則大老婆對抗小三的段子,多年來流傳不斷。這則段子描繪大陸不同地方女性發現老公在外面有小三的不同反應,這則「老婆徹夜未眠」,發揮各地方特色,分別採取法律(北京)、醜聞(山東)、暴力(東北)、自虐(山西)、報復(湖南)、懷柔(四川)、算計(上海)、或灑脫(廣東)等不同手段,以維護大老婆權益。然而畢竟是段子,不免誇張戲謔,但也十分形象,多少凸顯了各地風土人情的對比差異。
我自認是一個城市移動者,頻頻在城市間移動,很自然地形成個人觀察城市的固定習慣,如果認真一點地說,或許也算是個人觀察城市的方法吧。
吃、穿、玩、樂,盡顯城市腔調
我觀察城市,看的是城市的生活,也就是城市居民日常的食、衣、住、行和娛樂。因為尋常市民的生活,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民以「食」為天,城市市民的吃,絕對是排名第一的日常元素,可算是最常見的一種「城市腔調」。便利店、超市、傳統市場和假日市集的貨源、種類和價格,呈現了城市的經濟結構與市埸興衰;大眾對食物的態度、餐飲的習慣、場所及儀式,在在都是市民的尋常生活方式。如北京人在胡同巷弄擺桌吃喝、上海超市進口食品充斥、廣州酒樓廿四小時不打烊、廈門隨處可見茶館、重慶火鍋換人添料不換鍋底等等,這些不同的飲食文化,展現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描繪了市民的特有腔調。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當地人的穿著,是當下的生活品味,也反映了市民的「城市態度」。初到陌生城市,我最喜歡上街看人,因為街上是市民生活的舞台,上街的穿著打扮,正是內在氣質的外露——上街看當地女人穿著,可看出城市內斂性格外顯的一面。例如上海冬季溼冷,上海女人卻著短褲、絲襪和長靴輕裝上街,相對於包裹厚重羽絨衣的北方遊客,上海女人細緻巧思的生活態度,表露無遺。反之,夏季有火爐之稱的武漢,室內悶熱有如蒸籠,武漢男人往往將涼蓆竹床擺在戶外的公園、江邊、人行道,不分老少赤膊短褲,睡滿整座武漢城,充分展現武漢敢愛敢恨、直白不做作的城市態度。
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住」是市民安身之地,城市規劃和建築形式,更是構成城市視覺景觀的主體,是「城市個性」的表現。走進城市的廣場、公園等公共開放空間,可接近市民的平常生活。公共紀念碑反映城市對重要政治社會經濟等的價值觀,與街道的行道樹、休憩椅、街燈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反映了市民的生活美學。商店招牌和街道路標使用多國文字,則是多文化融合的跡象,如上海新四里弄的居民宅,雖然年久失修,顯得殘敗頹廢,然而,依舊可以從褪色的「洋氣」建築中,觀察到十里洋場曾經的輝煌;北京胡同雖然陳舊,卻令人憐惜……,這些可貴的不僅是年代久遠,還有曾經有過的人與事。
觀察市民的「行」,可以衡量城市的社會流動性,了解當地的「城市精神」。城市馬路是行人優先或是汽車霸道橫行,對照了城市的人本價值;而設有自行車專屬的便捷車道,則表現了市民的樂活;老人、幼兒、殘障人士出行的方便,則反映了城市對弱勢族群的同理關懷;而婦女上街的自由開放,則是社會對性別平等的視野。另外,出租車、地鐵、公車的供應量、車款、價格,不只表徵城市的經濟狀況,更是評估城市公共服務及市民生活水準的指標。
「娛樂」是城市最外顯的行為,最容易感受到「城市情緒」。酒吧、咖啡廳、戲院、劇場、街頭藝術,都是城市情緒的表露。譬如上海酒吧樂隊,多半是洋人洋歌,本地樂手只出現在觀光飯店彈古箏、拉二胡;北京酒吧則處處是本土樂團,甚至有老外頭戴瓜皮帽、用中國樂器玩搖滾,因而有俗話說:「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尋找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感受魅力
一般人通常從影視、音樂、報刊、出版和道聽途說,形成對某座城市的話印象;可是,唯有親臨現場,親身體驗城市居民的食、衣、住、行和娛樂,才能覺察到城市居民生活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真正感受一座城市的魅力。
令人嚮往的城市,通常有著獨特的「城市氣質」,一種與人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有的城市甚至吸引人一再舊地重遊,甚至迫使遊人忍不住要移居長住,這股拉扯著讓人離鄉背井的魅力,正是由當地人的生活型態醞釀所出來的「城市氣質」。
旅人初來乍到一個陌生城市,往往從自己的經驗,形成城市的第一印象;但是,外地人的第一次接觸,也正因為陌生的反差,更能感受到相對的區別,反而凸顯了城市的獨特性,這種刻板印象是很直接的反應,不一定精準,但往往很形象,也令人難忘。
順口溜出城市百貌,異趣橫生
大家耳熟能詳的大陸城市順口溜,正是典型的例子:「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鄉巴佬,不到廣州不知道自己車不好,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錢少,不到東北不知道自己膽小,不到重慶不知道自己結婚早,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
當然,台灣開放大陸客來台旅遊後,又加上了:「不到台灣不知道自己生活不好。」台灣的小確幸,的確令大陸客羨慕!
然而,初次接觸的印象,不免和實際狀況有所落差。大陸不同作家對台北就有著不同的定位:台北是「最陌生的城市」(新周刊)、「最說不清的城市」(徐學)和「最多樣的城市」(易中天)。部份未曾來過台灣的大陸人,受到電視螢幕上國會爭執和名嘴吵鬧的影響,不免認為台灣是一個亂糟糟的不平靜社會。然而,一位來台的大陸媒體人,在數度訪台後,卻得出如下結論:「台灣媒體很吵鬧,台灣社會很和諧;大陸媒體很和諧,大陸社會很吵鬧。」
這種淺嘗即止的定調,往往主導了外地人的城市印象。另一則大陸城市順口溜也是例證:「重慶滿街是美女,深圳滿街撿鈔票,廈門隨時可泡茶,廣州什麼都能吃。東北吵架先動手再動口,上海只動口不動手。」
一種米養百樣人,各地風土人情迥異
此外,不同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城市人的性格。大陸各城市給予外地人也有不同形象:東北人好鬥,北京人好辯,上海人好省,成都人好閒,武漢人好爽。
再者,大陸南北兩大城市北京和上海,長久的相互較勁,更形成彼此嘲諷的城市印象。北京人自認大氣,嘲諷上海人小氣;上海人自認洋氣,看不起北京人土氣;上海人精緻小巧的小資生活,北京人不屑,譏諷是辦家家酒;反之,北京人瀟灑又隨便地找樂子,上海人也不認同,視為是窮開心。
網路上還有一則大老婆對抗小三的段子,多年來流傳不斷。這則段子描繪大陸不同地方女性發現老公在外面有小三的不同反應,這則「老婆徹夜未眠」,發揮各地方特色,分別採取法律(北京)、醜聞(山東)、暴力(東北)、自虐(山西)、報復(湖南)、懷柔(四川)、算計(上海)、或灑脫(廣東)等不同手段,以維護大老婆權益。然而畢竟是段子,不免誇張戲謔,但也十分形象,多少凸顯了各地風土人情的對比差異。
我自認是一個城市移動者,頻頻在城市間移動,很自然地形成個人觀察城市的固定習慣,如果認真一點地說,或許也算是個人觀察城市的方法吧。
吃、穿、玩、樂,盡顯城市腔調
我觀察城市,看的是城市的生活,也就是城市居民日常的食、衣、住、行和娛樂。因為尋常市民的生活,正是城市居民集體共識的生活型態,反映了城市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綜合上述的生活現狀,也形成每座城市各自的「城市氣質」。
民以「食」為天,城市市民的吃,絕對是排名第一的日常元素,可算是最常見的一種「城市腔調」。便利店、超市、傳統市場和假日市集的貨源、種類和價格,呈現了城市的經濟結構與市埸興衰;大眾對食物的態度、餐飲的習慣、場所及儀式,在在都是市民的尋常生活方式。如北京人在胡同巷弄擺桌吃喝、上海超市進口食品充斥、廣州酒樓廿四小時不打烊、廈門隨處可見茶館、重慶火鍋換人添料不換鍋底等等,這些不同的飲食文化,展現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描繪了市民的特有腔調。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當地人的穿著,是當下的生活品味,也反映了市民的「城市態度」。初到陌生城市,我最喜歡上街看人,因為街上是市民生活的舞台,上街的穿著打扮,正是內在氣質的外露——上街看當地女人穿著,可看出城市內斂性格外顯的一面。例如上海冬季溼冷,上海女人卻著短褲、絲襪和長靴輕裝上街,相對於包裹厚重羽絨衣的北方遊客,上海女人細緻巧思的生活態度,表露無遺。反之,夏季有火爐之稱的武漢,室內悶熱有如蒸籠,武漢男人往往將涼蓆竹床擺在戶外的公園、江邊、人行道,不分老少赤膊短褲,睡滿整座武漢城,充分展現武漢敢愛敢恨、直白不做作的城市態度。
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住」是市民安身之地,城市規劃和建築形式,更是構成城市視覺景觀的主體,是「城市個性」的表現。走進城市的廣場、公園等公共開放空間,可接近市民的平常生活。公共紀念碑反映城市對重要政治社會經濟等的價值觀,與街道的行道樹、休憩椅、街燈和垃圾桶等街道家具,反映了市民的生活美學。商店招牌和街道路標使用多國文字,則是多文化融合的跡象,如上海新四里弄的居民宅,雖然年久失修,顯得殘敗頹廢,然而,依舊可以從褪色的「洋氣」建築中,觀察到十里洋場曾經的輝煌;北京胡同雖然陳舊,卻令人憐惜……,這些可貴的不僅是年代久遠,還有曾經有過的人與事。
觀察市民的「行」,可以衡量城市的社會流動性,了解當地的「城市精神」。城市馬路是行人優先或是汽車霸道橫行,對照了城市的人本價值;而設有自行車專屬的便捷車道,則表現了市民的樂活;老人、幼兒、殘障人士出行的方便,則反映了城市對弱勢族群的同理關懷;而婦女上街的自由開放,則是社會對性別平等的視野。另外,出租車、地鐵、公車的供應量、車款、價格,不只表徵城市的經濟狀況,更是評估城市公共服務及市民生活水準的指標。
「娛樂」是城市最外顯的行為,最容易感受到「城市情緒」。酒吧、咖啡廳、戲院、劇場、街頭藝術,都是城市情緒的表露。譬如上海酒吧樂隊,多半是洋人洋歌,本地樂手只出現在觀光飯店彈古箏、拉二胡;北京酒吧則處處是本土樂團,甚至有老外頭戴瓜皮帽、用中國樂器玩搖滾,因而有俗話說:「上海人人是外國控,北京老外都是中國控。」
尋找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感受魅力
一般人通常從影視、音樂、報刊、出版和道聽途說,形成對某座城市的話印象;可是,唯有親臨現場,親身體驗城市居民的食、衣、住、行和娛樂,才能覺察到城市居民生活的腔調、態度、個性、精神和情緒,真正感受一座城市的魅力。
令人嚮往的城市,通常有著獨特的「城市氣質」,一種與人臭氣相投的「城市氣質」。有的城市甚至吸引人一再舊地重遊,甚至迫使遊人忍不住要移居長住,這股拉扯著讓人離鄉背井的魅力,正是由當地人的生活型態醞釀所出來的「城市氣質」。
- 推薦序
- 流動者書寫「家」的特殊感覺 夏鑄九
- 世界諸多角落的驚鴻一瞥 何飛鵬
- 在移動城市中看到城市的氣質 謝金河
- 挑動溫暖又略惆悵的旅人情懷 白崇亮
- 自序 移動中的寫作
- 第一篇:移動心情
- ‧ 離家,即回家
- ‧ 思念的火車站
- ‧ 啓程與抵達之間
- 第二篇:移動途中
- ‧ 人在途中,身不由己
- ‧ 借問路:迷失在陌生城市
- ‧ 飯店是我離開家的家
- ‧ 漂流在歷史舞台的遊船
- 第三篇:移動空間
- ‧ 讀懂一座城市
- ‧ 此生一定要去的城市
- ‧ 穿梭城市的河
- ‧ 在公園,感受當地人內心深處的呢喃
- 第四篇:移動旅人
- ‧ 帶著書本去旅行
- ‧ 北京酒吧不醉人
- ‧ 隱於三城的小確幸
- 第五篇:移動南北
- ‧ 南方看雨,北方賞雪
- ‧ 尋找消失中的上海記憶
- ‧ 上海的天空之城
- ‧ 北京好聲音
- ‧ 走進梵谷畫作翻滾的色彩
- 第六篇:移動餐桌
- ‧ 旅途中的美食
- ‧ 舌尖上的城市印象
- ‧ 抵達城市的第一餐
- 第七篇:移動藝術
- ‧ 走在大街上,就是走進劇場
- ‧ 在北京邂逅達利
- ‧ 街頭塗鴉:城市的心跳聲
紙本書 NT$ 340
單本電子書
NT$
238
同分類熱門書